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八线到越南----忆我的两次出国作战---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59:56
  去图书馆 - 书籍搜索 - 每日新闻 - 贺卡中心 - 四海纵谈 - 聊天广场 - 商务助理 - 亦凡软件工作室 作家专栏>>原草专栏>>收藏文集>>从三八线到越南----忆我的两次出国作战
                4、炮司开会编为志愿军换装“清理”队伍后开进长甸河口        10月上旬,我们接到全团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准备出国作战的命令。        部队除进一步的教育动员之外,还补充了装备、弹药,领发了马裤两侧各带有        一条红杠的仿朝鲜人民军服装的新军装,摘下了原先每人左胸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胸章,并且清除掉衣物装备上的所有中文标志,如白毛巾上印着的“将革命进行到        底”红字就都给剪掉了。发给我的是一套黄呢子军装,这套衣服直到入朝时也从未        穿过,穿的还是原来发的黄布棉衣。全团这时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建制,有司、政、        供、卫四机构,辖一、二、三营和直属的指挥连、运输连以及宣传队、卫生队、修        械所;每营三个连,每连三个排:一个观测通讯排、两个战炮排、一个14。5毫        米高射机枪班、一个驾驶班,加上炊事班,约有110余人;营部还有指挥排和通        讯排;全团共有干部战士将近1500人、炮36门、高射机枪36挺、大小车辆        百余台。        此时东北军区的炮兵司令部也作为志愿军总部炮兵司令部到了安东,并召开会        议向我们传达上级指示、部署准备入朝作战的任务。炮司驻地是镇江山下广场(后        青年广场)东边的学校(后第六中学),开会那天我们团同炮一师、二师、八师的        团以上领导都去了。我重新见到许多原延安炮校和四野炮兵的老首长、老校友,大        家会面在鸭绿江边、又准备并肩出国去朝鲜作战,都很兴奋。除了在会上认真听讲        积极发言外,会下还抓紧时间互相交流这两年来的情况,打听其他老战友的消息。        中午饭后休息时,大家就七手八脚地把教室的课桌并起来,躺上去睡一会儿,        边休息边聊。        炮司会后,我团按照命令:安东地区防务全部交给高炮第十七团,全团到宽甸        县至长甸一线,保卫长甸河口江桥并准备从这里过江。高炮十七团是1949年底        在沈阳组建、去保卫大上海的,全套装备是苏联造85炮1个营和37炮2个营,        还配有炮瞄雷达和指挥仪。我在与其交接阵地后,专门安排我团指挥干部向他们学        习了一天的指挥仪、指挥图板应用技术。        10月初,全团在安东临出发前还搞了次清理和补充人员。根据上级指示精神,        团里决定有女同志的政治处宣传队暂不跟随入朝,抽几名男同志下到一线连队去,        女同志集中去黑龙江双城的四野炮兵后方留守处,另外还抽了几人去时在哈尔滨的        炮政文工团和鲁迅艺术学校学习培训。除此之外,我司令部作教股的日籍参谋兼高        炮教员有川茂男和参谋陈哲文也被调出,按照上级指示,他两人回到武汉高一师另        行安排工作。        有川教员是自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便一直跟随部队作战的老高炮,他原为伪满军        校一期毕业生、伪军中尉,十分精通当时的日式高炮装备和技术,1945年底在        本溪被我军征召来查找日伪丢弃的火炮,后来在抚顺志愿加入我军。次年8月在牡        丹江组建高一团前身的高炮大队时,他被上级调来任军事教员。有川在高一团开始        创建的4年中,基本上参加了部队所有的组建和战事活动,始终跟着团部走,对于        部队掌握这些高炮技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后来确定的职务是团司令部连级军事        教员,直接归参谋长或作教股长领导。开始时他的中国话讲得很吃力,直接上课传        授有一定困难,团里为了发挥他的技能和调动他的积极性,交给他两大任务:一是        充当武器技术顾问。每收到一批武器,都由他和另一名留用的日本汽车司机曹仓装        配,从中择优,加以检修,然后再交给新组建的连队使用,部队在训练使用过程中        遇到武器出现故障,连队排除不了时都由他来出面解决。二是充当部队训练顾问。        当初没有统一的训练大纲,各营组建又先后不一,因此基本上是各自为训,再        加上干部都是突击培训的,对高炮技术、战术掌握不全面,所以训练往往不规范。        