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信息平台开通 China launches own online map servic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01:31
China launches own online map service
By Wang Qian (China Daily)
Updated: 2010-10-22 06:43 Comments(1) PrintMail  Large Medium Small
The screen grabs of Map World.

The screen grabs of Map World.
BEIJING - China has launched its official online mapping service, Map World, as Google Inc has yet to apply for a Web mapping license in the country.
The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BSM) officially unveiled the free online map service on Thursday.
The service will provide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data", said Xu Deming, director of the SBSM, at the launch ceremony.
Map World, the government-backed service, will "allow users to fly over mountains and plains around the world and search restaurants and traffic inform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free of charge", he said.
Users can enter Map World directly through www.tianditu.cn or www.chinaonmap.cn and search for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cross the world, without client installations like Google Earth.
The service features images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with a resolution of 500 meters but this is enhanced to 2.5 meters for the Chinese map and 0.6 meters for maps of more than 300 Chinese cities.
"It took about two years to prepare the service with all the satellite images taken from 2006 to 2010," Jiang Jie, director of the database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under the SBSM, told China Daily on Thursday.
But the technology and website construction are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Service providers have more than 80 virtual machines to support the operation with the ability to handle 10 million requests daily, while Google Earth has thousands of virtual machines, Jiang said.
"Our map service is expected to update the geological data about twice a year, but Google Earth can update its information every couple of minutes, through satellites," Jiang said.
"In the near future, Map World will grow to be a famous Chinese brand for online map services with proven reliability," Xu Deming said.
Regulations on updating data are still under discussion, Min Yire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BSM, said.
"All the mapping information has been permitted by the SBSM and related national security departments," Min said.
Restrictions on Internet mapping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to avoid disclosure of State secrets and block uncertified maps.
The screen grabs of Google Map.

The screen grabs of Google Map.
The SBSM introduced a regulation in May that required companies providing online map and location services in China to apply for approval.
To date, around 70 to 80 companies have applied and 31, including Nokia, Baidu, Alibaba, Sina and Tencent, have been granted licenses, Song Chaozhi,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BSM, told China Daily earlier.
But Google China has not officially submitted an application, he said.
Qualified online map service providers are required to keep servers that store map data inside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must have no record of information leakage in any form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launch of Map World will "decrease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ost" for providing commerci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regulate the Internet mapping market", Min said.
Map World users gave positive feedback after trying the service on Thursday.
One user in Beijing, surnamed Cui, told China Daily on Thursday that Map World can even locate the 7-Eleven, and Weiduomei, a well-known bakery, near her place of work.
Wang Xing contributed to this story.
国家地理信息平台开通
http://chinese.people.com.cn/GB/13020543.html
2010年10月2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吴晶晶)国家测绘局21日宣布,中国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www.tianditu.cn)正式开通。“天地图”网站装载了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以矢量、影像、三维3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漫游、能缩放。普通公众登录“天地图”网站,即可看到覆盖全球范围的1∶100万矢量数据和50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范围的1∶25万公众版地图数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15米和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天地图"网站开通运行改变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2日   来源:测绘局网站


10月21日,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天地图”开通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总参测绘局局长袁树友,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兼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梁建生,武警总部副参谋长周爱民等领导出席盛大的开通仪式,并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共同触摸启动球,正式开通“天地图”门户网站。徐德明发表重要讲话,周锡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测绘局在京党组成员出席了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由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主持。
“天地图”的建设是在徐绍史部长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进行的,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保密局、解放军保密办、总参二部、总参三部、武警总部、总参测绘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鼎力相助和积极配合。徐德明代表国家测绘局,向徐绍史部长,向关心和支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各部门、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与“天地图”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徐德明指出,地理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物联网、数字中国、智慧地球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统一、标准、权威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李克强副总理特别强调,基础地理信息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要求测绘部门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测绘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时作出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战略决策,并于2009年正式启动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着力打造一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打造中国自主的民族品牌。
徐德明表示,“天地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原则,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密切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不断创新运作机制,整合全国乃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地理信息服务的合力,确保建好、管好和用好。国家测绘局将继续把“天地图”作为构建数字中国、发展壮大产业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转变测绘发展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一项战略举措,着力打造一个数据覆盖全球、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优质高效的测绘知名品牌,打造成为互联网内容服务的中国自主品牌。
徐德明强调,“天地图”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推广使用“天地图”,将有效避免重复投入,减少“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有利于促进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在建设基于地理位置的政务信息系统或专题应用系统时,可充分利用“天地图”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和开发接口,整合、管理和发布本部门、本单位相关信息,避免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相关企业可利用“天地图”直接构建业务应用系统或进行增值开发,推出更多的社会化地理信息服务产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社会公众可通过“天地图”获得多尺度、多类型的地理信息,了解地理环境,规划旅游出行,制作个性地图,方便学习和生活。他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健全运行机制,丰富信息资源,提升保障能力,共同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发挥测绘工作更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锡生说,国家测绘局顺应时代发展,运用最新技术,整合现有资源,以自己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建成了具备提供全国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功能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这是中国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一个很大的成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难以估量的社会服务价值,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网络化地理信息应用如同雨后春笋,打开互联网,网络地图越来越多,但人们迫切希望用到的是权威的可靠的地理信息。国家测绘局组织建设的“天地图”正适应了这一需求。相信“天地图”开通后,必将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实现全国多尺度、多类型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在线服务,必将促进我国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国家的信息化进程。周锡生表示,新华网愿与“天地图”紧密结合,为受众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新闻和信息。新华网将为“天地图”做好积极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宣传配合,要把“天地图”链接到新华网上,让更多的网民知道“天地图”,使用“天地图”,共同把“天地图”发展得越来越大,做得越来越好!
