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底战略》连载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6:07:15
《竞底战略》连载:首次以统一理论,综合分析中国历史社会华为联想蒙牛黑煤——转天涯_13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12:44 从荔园小学的管理上,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郭台铭“血尿哲学”,和任正非“拧毛巾哲学”在发生作用。
  中国社会的竞底,是一条闭合的“竞底链”,谁都被拴在这根无处不在的链条上,总理也要被“忧国忧民”竞底。
  正因为中国人的竞底,是从胎教就开始感染、强化的,因此郭台铭、任正非、柳传志、李志强(包括本书的作者与读者)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竞底的血液。也正因为中国人习惯于竞底,竞底战略用在他们身上,也才会屡试不爽,受到的反弹最小,收到的效果最佳。
  竞底,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国民性所造成的。
  也正因为这是国民性的问题,所以一个看似极其简单易行,最应该能够办成的小学生减负问题,即使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之下,也会越减越负。
  
  案例:CCTV不敌凤凰卫视的原因之一:中国电视传媒的竞底
  电视在当代已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人每日的第四餐。
  竞底思维也同样深入中国的电视业,其特征就是末位淘汰制和制片人制。
  在对广告收入和收视率的片面追求下,电视台的编导制片们全力迎合市场趣味,为什么各电视台会大播特播观念落后的皇帝戏、清官戏——只因老百姓爱看。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百家讲坛》,里面的内容大多数是封建色彩的权谋势术和古代达官贵人的发家史、秘史,当有人问:为什么在节目中不介绍像爱因斯坦、培根、卡耐基这些相对现代、正面的人物和思想,电视台答之以:中国老百姓不熟悉他们,讲他们的故事会影响收视率。
  这种竞底的结果是,中国电视业的整体节目水准没有提高,尤其是电视剧的质量明显下降,无聊的节目急速增多,新闻频道节目在整体上较之香港和境外显得反应迟缓。
  尽管央视的设备是世界最好的,人员素质也是一流的,但却拿不出世界一流的节目,以致在布什和普京的眼里,庞大的央视比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电视台——凤凰卫视。
  
  案例:广州市长下令:2010年区长都要游自己辖区的河涌
  广州一直非常重视治水工作,但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我们建了排污管网,但很多污水却没有排进来,像西朗的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处理能力是20万吨,可现在却吃不饱。
  因为处理污水要花钱,而将污水直排则省钱省力,至于环境的破坏,由于没有列入对官员们的硬性考核,尤其没有所谓的“一票否决制”,因此官员们治污问题三心二意。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广州市长祭出了竞底法宝,在2008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面加快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工作会议“上,广州市长表示“到2010年7月,你们这些书记区长要在辖区内选一条河涌游泳,可不能选最好的那条。”
  此招一出,显示了市长的决心,首先媒体普遍叫好,而区长们也纷纷附和(不管是否仅仅是表面的)。估计到2010年,广州河流的水质会有较大改善(至少是表面上)。
  但在政府行政上,竞底的方法不能长期、大面积使用。如果什么都玩“一票否决制”,或让官员们在牛奶不行时,出来喝牛奶;鸡蛋不行时,上电视吃鸡蛋,那官员不仅要疲于奔命累死,政府的公信力也变成了儿戏。
  政府最终应该如何搞好,还得靠民主选举,让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发挥作用,不好的官员就选下去,贪脏枉法的就象陈水扁一样“进去”,那样中国才会有希望。
  
  案例:从苹果、微软的双赢,看华为打击港湾
  众所周知,美国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一直是竞争对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控制权,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990年代中期,微软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
  很多人都等着二家的竞争以苹果的寿终正寝而闭幕,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
  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面对对手,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的方式是:站到对手的身边去,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
  华为的李一男是个技术高手,曾是任正非的“得意门生”,他脱离华为去北京创办港湾后,成为任正非的对手。任正非对港湾,绝没有微软对苹果的竞优作风,而是完全的竞底,不惜零利润、不惜送设备,也要把订单从港湾手里抢过来,一定要置港湾于死地。
  任正非很残酷无情吗?心怀这种疑惑的人一定有点“娘娘腔”,因为竞底者心里只有利害,极少悲悯。因为在一个竞底社会,作为一个竞底企业的老板,不实行这样的竞底战略,那么最后被竞底的,一定是华为,是任正非自己,他不得不对港湾先下手为强了。
  最终,任正非竞底成功,港湾被华为呑掉,李一男这头猛虎被紧紧缚住。
  
