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15:00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爱美之心,自古以来人皆有之,这是人类的特征之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的欲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渐次提高,当人类在谋取食物维持生存以外,尚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便开始认识和创造美。从已有的考古资料看,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3万年以前,人类已开始了有意识的文化活动。本世纪70年代我国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了一批人体装饰品,有穿孔贝壳和驼鸟蛋皮制作的扁珠、鸟管状骨制作的骨珠、钻孔石珠和赤铁矿等。扁珠的内孔和外缘都很光滑,这是由于系绳并长期佩戴的结果。同类装饰品在峙峪、水沟洞和山顶洞遗址都有发现,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爱美和打扮了。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地面建筑的出现,人类进入定居生活,河姆渡人比以前有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和观察周围山川河流、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霜雪,积累了地理、天文方面的初步知识,朦胧感受到自然现象同他们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产生某种支配自然的愿望,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的原始艺术品和人体装饰件生动地展示他们积极向上、乐于创业的精神世界,有些文化习俗还一直影响到后世。
1.骨、石、玉制作的装饰件
河姆渡人常用的人体装饰品有:玉(石)玦、玉(石)璜、石珠、石管、骨珠、骨笄和牙(角)饰件等。
玉(石) 玦:外形如一只带缺口的扁圆环,一般外径2.8厘米、内径0.8厘米、厚0.3厘米,器形规整,磨制精细,圆环断面呈椭圆形,为典型的耳饰。一般认为,使用玉玦时,以小缺口卡住耳垂即可,但也有学者认为,先在耳垂上穿孔,而后将块穿过小孔坠在耳朵上,形同今天的耳环。在我国,有的少数民族也确实有类似的装饰。姑娘在幼年时,便在耳垂上穿一小孔,将块类饰品穿过小孔,随着年龄的增大,孔越坠越大,玦也越换越大,并且以此为美。
玉(石)璜:长条形,呈圆弧状弯曲,一般长4~4.5厘米,宽0.6~0.8厘米、厚0.3~0.5厘米,一端钻有小孔,通体磨制精细。
石珠:呈扁圆形,大小不一,大的高2.1厘米、外径1.3厘米;小的高1.8厘米、外径1厘米,磨制光滑,中间有对钻小孔,孔径0.3~0.4厘米。
石管:呈腰鼓形,大者高3.5厘米、外径2厘米,中间也有对钻小孔。
骨珠:用鱼脊椎骨磨去两边骨棘制成,中间钻有小孔。
牙(角)饰:多为獐牙,也有虎牙和野猪獠牙加工制作而成,一般牙根部位错磨平整,根部或中部常刻一道或数道凹槽,有的牙根部还钻有一个小圆孔。
骨笄:大多取材于大、中型兽类的管状骨,剖成骨条,磨制而成。断面呈圆形,一般长12厘米,后端平齐,前端尖细。器身上半部分常刻精细的弦纹与短斜纹组成的图案。
这里的玦、璜、管、珠、环等装饰品大多用玉(假玉)和莹石制成,这些材料一般采自四明山腹地的芝岭。“石之美者,玉也”,已足见玉的不凡。我国古代素以美石为玉,还往往赋予玉以美好、圣洁的意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石俱焚”等成语也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玉的崇尚和喜爱,河姆渡遗址玉器的出现更表明中华民族用玉历史之悠久。莹石多呈半透明,在阳光下闪烁着淡绿的光彩,晶莹可爱。这些饰品佩在胸前或挂在脖子上,莹光闪闪,叮噹作声,看得到也听得见,河姆渡人选择它们制作人体装饰品真是慧眼独具呀!