“天地图”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行于互联网环境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统一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天地图”集成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以矢量、影像、三维三种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其中中国区域内的数据尤为详尽,超过了目前所有其他地图服务网站。数据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国家、省、市测绘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企业采用“分建共享,协同更新、在线集成”的方式生产和提供服务。“天地图”纵向上连通全国测绘系统和行业,横向上连结领导机关及相关部门,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建设汇集了测绘行业的技术力量,按照“政府组织、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原则,由国家测绘局组织领导,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建设,有效整合了来自国家测绘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平台建设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承载着广大测绘人愿望,凝聚了众多测绘人心血和智慧的“天地图”,完成了数据资源整合处理、服务系统建设、运行环境建设、集成与测试、相关部门会商及会签等工作,终于建成并开通运行了。
“天地图”汲取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理念,全部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构建了包括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二次开发接口在内的服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满足每天1000万个页面浏览访问的能力,是一个高起点、高科技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测绘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天地图”服务已在全国灾情地理信息系统中率先应用,实现了灾情专题数据与天地图地图服务的聚合与集成服务。随着天地图开发应用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将继续充实和丰富。不久的将来,天地图将成为数据全球覆盖、内容丰富翔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高速可靠、拥有自主产权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国品牌。
http://www.gov.cn/gzdt/2010-10/22/content_1728018.htm
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国家测绘局机关各司(室)及在京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了热烈而隆重的开通仪式,共同见证和庆祝“天地图”的建成和正式运行。与会人员观看了“天地图”宣传片,并饶有兴致地在线体验了“天地图”的功能和效果。
China launches own online map service
By Wang Qian (China Daily)
Updated: 2010-10-22 06:43 Comments(1) PrintMail  Large Medium Small
The screen grabs of Map World.

The screen grabs of Map World.
BEIJING - China has launched its official online mapping service, Map World, as Google Inc has yet to apply for a Web mapping license in the country.
The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BSM) officially unveiled the free online map service on Thursday.
The service will provide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data", said Xu Deming, director of the SBSM, at the launch ceremony.
Map World, the government-backed service, will "allow users to fly over mountains and plains around the world and search restaurants and traffic inform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free of charge", he said.
Users can enter Map World directly through www.tianditu.cn or www.chinaonmap.cn and search for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cross the world, without client installations like Google Earth.
The service features images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with a resolution of 500 meters but this is enhanced to 2.5 meters for the Chinese map and 0.6 meters for maps of more than 300 Chinese cities.
"It took about two years to prepare the service with all the satellite images taken from 2006 to 2010," Jiang Jie, director of the database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under the SBSM, told China Daily on Thursday.
But the technology and website construction are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Service providers have more than 80 virtual machines to support the operation with the ability to handle 10 million requests daily, while Google Earth has thousands of virtual machines, Jiang said.
"Our map service is expected to update the geological data about twice a year, but Google Earth can update its information every couple of minutes, through satellites," Jiang said.
"In the near future, Map World will grow to be a famous Chinese brand for online map services with proven reliability," Xu Deming said.
Regulations on updating data are still under discussion, Min Yire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BSM, said.
"All the mapping information has been permitted by the SBSM and related national security departments," Min said.
