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54:55

http://hi.baidu.com/%D0%C4%C7%E5%D2%D4%C3%F7/blog/item/aba68fd13a6f2485a0ec9c9f.html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这个是清朝顺治帝做的一首悟道诗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人生短暂,到底有没有目的?人生如梦,这梦能不能延续?人间多苦,这苦有没有来头?人情断肠,可否逃过这刀口?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声音响自历史的源头,和历史一样悠久。它曾引人超凡入圣,它仍然在轻敲着追寻生命奥秘的智者的耳鼓。

  有了生命,就有了生死;有了生死,就有了“为什么要生要死?”“能否只生不死?”以及“能否不生不死”等等问题。这样说来,轮回转世的理论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麻烦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不是,恰恰相反:这些复杂问题本身就是因为不相信轮回这一简单事实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要是人人都相信轮回,谁还提这样的问题?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不把轮回转世当作“信仰”。对他们来说,转世现象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对它的认识是一种常识。没有人会把常识说成“信仰”的。其实,一旦你用上“信仰”这个说法,就隐含了“有些人不相信”了。人人都信,必然会习以为常,也就成了常识,而非“信仰”了。我们要取下轮回转世头上“信仰”的帽子,还它个天真自然的“常识”的本来面目。

       人人都相信的,就没人出来提倡。不信的人多起来了,才会有人出来提倡。古今中外,谈论轮回转世的书多如牛毛,相信并提倡轮回转世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提倡是提倡,可惜“常识”最终还是变成了“信仰”。

        现在许多人不相信轮回,认为是“迷信”、“反科学”。他们老记住科学和宗教打架的旧仇,把一切与宗教有关的东西全都说成“反科学”。殊不知科学发展到今天,早已在悄悄和宗教握手言和,并且在许多方面证实着宗教中的基本概念和说法。而在这些被证实的基本概念中就有轮回转世。

         要按科学的观点,真能称得上轮回转世科学研究的,还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自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轮回转世的研究便一直在长足地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方兴未艾的势头。1982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轮回转世;而英国保守的“星期日电讯报”的民意测验认为,在过去十年中,一般民众中相信轮回转世的人数从18%上升到了28%。这已经足以说明,轮回转世的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卓有成效的了。

        诗仙李白曾如是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这已经很令人惆怅,而有的人的一生又有很多坎坷和悲苦,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医学界对轮回转世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受试者引导進入类似于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回顾和重历一个个前世甚至是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这些研究者发现,人们的一生其实是被高层生命事先安排好的,一些安排甚至是本人转世前同意的约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后来成为轮回转世研究中有名人物的专家和医生,最初都是不相信转世的。但自己亲自作出的结果摆在面前,回避不了,否定不了,不信不行。他们大多经过了一个从不信,震惊,对过去理解的动摇,到最后相信并积极投入研究的过程。

 

        例如,迈可·牛顿博士曾用催眠方法研究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他在《性灵之旅》(1)和《性灵宿命》(2)两本书中描述了很多案例,他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下一世被安排死于暴病,或被杀害,或死于灾祸,他往往在转世前被事先告知。尘世中的悲剧并非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错误的事情,一切都有其宿命的因缘。这些安排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当事者偿还前世的业债,或在苦难中锤炼当事者的灵魂,甚至是为他人提供一个在逆境中升华的机会。

 

        在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死于纳粹集中营。这个生命和其他三个生命自愿地转生成犹太女子,在1941年,她们从幕尼黑(MUNICH)被抓到位于 DACHAU的集中营,并被关在同一个营房里,这些都是宿命中被安排好的。这个女孩在那一世死于1943年,当时她才18岁。她在集中营里所要做的事情是照顾在那里的儿童并尽量使他们生存下来。她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另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在结婚两年后死于德州的一个农场。在转世前,她被允许从三个死亡方式中任选其一:一个是在两个醉鬼的枪战中被流弹击中,一个是从马背上摔下而死,还有一个是溺水而亡。这个生命选择了第一种离开尘世的方式。她选择在婚后两年离开俗世的原因是她的丈夫在那一世需要经历失去深深爱着的人的痛苦,以此来偿还前世的业债,并学到一些教训。这位女子的选择完全是为了她丈夫的还业和提高。