大家遇到问题就请教有川教员,有川也没有架子,总是循循善诱,有问必答,尽最        大努力用说不好的中国话,加上手势和必要的日文汉字充分表达出来,直至大家彻        底弄清为止。他所到之处,很受欢迎。除有川外,团部开小车和三轮摩托的日本籍        司机曹仓,这次也一起调走了。曹仓40多岁了,是个“独眼龙”(一只眼睛在修        车时被崩瞎),曾经是日本首相、前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座车司机,后因战事吃紧        被派到中国,不久便被解放加入我军,起初同有川一起检修高炮装备,后来便在团        部既管开车也管修车还兼当教员带徒弟,技术十分全面。联想我在高二团当营长组        建三营时,团里也派来两名日籍教员,专门教授兵器、测视器材和技术,使得基层        干部战士们提高很快。现在想来,我们高射炮兵初期的成长还真多亏这些日本人,        不然那些日式武器还真够我们摆弄一阵子才能掌握。我军特别是技术兵种之所以能        够迅速发展壮大,与自己虚心以待、广开师门、尊重能者、善于学习的态度有很大        的关系。记得我的几位老团长杨易风、刘奠西、江洪,也都是毕业于国民党军防空        学校的军官,他们仨和当时在华北军区炮兵的蔡慎之,被大家戏称为该校毕业生中        跑到共产党这边来的“四员大将”。我党我军那时候为了战争的胜利,真是海纳百        川、虚心以待、来者不拒、不拘一格用人材啊!        陈哲文参谋是1949年2月解放北平时,带着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李        济深写给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介绍信参加我军的。他父亲陈公哲是上海精武        会的创始人、霍元甲和章太炎的弟子,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武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日军占领上海后携全家避居香港。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于香港读书,精通英语,香        港沦陷后回国参加抗战,考入国民党军防空学校,抗战结束后因不满国民党打内战        而跑回香港,找到民革主席李济深做介绍又回国来参加了我军。他参军后先在高指        所当参煤,参加了接收改编北平国民党高炮三团的工作,南下后调来高一团。他曾        用事先商定好的密语写信给跑去台湾的以前同事,计划准备配合我军解放台湾做些        工作,向团政治处汇报后团里经请示,然后由组织股长王如东答复他说:“我们是        野战军,与敌后工作不属同一系统,没有敌后工作任务,所以组织上的意见是欢迎        你以前同事回来参加高炮部队建设工作,不必搞什么地下活动了。”结果他将此意        见通知了台湾的同事,一位名叫帅鹏飞的中校教官毅然取道香港回来,到武汉高指        所一报到,原来与刘奠西主任还是同期校友,马上被安排到高炮教导大队工作,继        续从事高炮教育。这次我们没让陈哲文出国也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问题,调他回武        汉高炮一师工作,估计可能也会让他当教官。我后来在朝鲜作战时,每当抓住美军        飞行员要审问而又没有翻译,就时常想起他来。        在从安东向宽甸开进的夜行军途中,我团与炮兵二师的骡马炮团并肩行进,他        们是三八式野炮,每门炮要用六匹马拉着走,因此很占路面。山道崎岖,路窄人多,        尽管我们的汽车此时不敢开大灯行走很慢,但毕竟还是要比骡马拉着大炮走得快些,        在路上他们走得虽然比我们慢,但又不肯给我们让路,我在前卫车上也很为难。那        个团的齐金山政委和齐东阁参谋长我都认识,齐政委还是我在晋察冀三分区司令部        机关当战士时的指导员,此刻都在抢时间赶路,我也不好意思找他们说让开路。所        以我就让我团的车队先停在路边,等他们走一段时间后,再开车赶上去,追上后再        让他们走一段时间,再去撵上。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他们休息给骡马饮水喂草料,        我们才超过他们一气赶到目的地。        下一章 回目录        


      请到原草专栏讨论区发表您的评论

返回页顶


主目录 - 书籍搜索 - 讨论区 - 读者信箱 - 征OCR - 刊登广告
Shuku.Net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