Restrictions on Internet mapping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to avoid disclosure of State secrets and block uncertified maps.
The screen grabs of Google Map.

The screen grabs of Google Map.
The SBSM introduced a regulation in May that required companies providing online map and location services in China to apply for approval.
To date, around 70 to 80 companies have applied and 31, including Nokia, Baidu, Alibaba, Sina and Tencent, have been granted licenses, Song Chaozhi,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BSM, told China Daily earlier.
But Google China has not officially submitted an application, he said.
Qualified online map service providers are required to keep servers that store map data inside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must have no record of information leakage in any form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launch of Map World will "decrease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ost" for providing commerci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regulate the Internet mapping market", Min said.
Map World users gave positive feedback after trying the service on Thursday.
One user in Beijing, surnamed Cui, told China Daily on Thursday that Map World can even locate the 7-Eleven, and Weiduomei, a well-known bakery, near her place of work.
Wang Xing contributed to this story.
国家地理信息平台开通
http://chinese.people.com.cn/GB/13020543.html
2010年10月2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吴晶晶)国家测绘局21日宣布,中国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www.tianditu.cn)正式开通。“天地图”网站装载了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以矢量、影像、三维3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漫游、能缩放。普通公众登录“天地图”网站,即可看到覆盖全球范围的1∶100万矢量数据和50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范围的1∶25万公众版地图数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15米和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天地图"网站开通运行改变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2日   来源:测绘局网站


10月21日,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天地图”开通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总参测绘局局长袁树友,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兼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梁建生,武警总部副参谋长周爱民等领导出席盛大的开通仪式,并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共同触摸启动球,正式开通“天地图”门户网站。徐德明发表重要讲话,周锡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测绘局在京党组成员出席了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由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主持。
“天地图”的建设是在徐绍史部长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进行的,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保密局、解放军保密办、总参二部、总参三部、武警总部、总参测绘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鼎力相助和积极配合。徐德明代表国家测绘局,向徐绍史部长,向关心和支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各部门、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与“天地图”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徐德明指出,地理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物联网、数字中国、智慧地球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统一、标准、权威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李克强副总理特别强调,基础地理信息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要求测绘部门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测绘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时作出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战略决策,并于2009年正式启动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着力打造一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打造中国自主的民族品牌。
徐德明表示,“天地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原则,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密切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不断创新运作机制,整合全国乃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地理信息服务的合力,确保建好、管好和用好。国家测绘局将继续把“天地图”作为构建数字中国、发展壮大产业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转变测绘发展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一项战略举措,着力打造一个数据覆盖全球、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优质高效的测绘知名品牌,打造成为互联网内容服务的中国自主品牌。
徐德明强调,“天地图”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推广使用“天地图”,将有效避免重复投入,减少“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有利于促进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在建设基于地理位置的政务信息系统或专题应用系统时,可充分利用“天地图”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和开发接口,整合、管理和发布本部门、本单位相关信息,避免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相关企业可利用“天地图”直接构建业务应用系统或进行增值开发,推出更多的社会化地理信息服务产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社会公众可通过“天地图”获得多尺度、多类型的地理信息,了解地理环境,规划旅游出行,制作个性地图,方便学习和生活。他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健全运行机制,丰富信息资源,提升保障能力,共同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发挥测绘工作更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锡生说,国家测绘局顺应时代发展,运用最新技术,整合现有资源,以自己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建成了具备提供全国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功能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这是中国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一个很大的成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难以估量的社会服务价值,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网络化地理信息应用如同雨后春笋,打开互联网,网络地图越来越多,但人们迫切希望用到的是权威的可靠的地理信息。国家测绘局组织建设的“天地图”正适应了这一需求。相信“天地图”开通后,必将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实现全国多尺度、多类型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在线服务,必将促进我国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国家的信息化进程。周锡生表示,新华网愿与“天地图”紧密结合,为受众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新闻和信息。新华网将为“天地图”做好积极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宣传配合,要把“天地图”链接到新华网上,让更多的网民知道“天地图”,使用“天地图”,共同把“天地图”发展得越来越大,做得越来越好!
