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文化对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51:37
河姆渡文化对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河姆渡文化在自身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地与周邻的原始文化接触、碰撞和交融,许多先进的生产力因素,随着其地域范围的波浪形向外拓展而随之很快推广和传播开来。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分布范围已扩大到太湖周围的江、浙、皖、沪的大部分地区,而文化交流的范围更远远超出了这一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另外,从河姆渡发现的鲸、鲨等海生动物骨骸分析,这些东临大海的河姆渡人至迟在7000年前已能借助于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开始从事海洋捕捞活动了,从而为随后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居民迁居舟山群岛准备了条件。同时也反映出东南沿海的史前居民此时已有一定的航海能力了,这无疑为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髹漆技术、有段石锛及双孔石刀等向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河姆渡两次考古发掘在各文化层都发现了木构建筑遗迹,其中尤以第三、四文化层出土的木构建筑遗迹最为丰富和壮观,且大多数保存良好。在整个发掘区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木板和纵横交错的一排排桩木、长圆木,其总数达数千件以上。据考古资料结合民族学材料分析,河姆渡木构建筑是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其上又立柱架梁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干栏式建筑。这种以架空基座抬高居住面为特点的干栏式建筑,上可以住人而下可豢养家畜,既可防蛇虫猛兽的侵害,又可避潮湿瘴气,因此自河姆渡人发明以后,很快在南方潮湿地区流行开来。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浙江湖州钱山漾、江苏吴县梅堰及海安青墩都有干栏式建筑遗迹发现。到夏、商、周时期,干栏式建筑已出现在广东高要县茅冈、四川成都、湖北蕲春毛家嘴、云南剑川海门等南方地区。秦汉以降,随着金属工具的普遍应用,木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干栏式建筑也因此而得以空前发展,除了江苏、福建等地仍有干栏式建筑发现外,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苏等地两汉时期墓葬中还出现作为随葬品的干栏式陶屋、陶囷的模型。甚至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贮贝器,四川出土的青铜錞于和铜鼓上,也都出现了干栏式建筑模型或图像。足见其流传之广和影响深远。直到现代,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等仍盛行干栏式建筑。从日本吉野ケ里遗址发现的弥生时代干栏式谷仓看,干栏式建筑至迟在2000年以前已东传日本、菲律宾及我国的台湾等地。
我国使用漆器的历史渊远流长。据《韩非子》和《说苑》等古籍记载,早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就已使用漆器,而且还出现了黑漆与红漆的配色工艺。然而,考古发现的漆器比文献记载更早。河姆渡发现的漆木筒和木胎漆碗是迄今为止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实物,从而将我国使用漆器的时间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中的木胎漆碗,表层涂料经裂解后,涂氯化钠盐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光谱图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皮裂解光谱图相似。稍后,属马家浜文化的常州圩墩也出土过两件喇叭形漆木器,其中一件上端稍细,下呈喇叭状,内空,并有被烧灼的痕迹,器表上端涂成黑色下端涂成暗红色,残高18厘米。另一件器表涂黑色涂料。这两件木器的涂料,黑色表面还微有光泽,直观同现在的漆没有差别。上海崧泽中层也出土漆绘红褐和淡黄两色的罐、壶、豆、杯等陶器。有的整器涂抹一层红褐彩;有的从口沿至底足,以红褐彩绘数道宽带纹;有的在器肩以红褐彩绘联圈纹,中间兼施淡黄彩。这些彩绘由于是在陶器烧成以后再描绘,所以极易脱落。到了良渚文化阶段,除了在反山、瑶山、汇观山等大墓中出土精美绝伦的嵌玉漆器外,在上海马桥、江苏吴江梅堰团结村、浙江杭州水田畈、余杭良渚一带也经常有漆绘陶片及漆片发现。其中在瑶山良渚文化方形祭坛上的12座墓葬中,不仅发现了朱红色的漆皮残痕和200余颗用于镶嵌的玉粒,并剔出木漆器两件。其中一件为朱漆嵌玉高柄杯。器作敞口圆筒形,下接细而弯的喇叭形圈足,形似现代的高柄酒杯。出土时胎体已朽,但通体内外壁原髹漆膜仍保持原状,朱红色漆膜涂布均匀,仍有光泽。在杯体与圈足接合部及圈足近底处的外壁,分别镶嵌平面椭圆形、正面弧凸、背面平整的玉粒一周,这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嵌玉漆器。而在长江下游以外地区的史前文化中,仅见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墓地中有大量漆器发现,该墓地保存了我国目前最好、最多,也是最大的一批木器,其种类有案、俎、几、匣、长方形平盘、豆、斗、勺、觚、杯、仓形器、鼓和较大的独腿圆案等。在一部分木器、头饰、臂饰上,发现有用漆作镶嵌粘合剂的;有的木器可能是在素胎上先涂一层漆,然后遍涂红彩,红彩上再用青、绿、黄、蓝、白等色绘制花纹。另外,陶寺墓地出土的漆绘陶器也颇引人注目,一般是在黑陶衣上以红、白或黄色彩料绘出带纹、涡纹、变体的动物纹等。上述情况表明陶寺龙山文化并非是中原地区使用漆器之始,但同长江下游地区漆器使用的悠久历史,髹漆技术的连续发展等情况相比,无不表明长江下游地区正是我国漆器的起源地,而其中河姆渡先民更应是漆器的首先使用和发明者。这是因为,以河姆渡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居民,由于大规模营建木构干栏式房屋,砍伐木材的数量巨大,从而逐渐积累了许多有关树木生物特性的经验。自然周围生长的漆树也是河姆渡人经常砍伐的树种之一,由此而逐渐认识并掌握了漆汁的一些性能是顺理成章的。再者,自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磨制锋利的石斧、石凿等木作工具大量出现,人们的木器制作技术也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演进,木器的种类、数量迅速增加,用途也进一步拓展。到了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时期,人们已不能满足于木器千篇一律的素面无纹现象,在考虑到实用和牢固的同时,开始追求美观,木器表面探漆工艺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而产生。我国东邻日本早在绳纹文化时期漆器和涂漆陶器就比较发达,其中日本唐津菜畑遗址出土的黑陶上就有漆绘的花纹,同良渚文化比较接近。此外,植物学家认为,日本绳纹前期的葫芦是由海中漂流而来的外来植物,其实在河姆渡等中国江南新石器时代遗址里早就有发现,可能是人工栽培的植物之一。当然并不排除它是由海上交通所输入的可能性。
