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新京报 2008-5-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18:49
“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5-3 7:53:00 · 来源: 新京报

针对媒体质疑本溪市“双推双考”选拔4名团干部的结果,本溪有关方面迅速作出反应。5月2日,本溪市委组织部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前不久本溪市通过“双推双考”选拔的4名团干部,由于个别人不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讨论决定环节也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回避制度的问题,经本溪市委研究决定,此次选拔结果无效。
此次“本溪干部选拔风波”,网络民意和媒体报道结成合力,迫使本溪市有关方面打破沉默,向公众低头认错,堪称舆论监督又一次胜利。不过遗憾的是,本溪市有关方面这次的“认错”并不诚恳,似乎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它没有向公众表达出任何的歉意和自责,对于事件具体情况也缺乏详细的说明:“不具备资格的个别人”究竟是谁?“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回避制度”到底又是谁?更关键的是,既然本溪这次干部选拔出现重大的失误,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是不是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此,本溪方面竟无一字表态。
显然,此次“本溪干部选拔风波”绝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本溪组织部门也不应企望于快速“止血消毒”,抚平舆论就可轻易过关。干部选拔任用动见观瞻,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工作,攸关党和政府的声誉,对于其中的任何的腐败或渎职,有关方面应拿出“零容忍”姿态,严查不怠。
而且,联系到一直以来干部选拔中出现的种种争议,如前段时间被舆论热议的“80后”公务员官拜副厅等等,我们对于此次“本溪干部选拔风波”,不能只就个案论个案,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格要求和审查程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等,可在“本溪干部选拔风波”中,人们看到的却是,这些制度形同一纸空文。事实上,干部选拔中任人唯亲、论资排辈、跑官要官等不法现象之所以长期难杜绝,这些都暴露出制度的约束力薄弱,权力有效制衡的缺乏,使得类似本溪的“双推双选”异化成为“官推官选”,充斥着暗箱操作。
通过网络和媒体的渠道给本溪干部选拔“纠错”也令人一喜一忧,因此,这一现象反过来证明,体制内对于官员选拔的“纠错”机制失灵,对于下级部门干部选拔中发生的严重违规,上级部门或监督机构似乎毫无察觉、遑论主动干预,而公民对干部选拔的质疑,不能通过体制内的渠道反馈解决,只能求助网络和媒体。
因此,对于干部选拔中的不法现象,事后追查固然是必须,但总非根治之策,只有制度的变革方为根本,“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说明,当下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安排,对于打破个人专断,保障决策民主、公正,尚有距离。此外,选人用人权责不对称,选人用人的监督机制也亟须弥补。
当然,干部选拔任用的“体制内监督”再完善,也无法取代公众和媒体“体制外监督”,此次“本溪干部选拔风波”再次证明了网络和媒体在监督干部选拔上的积极作用,因此,当以此为鉴,推动干部选拔的信息公开,将公众和媒体监督正式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框架,为“体制外监督”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如此才能真正打破“暗箱操作”,使干部选拔最大程度体现公意。
由上观之,“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的神经,成为加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一道“催化剂”,这比风波本身其实更值得关注。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8/05-03/021@075300.htm
本溪官员子女提拔履历被指不实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5-3 7:45:32 · 来源: 新京报

参选者称,3名官员子女本溪团市委上任一周后被退回
■ “本溪团干部选拔结果被宣告无效”追踪
本报讯 辽宁本溪拟提拔4名团市委干部中有3人是市领导子女一事,昨天有参与此次“双推双考”选拔的干部向记者透露了他此次选拔的情况,并称涉及此事的3人本已上任一周,后来被退回原单位。
团干选拔结果无效
新华社昨日消息称,本溪市此次通过“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产生了1名团市委书记和3名团市委副书记,由于其中1名团市委书记和2名副书记为有关领导子女,这则公告引发争议。本溪市委经过研究认为,这次选拔的4名团干部,个别人不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讨论决定环节也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回避制度的问题。为此,市委常委会于4月25日已经讨论决定,此次“双推双考”选拔团市委书记、副书记结果无效。
据称纪委书记之子被选上
新任团委官员之一高亭的父亲是本溪市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高成竹,因举报一起拆迁案涉及腐败而与高成竹有过不少接触的本溪人王作蓬向记者证实,高亭确为高成竹之子。他透露,他了解到高亭简历中所称的任职经历可能存在不实。
简历中称,高亭现任明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招商局副局长、高台子镇工业办主任。记者致电明山区几位领导希望核实情况,对方或者关机或者没有接听电话。
曾报名参加过本溪此次“双推双考”领导干部选拔的徐云(化名)昨天透露,传闻中涉及孙鸣镝、高亭和李浩然,其中李浩然是市政协副主席、市统战部部长李明之子。李浩然毕业后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不长时间就到团市委了,走的时候就是副处级,据说在团市委是副处级的科长。在团市委工作不长时间就到一个镇挂职锻炼,任镇长。回来后就从团市委转到明山区金山街道党工委当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有报名者称参选是为凑数
徐云对记者介绍了其中的内幕,称自己原本不想“陪太子读书”,但没办法,“因为报名的人数不够了,才找我们的”。
按3月5日发布的《本溪市“双推双考”选拔领导干部公告(第1号)》所公布的程序,先是通过当地媒体发布公告,然后是“双推”——“推荐报名”和“推荐提名”。
本溪市组织部网站本溪人才网的数据显示,至3月7日16时,团市委书记报名人数1人,副书记9人。3月11日公布的最终报名人数,团市委书记报名人数13人,副书记26人。
提名之后是面试考评。但徐云表示,按照程序,所有报名的人选都应该有一个面试的机会,但他并没有被通知面试。
最后的环节是确定任职人选。根据面试考评、组织考察和量化赋分情况,市委组织部部务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5名考评考察人选进行差额表决,提出2名拟任职建议人选,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市委常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2名拟任职建议人选进行差额表决,确定1名任职人选。
徐云说,其实,人选基本上就在组织部部务会上定了。“常委会讨论常委的孩子,谁能说不?就是不同意也不能会上说啊。”
《南方都市报》供稿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8/05-03/021@074532.htm
辽宁本溪3名官员子女提拔后被宣布无效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5-2 7:50:53 · 来源: 新京报