  案例:深圳乞丐们不断升级换代的竞底方法
  任何社会都存在乞丐,既有临时的,也有以此为职业的。乞丐通常是靠他人的恻隐之心而获得生存机会的。
  深圳的乞丐大多具有职业特点,他们把乞讨当成一门生意来经营,乞丐们在深圳辛勤地乞讨,然后在家乡建起楼房的故事屡屡见诸于报端。
  在这些不利于乞丐行业的消息熏陶下,深圳市民们逐渐收起了他们的同情心,乞丐生意日趋艰难。乞丐团伙开始各出奇招,有携带租来的婴儿沿街乞讨的;有将残疾人搬运到街上坐讨的;有胁迫儿童尾随男女高价强卖鲜花的;也有写告地状文雅地寻求帮助的,而其中最富竞底色彩的是:
  让一个青年妇女怀抱婴儿,从路边的垃圾桶里挑拣米饭往嘴里送。不知内情的路人看到这一幕,往往同情心被彻底打到底线,急着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而实际上,垃圾桶里的米饭是预先放好的道具,整个场景不过是乞丐为了博取同情心而演出的哑剧。
  随着报章的逐渐揭露,这种方法又显得老套、不灵了。不过乞丐团伙还会研发出更新版本的竞底高招,争取市民同情心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在一个竞底社会,连乞丐们的乞讨策略也染上了竞底色彩。
  西方有个动人的故事说,一个穷困的艺术家出于同情又没有钱,为一个盲人乞丐写了一个牌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是我看不见。”引得路人纷纷给钱,这么轻松的钱,深圳的乞丐们是无缘挣到的。
  美国好莱坞著名的星光大道上,也有不少乞丐,但他们不用竞底的方法来乞讨,而是把自己打扮成里根、布什、梦露的模样,吸引游人前来合影,然后接收小费。
  这种商业模式能在中国的乞丐中推广吗?人们愿意会与街头的赵本山、葛优们合影而解囊吗?
  
  
  案例:中国人为什么“仇富”
  毋容置疑,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仇富情结”。
  有人将此归结为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红眼病。
  但比尔盖茨长期富可敌国,中国人尽管对微软强势颇有微词,但从来不仇比尔盖茨的富;在NBA打篮球的姚明、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年纪轻轻就腰缠亿贯,中国的年轻人很羡慕他们,视其为学习榜样,很少有人仇他们的富。
  因此这样看来,中国人并不仇富。
  那么为什么社会又普遍存在仇富情结呢?因为中国有相当的富人都是以恶性竞底的方式聚敛财富,他们掺杂使假(如制售毒奶粉的三鹿、蒙牛,制售毒鸡蛋且隐瞒不报的大连韩伟喀喀哒集团)、巧取豪夺(如德隆的唐万新)、官商勾结(如上海首富周正毅)、巨额偷税漏税(如富士胶卷)、极度盘剥工人血汗(如大量的黑煤窑)、污染环境(如吆喝脑白金的史玉柱)……,民众正是不满这类富人的恶性竞底行径。
  而缺乏认真分析精神的媒体则笼统地将之归为“仇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在不断地竞底,民众也就这样仇了五千年的富。
  在任何乱世,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均贫富,马上应者如云;吃大户,分浮财,仿佛成了这个民族的嘉年华会。而这种狂欢的后果往往导致文明的大倒退,仇富成了富人们难以释怀的梦魇,他们不惜花高价办理他国的护照和绿卡,为自己购买一份心理上的保险。
  只有改变竞底的生存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仇富情结资深的土壤,构建一个稳定的和谐社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不同:当一群人在观看表演时,如果某人把脚踮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些,这是微观经济的有效;但如果大家都把脚踮起来,则谁都不会比原来看得更清楚,这是宏观经济的无效。
  在一个竞底社会,虽然每个人的竞底行为都是理性的、高效率的,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和无效。
  所以虽然说中国人聪明、勤劳、勇敢,中国人却不富裕!这就是典型的有效率,没效果!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一个人踮起脚来看得更清楚,那是“聪明”。一群人踮起脚来,既没法看得更清楚,但还不得不拚命踮起脚来,那是“不智慧”。
  所以有句俗话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彼此竞底!
  既然竞底战略有如此多不如人意之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走竞优的道路,而非要苦苦挤在竞底的独木桥上呢?这个严肃的问题,使人想起了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这个韩国人创造的美丽童话,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宣称:各位,红海的竞争太过惨烈,大家何不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呢?实际上,这套说词等于:既然竞底(红海)太酷烈,大家为什么不去竞优(蓝海)呢?
  这个问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晋朝的白痴皇帝——司马衷的黑色幽默,当时天下饥荒遍野,大臣前来报告:民众没有饭吃,大批饿死。司马衷颇感诧异地问“既然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以任正非干事的魄力,做决策的眼光,他绝不甘于只拧毛巾,他也渴望发现属于自己的蓝海。但华为作为中国最顶尖的、最具有拼搏精神的高科技企业,按任正非的原话讲,“十八年来,华为没有一项原创发明”,这实际上就表明了真正高水平的竞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蓝海战略发明以来,究竟有多少企业找到了自己的“蓝海”?恐怕和没饭吃,转而吃肉的人一样多。所以说,韩国人发明的蓝海战略,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而已。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才会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