“天地图”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行于互联网环境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统一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天地图”集成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以矢量、影像、三维三种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其中中国区域内的数据尤为详尽,超过了目前所有其他地图服务网站。数据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国家、省、市测绘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企业采用“分建共享,协同更新、在线集成”的方式生产和提供服务。“天地图”纵向上连通全国测绘系统和行业,横向上连结领导机关及相关部门,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建设汇集了测绘行业的技术力量,按照“政府组织、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原则,由国家测绘局组织领导,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建设,有效整合了来自国家测绘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平台建设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承载着广大测绘人愿望,凝聚了众多测绘人心血和智慧的“天地图”,完成了数据资源整合处理、服务系统建设、运行环境建设、集成与测试、相关部门会商及会签等工作,终于建成并开通运行了。
“天地图”汲取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理念,全部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构建了包括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二次开发接口在内的服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满足每天1000万个页面浏览访问的能力,是一个高起点、高科技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测绘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天地图”服务已在全国灾情地理信息系统中率先应用,实现了灾情专题数据与天地图地图服务的聚合与集成服务。随着天地图开发应用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将继续充实和丰富。不久的将来,天地图将成为数据全球覆盖、内容丰富翔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高速可靠、拥有自主产权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国品牌。
http://www.gov.cn/gzdt/2010-10/22/content_1728018.htm
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国家测绘局机关各司(室)及在京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了热烈而隆重的开通仪式,共同见证和庆祝“天地图”的建成和正式运行。与会人员观看了“天地图”宣传片,并饶有兴致地在线体验了“天地图”的功能和效果。
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就"天地图"系统答记者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2日   来源:测绘局网站

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www.tianditu.cn)21日正式开通。它是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在“天地图”开通之际,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就“天地图”建设背景、内容、特点、服务方式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国家测绘局为什么要组织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答: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政府管理决策、信息资源共享、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3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对测绘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09年5月颁布的《基础测绘条例》提出: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传统服务模式,由单一的提供地图、数据转变为在线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推进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摆在测绘部门面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2008年底,国家测绘局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做出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战略决策。
记者:什么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与平台是什么关系,有何意义?
答: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以分布式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以互联网、电子政务内外网为依托,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建成后,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一体化”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形成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分建共享、联动更新和协同服务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一站式”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全国“一张图、一个网、一个平台”的目标,实现从离线提供地图和数据到在线提供信息服务的根本性改变,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基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群体,平台分为涉密版、政务版和公众版,其中基于互联网的公众版平台就是“天地图”。“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的地理信息服务,使基础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众。
“天地图”是测绘部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它的运行将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地理信息的深入广泛应用,有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记者:“天地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谁?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任意登陆?
答:“天地图”以门户网站、服务接口两种形式提供服务。所有联入互联网的用户均可登陆“天地图”门户网站,进行地理信息浏览、查询、量算等。
企业、专业部门经过授权后,可利用“天地图”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将其嵌入已有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或利用“天地图”提供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搭建新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通过“天地图”的服务接口,能够大大降低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或网站的开发成本和周期,省去各部门自己处理并维护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承担底层服务的高昂成本。
记者:“天地图”装载了哪些地理信息资源?
答:“天地图”装载了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以矢量、影像、三维三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漫游、能缩放。“天地图”中我国范围内的数据尤为详尽,覆盖范围从宏观的中国全境到微观的县市乃至乡镇、村庄,数据内容包括不同详细程度的交通、水系、境界、政区、居民地、地名,不同分辨率的地表影像以及三维地形等。今后,随着应用与需求的不断深入,“天地图”将继续扩展数据类型、丰富数据内容,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记者:“天地图”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功能,如何为用户所用?
答:“天地图”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门户网站(www.tianditu.cn)是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的总入口、主节点,主要栏目包括地图浏览、省市直通、成果目录、专题服务、用户指南等。此外,“天地图”门户还通过“消息发布”来提供服务更新、增减信息,并提供了用户意见反馈渠道,以便及时获取用户意见,更好地改进。
“天地图”提供了10类标准地理信息服务接口和超过1000个丰富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专业部门、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利用服务接口和API调用“天地图”所有的地理信息资源,嵌入已有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或服务网站中,也可以快速搭建一个新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或服务网站。
目前,“天地图”服务已在全国灾情地理信息系统中率先应用,实现了灾情专题数据与“天地图”地图服务的聚合与集成服务。
“天地图”还有标注功能,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标注。
记者:“天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集成了海量地理信息资源。“天地图”采用了权威、标准、高清晰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的1:100万矢量地形数据、50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全国范围的1:25万公众版地图数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1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总数据量约30TB。所有数据都根据互联网地图使用需求进行处理,包括电子地图制图、地理实体构建、地名地址统一、影像拼接匀色、地图缓存切片、脱密处理等。处理后的电子地图总瓦片数近30亿,在线服务数据量近10TB。
二是可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可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门户网站具备地理信息数据二维、三维浏览,地名搜索定位,距离和面积量算,兴趣点标注,屏幕截图打印等功能,还可直接访问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相关专题地理信息服务网站以及全国20多个省级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服务接口可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调用“天地图”集成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并嵌入到用户已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或服务网站中,也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搭建新的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应用系统或服务网站。
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天地图”全部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构建了包括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与维护、在线服务、二次开发接口在内的服务系统,具备满足每天1000万页面浏览服务的能力。
记者:如何保证“天地图”数据及时更新?