传说中也曾提到,古代越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河姆渡正是地处古代越人的居住区,河姆渡人是否也断发纹身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从遗址出土的骨笄看,当时的人们既不断发,也不披发,而是束发,骨笄就是束发用具。其中几件骨笄上还刻有美丽的线纹和弦纹,一来为增加摩擦,以防从发间掉落,二来为了美丽。小小骨笄尚且受到如此重视,可见人们对自身头发的钟爱。由此联想遗址出土的几件骨质锯状器,猜想当时也可能作为人们整理头发时用的梳子。另外,在遗址发掘中,还出土不少陶制人头像,有的头像顶端有一排小圆孔,由此推测,河姆渡人在束发以后,还有插戴鸟羽等其它饰物的习俗。
我们若再仔细观察牙(角)饰件,不难发现,几乎全为猪、熊、虎、野猪等猛兽的角和牙齿。这些动物凶猛异常,且不说人们在日常狞猎活动中难以捕猎到它们,即使不去惹它,也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一旦捕获,既为人们除害,又带来肉食,提供皮毛,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啊!狩猎中立了大功的人,如同战争中凯旋的英雄,被授以该动物身上的角或牙齿以示褒奖,挂在胸前犹如耀眼的勋章,受到全村人的尊敬和爱戴。
2.动植物形象和几何纹图案相结合的器物装饰

这类装饰,在河姆渡村落中更是比比皆是,在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上无处不有。大量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多与该器物的功能和用途有关。如骨匕常用以织布打纬,骨匕柄上便刻上编织纹;纺轮用于旋转,上面则施以弦纹、旋转纹;角质斧柄用于拿握,为增加摩擦,也为美观,阴刻人字纹。当时的生活器具以陶器为主,又由于陶泥表面容易刻划,因此,留在陶器上的装饰图案显得尤为丰富多彩。人们制作陶器时,除了在陶釜的腹底上拍印绳纹外,还在附加堆脊上、口沿上刻划短线、斜线、弦纹、水波纹、锥刺篦点纹、杆戳圆圈纹、指捺浅窝纹等等,尽管这些花纹略显平淡,但组合却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有的以2种纹样组合,有的以3种纹样组合,个别的甚至以4种纹样组合,达到了极好的装饰效果。同时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禾叶纹、谷粒纹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之上,当你看到陶盘、陶孟口沿上密匝匝的、排列有序的谷粒纹时,浓浓的稻香竟似乎扑面而来。

河姆渡人除了在陶器上进行刻划装饰以外,还在一些陶器的表面进行绘画创作,这类陶器大多制作精细,造型美观。绘画的题材也极为广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均被纳入创作的范围。这些作品线条流畅、笔法简炼,而又生动形象、情趣盎然,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礼赞。鱼藻纹盆、稻穗纹盆、猪纹方钵、五叶纹陶块等作品,都是河姆渡文化灿若群星的陶器装饰艺术品中的佼佼者,反映河姆渡人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
3.吹奏、打击乐器的发明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吹奏、打击乐器有骨哨、陶损和木筒。在《渔猎、采集和家畜饲养》一节里,我们已经提到,骨哨不光是河姆渡人常用的狩猎工具之一,还是人们表达感情,进行娱乐的工具,它是我们中国民族乐器中管乐器之祖,而且河姆渡人制作的骨哨最多已达5孔,有经验的吹奏者利用它能够吹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也就是说,完全能够演奏传统的民族音乐。余姚市少年宫的陆州先生经著名笛子演奏家赵松庭老师指导,曾用鸡腿骨仿制了1件5孔骨哨,能够吹奏完整的七声音阶,他用这件骨哨演奏《河姆追溯》乐曲,声音高昂脆亮。北京、香港的声乐演奏家也曾经用仿制的河姆渡骨哨进行吹奏表演,引起轰动效应。
除了骨哨以外,在河姆渡衬落里还能够见到一种形如鸭蛋的陶器,在它稍大的一端有个直径约1厘米的圆孔,这就是陶埙。它与骨哨一样除了辅助狩猎,还有用于吹奏的功能,只是吹奏这种乐器的难度较大,如果没有熟练的技巧是吹不出动听悦耳的音乐的。发掘出土的陶埙只有1件,猜测制作和吹奏陶顷的人在氏族中是最具有音乐天赋的“音乐家”。
如果说骨哨和陶埙都是在辅助狩猎的同时又兼有娱乐功能的话,那么河姆渡村落的木筒则更像是以打击乐器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筒共27件,长约25~35厘米,直径10厘米左右,形似中空的毛竹,用硬木制成,外壁光滑,内壁平直。有的木筒内还有一圈突脊,少数木筒内塞有一个木饼,有的器表似涂黑漆。有件木筒外壁两端各缠藤类圈箍10多周,出土时两端金黄发亮,光彩夺目,十分精致。对于木筒的用途,学术界研究得不多,说法也不一致。有人认为它是打击乐器,类似后世的腰鼓。从民族学资料看,原始部落喜爱歌舞,这种歌舞除节庆外,更多带有祭祀性质。从河姆渡遗址发现精雕细刻的象牙艺术品、河姆渡文化鲻山遗址一个灰坑内发现的5件陶盉、河姆渡文化鲞架山遗址发现红烧土祭坛和它周围的4组祭器等遗物,说明河姆渡村落之中同样存在普遍的祭祀活动。祭祀时人们叩石击木、吹哨歌舞等文化活动穿插进去,使祭礼既隆重又热闹,可以说是他们精神文化生活集中的表现。那些精细的木筒很可能是打击乐器。
4.精致的象牙雕刻艺术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珍品至少有12件,反映了河姆渡人高度的审美观念,代表了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最高成就,器物主要有蝶形器和鸟形圆雕。
