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氏访朝看中美朝三方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7:03:49

从克氏访朝看中美朝三方博弈

李开盛

发表于 2009-08-05 13:07:22 类别:全球观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个小时的对朝访问结束了。初一看,这次访问多少有点令人意外。前几天美朝官方还在相互对骂,美朝关系似乎还没有到转折的时刻。但细一想,克氏的访问其实也顺理成章,两个美国记者还作为人质在朝鲜手里,面对国内舆论压力,如何解决?派谁去解决?对美国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美朝双方在处理这次访问时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国官方强调这是一次私人访问,目的就是接回美国记者。朝鲜官方却强调克林顿带来了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口信,双方讨论了改善关系的问题。朝鲜对克林顿的接待,也是完全官方的。

 

其实,这不过是各取所需,双方都可以利用这次访问来宣称自己达到了目的,是胜利者。

 

朝鲜有理由为此感到高兴。在核试和连续发射导弹后,朝鲜面临国际制裁与孤立,被希拉里说成是没有朋友了,金正日非常需要来打破这种不利的态势。克林顿尽管只是前总统,但在朝鲜人的眼里完全是最高级别的,完全可以用来作为好牌打,这其实也是朝鲜先前为何拒绝戈尔访朝的深意,金正日的目的就在于逼出克林顿。对国内来说,金正日也完全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国内宣布,他在与美国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美帝国主义向朝鲜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美国也没有吃亏,总算把两名美国记者接回来了,有利于打民意牌。其实,最重要的是,克林顿出访确实有利于缓和双边关系。当前,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仍然未退,阿富汗大局面临挑战(阿总统大选大即),奥巴马这个时候需要朝核问题不致太过恶化,分散精力。

 

但也正由于双方这样的动机,此次克林顿访问不可能像1994卡特访朝那样,导致两国签署框架协议,使朝核问题取得重大突破。美国还没有做好与朝鲜直接谈判的政策准备,而朝鲜也不可能马上就轻易降低要价。

 

但这次访问确实在提醒中国,如不更新朝核政策,很可能有被甩在朝核问题决策进行之外的风险。对中国来说,朝核问题既不能“揽”,又不能“放”。之所以不能“揽”,是因为朝核问题的关键是朝美安全矛盾,需要两个当事人自己点头。在以前六方会谈,中国就有点过于“揽”的味道,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当然,中国对朝核问题又绝不能“放”,因为事情攸关中国安全利益,绝不能允许美朝背着中国做交易。

 

要在“揽”与“放”之前把握平衡,中国要做的是就是目标坚定、方式灵活、掌握主动。所谓目标坚定即认清并坚持自己在朝鲜问题以及整个东北亚安全问题上的利益,包括朝鲜半岛无核化(不如此将难以避免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核军备竞赛,特别是中国来说,有一个有核的日本是难以想像的)、避免朝鲜政权崩溃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朝鲜半岛的自主和平统一(这意味着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应该没有外国驻军)以及形成以一个以本地区国家为主的地区安全架构。所谓方式灵活,即不管朝美双边会谈,还是原来的六方会谈,只要有利于达到上述目标就行,既不要对某种方式过于迷恋,也不要对某种方式过于排斥。以前,一些人总是视六方会谈本身为中国外交成就,而忽视了中国在六方会谈背后应该坚持的利益,结果却使六方会谈今天在许多人那里成为笑柄。所谓掌握主动即不只是简单地充当协调者和传声筒,要敢于向朝美双方表明自己的观点,甚至要求双方承担应有的责任。朝核问题美朝都是有责任的,以前中国似乎过于要求朝鲜,而没有敲打美国,结果仍然是两面不讨好:被朝鲜不信任,而美国则认为做的还不够。这应该是以后要避免的一个教训。

 

200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