辽宁本溪3名市领导子女拟任团市委处级干部,引发网民质疑
本报迅 近日,辽宁本溪一则选拔干部的公告被网友转载到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帖子中提到,公告中4名拟任本溪团市委书记、副书记的人选中,有3人的父母是市里的领导。昨日,当地新闻网援引本溪市委组织部的消息称,此次选拔团干部结果已被宣布无效。
当事人 领导子女不能成才?
拟任本溪团市委书记的一名当事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否认其家庭背景,但表示家庭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系,网络上的攻击没有道理。“难道领导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成才吗?难道一定得是工农子弟才正常吗?”
帖子最早可查于4月17日,现在各论坛的转帖标题基本都保持不变:《辽宁省本溪市发生高官子女抢官风潮》。帖中称,本溪市三位领导干部将各自的子女都提拔为团市委书记、副书记,这几个“准团干部”都是“本溪知名的纨绔子弟”,参加工作和入党的时间都很短,“仗恃其父母势力,参加工作才两三年就变为局级、副局级(相当于处级、副处级)。”
帖子还附了《本溪市双推双考选拔领导干部公告(第七号)》中公布的情况介绍,可以看到4名团市委书记、副书记人选中,有3个名字后面都被网友打了括号,介绍其背景身份。涉及的3位市领导中,两名是市委常委。
组织部 个别人不具任职资格
本溪市的“双推双考”2005年开始实践,曾被作为先进经验广泛报道。《本溪日报》4月10日报道:从3月6日开始,经过推荐报名和推荐提名、面试考评和组织考察及差额票决等一系列环节,“双推双考”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已于4月9日圆满结束,团市委书记、副书记4名任职人选平均年龄29.25岁。“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感到,这次‘双推双考’真正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组织与群众的认识相统一、程序的科学严密性与结果的公平公正性相统一,选拔上来的干部真正是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结果。”
而昨日当地新闻网援引本溪市委组织部的消息称,本溪市委研究认为,这次选拔的4名团干部,个别人不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讨论决定环节也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回避制度的问题。为此,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此次“双推双考”选拔团市委书记、副书记结果无效。
综合《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8/05-02/021@075053.htm
社论:“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新京报 2008-5-3) 本溪团干部选拔程序揭秘:一些年轻干部被强拉去报名(南方都市报 2008-5-3) 本溪团干部选拔程序揭秘:一些年轻干部被强拉去报名(南方都市报 2008-5-3) 褚朝新:玉溪“县处级”干部公选风波(新京报 2008-6-26) 社论:许霆案:应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改革(新京报 2008-1-18) 社论:外媒采访不陪同:社会开放源于制度自信(新京报 2008-10-20) 河南计生干部“三等功”被撤(新京报 2008-3-13)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社论:亲属拆迁株连干部背离政治常识(新京报 2010-1-2) 一篇评论引发的“风波”(新京报 2007-3-30) 社论:立一座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碑(新京报 2008-5-21) 社论:救灾刚刚起步 远非松懈之时(新京报 2008-5-22) 社论:两会理应多些辩论的风气(新京报 2008-3-11) 社论:“大部门制”启程 监督制约须“同行”(新京报 2008-3-13) 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社论:批准“民权公约”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新京报 2008-3-20) 社论:政府应在阳光下花好每一分钱(新京报 2008-3-23) 社论:义务教育从此名副其实(新京报 2008-7-31) 【观察者】辽宁本溪被指选拔官员子女为团市委干部引争议 资讯中心 辽宁本溪被指选拔官员子女为团市委干部引争议 领导的子女当领导?网络曝光本溪3名拟任干部人选都是领导子女(南方都市报 2008-5-1) 领导的子女当领导?网络曝光本溪3名拟任干部人选都是领导子女(南方都市报 2008-5-1) 庾向荣:孩子,你们的“潇洒”刺痛了我(新京报 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