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制而成,因其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正面磨制光滑,阴刻有对称图案,背面略显粗糙,背部中间竖刻2道间隔2~4厘米的突脊,形成纵向的凹槽。凹槽顶端两侧有横脊及小孔,以便绑扎嵌入凹槽的木棒之类的器柄。蝶形器还有质、木质和骨质的,但在制作上以象牙材料最为精。牙雕正面的图案舒展美丽,尤其是一件“双鸟朝阳”纹蝶形器和另一件太阳纹蝶形器受到考古工作者和大观众的喜爱。“双鸟朝阳”蝶形器下半部分残缺,存下来一段长16.6厘米、宽5.9厘米、厚1.1厘米。正面中间阴刻一幅寓意深奥的图案:中间一组以5个大小不等的同心 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熊熊的火焰,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只拥载太阳飞舞的鸷鸟,器物边缘锥刻羽状纹。太阳纹蝶形器长约7.3厘米、宽4.2厘米、厚0.7厘米,上半部分己残缺。弥足珍贵的是正面中间也同样阴刻5个同心圆太阳纹,外圆上端有放射状太阳光芒,器物边缘以数道弧线、短斜线构成象征云彩的边框,上端两侧开有对称的心形 缕孔,心形凹下去的地方好像鸟喙,但不十分明显。这两件蝶形器图案布局严谨,雕刻技术熟练,形象逼真,寓意耐人寻味。
鸟形圆雕4件,以长条形象牙片制作,标本T224为完整件,长15.8厘米、宽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鸟头,圆目勾喙,似鹰类猛禽,中间为鸟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阴刻短直线和斜线组成的图案,两侧也有斜线或弯月形短线,羽毛感强烈。腹部较厚,有横向凸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绳佩挂之用。尾部扁长,占全身的三分之二,略成圆弧。器物表现了猛禽静止形态,造型美观,制作精细,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象牙质地细密,色调柔和,在古代历来视为上等工艺材料。但从雕刻角度看,它不仅硬度高,而且韧性大,一般人很难雕刻。河姆渡人在7000年前已经认识并能雕刻如此精湛的艺术品,充分表现他们的智慧和工艺技术。在当时物质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去制作这些艺术品,肯定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东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是消灾避邪、趋利祈福的吉祥物,在他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水井的发明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命名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向外传播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的地理、历史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村落的环境风貌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人的形体容貌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长江下游最古老的稻作遗址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建筑遗迹和带榫卯的木构件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独具一格的制陶艺术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桨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农业——人类文明史上的启明星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世界上最古老的干栏式建筑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人的太阳神崇拜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河姆渡文化对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氏族家庭和对偶婚姻 宁波学研究→远古文化→从编结到纺织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民国时期的书目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初期的刻本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峥嵘一阁魁海宇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斑斑缃帙美东南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抱残守缺经忧患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枯木逢春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