社论:政府应在阳光下花好每一分钱(新京报 2008-3-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31:51
政府应在阳光下花好每一分钱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23 7:43:31 · 来源: 新京报

“一号民生工程”在地方政府伟岸的办公楼前止步。在内蒙古乌海市,近年来人们看到的巨大反差是:一方面,占该市市区人口1/3的居民蜗居棚户区日以继夜等着搬迁,但是因政府强调“财政困难”得不到政府一分钱补贴;另一方面,政府却可以大兴土木、斥资1.5亿元为自己建办公楼,豪华程度不亚于四星级酒店。(3月21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但仍有不少地方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筑面积,有的地方盲目攀比,有的不惜贷款、举债甚至挪用扶贫款等专项资金修建楼堂馆所。只是在这些贫困地区,一些政府部门的权力扩张才显得如此“触目惊心”。因为贫困与豪奢在这里形成鲜明对照,因为人们在这里看到了民众权利的卑微与政府权力的高高在上。
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越做越大”?高昂的成本主要表现于行政扩张。建国之初,大的县机关也就百余名干部,而现在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就四五百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小政府、大社会”一直被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一些政府部门的规模不降反升。在有些地方,“穷庙富方丈”、“穷县富政府”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一个县政府竟然配有17名副县长。
有统计表明,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从1986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12亿元,20年间增长30倍,年均增长率19.5%;同期,财政支出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15.4%。1986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2005年则上升到2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6%的标准,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昂贵的国家之一。
显而易见,公众纳税供养政府的最真实目的,在于获得高效而廉价、性价比高的公共产品。现代社会达成的共识是,“不仅要廉洁的政府,还要建设廉价的政府”。对如何建设既廉价又廉洁的“双廉政府”,学者们早就注意到其首要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建立民主财政、公共财政使国民能够参与预算控制。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曾指出,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没有人会怀疑,正是由于国家财政或者“政府财政”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使近年来的政府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如果财政预算不透明、不民主,如果政府部门可以刻意隐瞒成本而不被有效问责,如果社会在公共政策购买方面因别无选择而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政府必然趋向于“量入为出”,使行政成本逐年增加,或像乌海市这样“政府自肥”,使民生无条件让步于“官生”。
正因为此,面对财政预算外收入高等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制订国民收入分配法、财政预算法、惩处集体贪污法、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及行政机关编制法等新法反腐败、限制政府无节制扩张。
应该说,社会转型的成败得失,从本质上仍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完成向“双廉政府”的转型,完成从过去掌管全部社会资源的“全能政府”,向可选择、可讨价还价的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转变。如有学者主张,推进人民民主政治,关键就是要人民控制住预算。人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做到官员廉洁,还是做到政府廉价,终归要回到同一个问题上,即政府必须在阳光下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8/03-23/021@074331.htm
社论:政府应在阳光下花好每一分钱(新京报 2008-3-23)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社论:政府“还路于民” 民众参与是关键(新京报 2007-12-23) 社论:政府应慎提“无明令禁止都可干”(新京报 2008-4-16) 陶短房:行政诉讼法更应“就民不就官”(新京报 2008-3-23) 新京社论:政府采购应经得住“网友曝光” 社论:“枣阳拘人”:公开执法岂能怕见阳光(新京报 2009-6-28) 经济适用房应由政府建设(新京报 2007-3-4) [BDSP-E]新京报:政府采购应经得住“网友曝” 社论:“华南虎”真相逼近 当地政府怎能沉默(新京报 2007-11-18) 社论:厦门PX:面对科学结论 政府如何选择?(新京报 2007-12-14) 社论:“高调问责,低调升迁”有损政府公信力(新京报 2009-4-10) 社论:“执法打折”:政府和民众都受伤(新京报 2009-4-20) 新京报社论: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2010年全国两会--人民网 社论:奶粉事件:是“危机”,也是“契机”(新京报 2008-9-23) 社论:两会理应多些辩论的风气(新京报 2008-3-11) 社论:“大部门制”启程 监督制约须“同行”(新京报 2008-3-13) 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社论:批准“民权公约”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新京报 2008-3-20) 社论:“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新京报 2008-5-3) 社论:义务教育从此名副其实(新京报 2008-7-31) 社论:厦门PX:在尊重民意中学习现代执政(新京报 2007-12-21) 社论:上海胶州路上的鲜花在诉说什么?(新京报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