有段石锛曾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沿海的广大地区,由于有段石锛器形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用途也有差别,大多数有段石锛器身狭长,是作为刨削木制品的工具使用的,用以刳制独木舟等,而个别地方的有段石锛则可能也用作农具。有段石锛的最原始雏型是河姆渡第四层发现的背部有隆脊的锛式斧,到了河姆渡第二、三文化层时期,在太湖流域的一些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已能时常见到与河姆渡相同的弧背有段石锛。迨至崧泽、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的台阶型有段石锛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随之逐渐向四周及海外传播。其中向北经江苏北部,大约在良渚文化早期已将弧背型和台阶型有段石锛传入山东大汶口文化中。其中的一支横跨渤海湾,把台阶型有段石锛传入辽东半岛;另一支渡黄海到达朝鲜半岛北部的大同江下游,然后自北而南传播,将凹槽型有段石锛传入日本。向西则由江西传入皖南后,一支继续西进,大约在良渚文化早期,台阶型有段石锛已出现在湖南、湖北;另一支南折入粤、并与由闽入粤的南路分支和珠江三角洲的土著文化中有肩石铲融合,产生了另一种独特类型的有肩有段石锛,并由此向桂、黔、滇西传。南传路线主要是由浙南入福建、广东,然后越海传入台湾,及至菲律宾。
河姆渡第二文化层曾出土不少残长方形双孔石刀,到了良渚文化钱山漾遗址中,开始演变成半月形双孔石刀,往往是背部弧凸,刃部平直,或背部平直、刃部弧凸。这种半月形双孔石刀在山东龙山文化的海阳司马台、日照尧王城遗址也有发现。另外,在朝鲜半岛的无纹土器文化时代和日本弥生文化之时的福冈须玖、佐贺吉野ケ里、奈良唐古等遗址中也都有大量半月形双孔石刀发现,并且形制也与良渚文化同类器相近,很可能是良渚文化北传山东至朝鲜,尔后传入日本的结果。
干栏式建筑、漆器、有段石锛和双孔石刀等的传播和发展,不但影响了河姆渡周边地区的原始文化,而且对后来的东南亚、日本的原始文化都可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尤其在有段石锛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和明显。有段石锛作为刳制独木舟的主要工具,伴随其传播的还有河姆渡人刳制独木舟的方法和在江湖、近海上航行的技术,说明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的水上交往比陆路方便、快捷,因而交流范围也更广泛。从河姆渡出土的海生动物遗骨和舟山群岛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存分析,至迟在5600年前,我国大陆东部沿海的史前居民已能泛舟海上与海浪搏击、从事海洋捕捞了,这无疑为河姆渡文化乃至我国其它古文化向东南亚地区 传播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文化对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水井的发明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命名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向外传播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的地理、历史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村落的环境风貌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人的形体容貌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长江下游最古老的稻作遗址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建筑遗迹和带榫卯的木构件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独具一格的制陶艺术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桨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农业——人类文明史上的启明星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世界上最古老的干栏式建筑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人的太阳神崇拜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氏族家庭和对偶婚姻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从编结到纺织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三百年前的一本抄书记录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民国时期的书目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初期的刻本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峥嵘一阁魁海宇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斑斑缃帙美东南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抱残守缺经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