 

        回顾这类案例绝非是想说人们的苦难是命中注定而无须同情。恰恰相反,俗世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尽我们的所能抑恶扬善,主持正义,维护善良。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人是在犯罪,必将在来生偿还其罪过。

 

       从高于人间的层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事情都有其宿命的安排,都不是偶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能够看到这些安排,对未来進行预测,这就是宿命通功能。

 

人生苦短--云中客

 

 

        什么是珍惜生命?

没有比自己身边的亲人的故去和空前的天灾人祸导致大量生命逝去,更能让人近距离感受死亡,更能让人感叹人生短暂,更能让人思索生命的意义。然而,多数人过后仍然我行我素,没有多少改进的。你从四川大地震之后人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到端倪。

趁活着大吃大喝,无度挥霍,沉迷酒色不是珍惜生命,相反更是过度的消耗生命,是透支生命,是向死亡的大进军。珍惜生命是给自己生命的永远挣下本钱,而不是把本钱挥霍殆尽。

人,是不止一生的。

不要相信所谓唯物主义者说的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是这样,请他解释为什么刚才人还好好的,死了马上就不喘气了?就成了一堆肉了?是不是缺少了什么才如此了?是的。人,就象电脑一样,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软件是人的灵魂及其它一些在人肉身上存在的生命体,而肉体恰恰是硬件。死亡是人的灵魂等生命体不可挽回、不可逆转地与肉体分离,也就是软件删除了。软件没了,电脑就是一堆没用的金属和塑料。同理没有了灵魂,人就成了一具尸体,就不再称为人。硬件可以损坏,软件可以放置到任何储存器中,可以放入到任何电脑中使用。明白吗?

   所以不要只为此一生活着,还得为以后活着。无节制地挣钱,坑人,吃喝嫖赌的人,是在给自己预支未来。富贵过后是穷困,奢靡之后是了倒。只有懂得节约的人,才能享受到永远的幸福。节约就是做好人,做好事,不造业。

人生苦短,应觅久长。

这年头恶性病越来越多,多得癌症成为头号死亡病症,多得三人中有一个死于此病。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也就是有因果的。这话当然不好听,但是真的。

   大家肯定对于前段时间对于一个外国女星的口诛笔伐和漫骂记忆犹新。那个女星说“是不是业力的报应啊?”连这样一个问号式的口气,都被演义为险恶政治用心而被用裤腰带以下的词咒骂几个月。我不想评价此事。但此人说的是宗教中的观点。平心而论,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如果有,那就不是辩证法,因为有了结果没有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事?请解释。

人生的意义是回家。

其实人原来的地方是非常美好的,那是你想象不到的美好。那是你的真正的家。生命变异后,象是蒙尘了一样,你的本性被掩盖了。生命的各个层次有各个层次的标准,就象电子的能量与轨道相匹配一样。之所以掉在这个比较低的层次,是因为生命变不好了,才被留级。

人生的意义是回家,回到自己先天的那个家。而修炼就是踏上回家的路。在这个地方只是个旅馆。旅馆再好不如家好,何况这个旅馆太破太低太脏。

   谁都知道回到家的感觉真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然而回家的路却要吃点苦,这就是修炼。

   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回家,这是生命本能与本性使然。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修炼。但修炼必须找到真正的大法去修,才能更快更好的回去。

   但愿所有有缘之人能够明白并走上回家的路。

人类现在可能正面临历史前所未有的机遇,那就是大法传世。但许多人是懵懂懂懂的,甚至是坏人随波逐流,反向地与干着他生命的本性最怕的事。但愿他能醒来,能够弃恶从善。

正是凭着传统的信仰和正信,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至今。正是对神佛的敬仰,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们才会在内心约束自己,升华道德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人们只有敬顺天意,尊重宇宙规律,坚守善念,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人心生一念,都关乎自己的未来,真正为自己的生命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找一个充足的理由吧。

愿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光明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