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之二十三:非连续性发展与切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5:12:59

认识论之二十三:非连续性发展与切变

(2010-08-14 20:32:57)

随着量子物理技术的发展,人们观察到,一切物体在它们的微观中都是非连续性的联结和聚合:

一道光线,它是一束粒子态的穿速;

电子从一个能级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能级轨道,不经过两个轨道之间的空间;

物质的辐射是一份一份的能量包的投射;

物体是原子的聚合,而原子与原子之间有着一定的空间尺度,它们是不连续的聚合。

这样,以微观为基础,一切物体在本质上都是非连续性的聚合态,正如在黑暗中舞动一个手电筒,我们看到的是一道道弧光,其实是一个个光点的联结;在影视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图像的连续运动,其实是一帧帧画面或一行行象素的扫描,在连续性的背后是非连续性的聚合。

由此,我们开始有了非连续性的概念建构。

进一步地观察和思考,我们把视域转向事物的过程和发展:

各个事物过程前后出现的互为联结,在我们经验的时空序列上呈现为一个由此到彼的连续伸展。由此,在人们的观念中,发展是一条连续的链条,是前一个环节必然导致后一个环节的延伸和推进。发展的连续性使人们相信,整个世界是一条连绵不断的因果链条,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前一个环节的必然导致,一切都来自于一个最初的终极因和由这个终极因绽发出来的预置规定。

    例如,在宇宙大爆炸的物理理论看来,我们的世界起因于一个终极的“奇点”引爆。这个引爆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它的一切可能的包含和依次展现,从奇点到混沌,从混沌到星云、从星云到星系,从星系到星球,从星球到生命,从生命到人类,从人类到思维、从思维到自我意识。或者换一种说法,宇宙这个万物之母,这个自足自组织系统,以其完美、精确的系统工程数据的调控,从大爆炸创生后,就包含和规定了它的全部子孙后代的依次生成和进化,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再从第二代到第三代,进而又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等等。一切都被一个最初因的终极包含所绝对必然地规定着,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初因和它的终极包含而偶然地发生的,包括宇宙、星球、人类,都是由一个必然的框架所丛生的。这样,整个世界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它的全部萌芽和依次推进。这种观念的哲学方式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黑格尔哲学以“绝对理念”为世界精神。在黑格尔那里,整个世界的发展,无论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统摄于“绝对理念”这个世界精神的终极因和它的总体规定。由“绝对理念”统领和支配的各个范畴,在世界精神这个既是初始因又是终极因的总体规定的推进中依次展现,以其逻辑的必然从一个范畴走向另的范畴。每个范畴都不是自身独立的,而是“绝对理念”的依次展现,“绝对理念”则在各个范畴的依次展现中显现自己的绝对意志和世界创造。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世界为“绝对理念”这个初始因和终极因的总体包含所规定,从一开始蕴涵了一切事物的必然生成和终极命运。

然而精深地分析,我们将发现事物形态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的时空联结,并不是前者必然导致后者,而是后者对前者的切变。

例如,人类社会曾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尽管在时空联结的序列上,它们彼此联结为一个连续的伸展,似乎是前者必然导致后者,即石器时代必然发展为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必然发展为铁器时代,石器时代从一开始就预置了它从石器到青铜器进而到铁器的发展。

然而,事实上它们中的每一个生成和涌入都有自己偶然集聚的开端。青铜器并不起源于石器,铁器也并不起源于青铜器。这也就是说,青铜器的使用不是石器使用发展的必然导致,铁器的使用也不是青铜器使用发展的必然导致。恰恰相反,由于自然界存在着铜矿和铁矿,对铜和铁的金属性质及使用功能的种种偶然发现,以及铜和铁的冶炼技术的先后掌握,才导致了青铜器的运用和青铜器时代取代石器时代,铁器的运用和铁器时代取代青铜器时代。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铜和铁,再发达的石器技术的运用也不可能发展为青铜器和铁器的运用,也不可能造就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出现。

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作为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工具,它们为人类劳动和生活的更加便利、更有效率和更为有用所选项,正是这种选项的择取,在人类的实践中,构成了一个后者切变前者的非连续性的发展联结。

无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有它们各自开端的偶然性和自为切入的必然性,它们的前后联结是非连续性的。所谓非连续性,在这里的含义是:

第一,A过程和B过程是两个不同的,各自偶然集聚启端的过程;

第二,从A过程到B过程的时空联结,不是A过程导致了B过程,而是B过程切变了A过程。

因果关系和时空关系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切变的方式和非连续性的方式。它将为我们引出诸种极为重要的观念,即:

1、一个独立的事物过程不以他事物过程为因果。A过程不导致B过程,B过程亦不导致A过程,它们是各自偶然集聚的开端和自为切入;

2、因果关系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切变方式,在这种切变方式中,一个事物过程取代另一个事物过程,是B过程切变A过程,而不是A过程发展为B过程;

3、时空方式显现了它的非连续性性状;

4、在切变和非连续性的背后是一个多元或然的实在。这种多元或然性在于,A过程可以由B过程切变,亦可以由C过程切变或D过程切变A,等等,事物的生成和更替呈现了一种多元或然性和非预置性发展性。

5、因果关系的切变方式和时空性状的非连续性方式,显现了一个自在自为的、多元或然切入的自由创造的世界,它为人类自由意志的选择和创造提供了实在的基础。

 6、切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只有切变才造就了事物过程的根本性变革和取代,即新的过程范式对旧的过程范式的取代。

由此,在概念建构上,切变不同于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是对事物连续态的刻画,它属于连续性范畴;切变则是对事物非连续态的刻画,它属于非连续性范畴。

当然,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中,切变与量变质变不是绝然分离的。在切变中有着量变和质变的支撑,如,B过程切变A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反之亦然,在量变质变中有着切变。

切变极为重要地给于了因果关系和时空性状一种新的建构和性质。它使因果关系在方式上取得了它的切变性,在内容上呈现了它的多元或然性;并使时空性状不再局限于它的连续性延伸,更深入到了它的非连续性聚合。

对于事物过程的切变来说,B过程之所以切变A过程,是因为B过程具有比A过程更为有效的生存张力和选项优势,因而在种种资源的适应和竞取中夺得越来越大的份额和范围,最终切变取代A过程。例如,晶体管取代电子管,集成电路取代晶体管;哺乳动物取代恐龙世界,等等,都有着对生存资源的更好适应和竞取张力,直至取得自身优势扩张的切变。

此外,B过程的生成发展总会在资源的摄取中,不断占取和摄取A过程所创造的成果,因而往往同A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种占取和摄取并不意味着B过程是A过程的必然导致。没有铜矿的存在,石器永远也不会嬗变为青铜器;没有铁矿的存在,青铜器也永远不会嬗变为铁器。由此,我们不能把青铜器的生成和扩张对石器资源成果的摄取,当作是石器的发展演变为了青铜器;把铁器的生成和扩张对青铜器资源成果的摄取,当作是青铜器的发展演变为了铁器。尽管B过程在取代A过程时同A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种取代在本质上是切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