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卖房资助贫困生与贪官做人差距在哪?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2:26:25
【原创】 老教授卖房资助贫困生与贪官做人差距在哪?

老教授卖房资助贫困生与贪官做人差距在哪?

 

 

“希望我的举动不仅能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能在他们心里播种下希望和善心。”教师节来临之际,70岁的上海师范大学退休校长杨德广教授昨天来到市慈善基金会,了却了多年心愿:捐资100万元设立“德广教育基金”,资助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0100910 08:32:24  来源: 解放日报)

“有生之年要捐助1000名贫困学生。”退休后的杨德广,立下这样的“宏伟计划”。他清理自己的财产发现,有100万元书稿费、讲课费一直未动;还有一套位于莘庄的空余房子。于是,杨德广决定卖掉房子,连同书稿费等全部捐出筹足300万元,资助小学、中学及大学3所母校的贫困学生。对这样年已七旬的老教授的善举, 本人原想好好挖掘一下其美好的心灵。然而, 还没落笔, 就想到了与之绝然相反的方面, 这就是如今贪得无厌的贪官。两种人做人的差距竟然这么大。差距在哪? 有心分析一下, 觉得主要是这样几点:

第一, 从社会性来讲, 老教授有正确的人生观。按这方面论, 七旬老教授是真正的有知识, 有素质, 深刻懂得人是社会的人, 是社会成就了自己, 离开了衬会, 就一事无成, 就是无本之末, 无源之水。所以人生苦短, 任可人对财富而言, 都是生不带来, 死不带走, 人归根结底都是在为整个社会而奋斗, 做一切事都应考虑回报社会。而贪官却相反, 贪官是建立在以我为轴的人生观上。以为人生的目的就是向社会索取, 就是要利用一切条件让这个社会惠利于我, 以我为先, 为重。并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损害国家与集体利益。

第二, 从自然性来讲, 老教授有的是善心。 《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 性本善”, 其实只是一种美好愿望。本人以为, 人之初, 犹如一张白纸, 无所谓善恶, 是善良与暴戾皆然的一个多重体。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开启, 去教育和引导。积极引导, 努力发掘人性向善的一面, 就会是美好的, 反之, 再老实的人也会走向反面。老教授由于有正确的人生观, 懂得人生真正的意义, 因而就有无限的爱心, 发掘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积极方面。而贪官是混进官场的蛀虫, 满腹是私心。极度的私心造就了贪官的贪欲, 因而也就发展了贪官人之初的不善方面。因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严重错位, 必然导致其做事不为他人而只为自己。

第三, 从影响性来讲, 老教授的义举会给后代带来高尚道德的传承。当老教授将自己“有生之年要捐助1000名贫困学生”这样的“宏伟计划”告诉给孩子时, 得到了大女儿和小儿子的一致同意。 获悉父亲100万元书稿费加上卖房的钱还不足300, 大女儿杨颀还主动拿出23万元,帮助父亲填补一时未能筹齐的善款, 并表示:“爸爸的心愿,我们当然支持。” 可见, 女儿和儿子的大力支持, 无疑是自小受到慈善父亲言传身教的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否则不但不能如此全力赞同父亲的做法, 还会埋怨父亲。正是有了这样的好父亲, 才有这样的好子女, 父亲“有生之年要捐助1000名贫困学生”, 肯定又是对孩子们道德精神的一次大洗礼。而贪官则不同, 好以养尊处优为荣, 总以自私在先, 常以利用权力谋私为能事,  这就给下一代极其不良影响。 难怪有的贪官家不仅老子贪, 儿子也贪, 最终弄得因全家贪腐而落马;也难怪幼儿园有官二代自豪地向其它小朋友说:“我爸爸是局长, 我也是局长”了。足见这种影响是多么深刻!

看了老教授这个令人为之动容的报道, 感慨以上, 窃以为老教授卖房资助贫困生与贪官做人差距在哪? 主要就差在上述三个方面。比照老教授的善行, 贪欲自私极强的人特别是仍然潜伏的贪官思之是否能有所省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