答:“天地图”中的数据是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国家、省、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企业采用“分建共享,协同更新、在线集成”的方式生产和提供。我们将制定数据管理、更新、服务管理办法,遵循“谁提供,谁更新;谁拥有,谁更新”的原则。在突发事件或应急情况下,还会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与方式实现局部数据快速更新。
记者:如何解决地理信息数据的保密问题、在线服务的数据安全问题?
答:测绘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
为更好地解决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保密与应用之间的突出矛盾,国家测绘局组织进行了导航电子地图保密处理技术、地理信息要素细化分层、公开影像使用等的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了新形势下测绘成果保密与应用关系对策的研究;对有关商业网站发布影像数据和网上地图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和应对措施。这些举措形成的有关规定、方法或成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保密与应用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天地图”安全问题进行了会商,认为“天地图”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开通运行条件。此外,在线服务数据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等,来防止黑客攻击或恶意侵入。
记者:“天地图”与普通的商业地图网站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的开通是否会对现有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造成冲击?
答:“天地图”能够集成全国各级测绘部门和相关拥有地理信息资源的企业、专业部门的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基本地理底图)的基本服务,使各类进行专题信息服务的商业地图网站(如导航、餐饮、宾馆酒店)能够在这些公共地理信息基础上进行专题信息加载、增值服务功能开发,省去他们处理并维护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承担底层地理信息服务的高昂成本,避免基础地理信息重复采集以及维护更新造成的人员、资金与时间浪费,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开发商业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或网站的成本和周期。商业网站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网站运营与增值服务,而不是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维护。
因此,“天地图”的开通不但不会对现有地图网站造成冲击,而且会对其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记者:“天地图”是否收费?是否支持数据下载?
答:“天地图”门户网站免费向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天地图”的服务接口、API进行增值开发,需要得到“天地图”的授权。“天地图”暂不支持数据下载服务。
记者:“天地图”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将会增加哪些功能和服务?
答: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高度重视“天地图”建设和应用,徐绍史部长、徐德明局长多次指导视察、部署工作。国家测绘局将按照徐绍史部长、徐德明局长的要求,将“天地图”最终打造成为数据全球覆盖、内容丰富翔实、广受用户信赖、应用方便快捷、服务高速可靠、拥有自主产权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国品牌。“天地图”未来发展将以“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为总体原则,以市场化运营为手段,通过不断整合全国乃至全球各类地理信息资源,真正形成中国地理信息行业合力,切实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使测绘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天地图”开发应用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将继续丰富,特别是省、市测绘部门建设的“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成果,将以网络互联、服务聚合的形式纳入到“天地图”中,逐步以技术手段消除测绘分级管理造成的“信息孤岛”,从而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全面、更完整、更详细、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相关企业可以以“天地图”提供的公共地理信息服务为基础,增值开发与公众衣食住行相关的专题信息服务,如公交查询、导航、餐饮等,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翔实、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
“天地图”卫星图像确实来自国外卫星
2010年10月27日06:37南方都市报综合我要评论(0) http://tech.qq.com/a/20101027/000116.htm
字号:T|T
南都讯 国家测绘局昨日就有网友对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提出的有关质疑回答媒体提问。国家测绘局表示,“天地图”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在线服务软件产品方面,卫星影像数据是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使用了来自不同商业卫星的影像数据。
国家测绘局表示,“天地图”中我国范围内的数据源包括矢量数据、卫星影像数据,其中矢量数据是“天地图”数据资源的主体,来自国家测绘局、我国导航数据公司,包括全国省市、乡镇、村庄的交通、水系、居民地等;卫星影像数据主要来自国外商业卫星资源。
国家测绘局表示,“天地图”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在线服务软件产品方面。在数据方面,矢量数据属于我国自主产权,卫星影像数据是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使用了来自不同商业卫星的影像数据,今后将会逐渐用我国自己的卫星影像数据取代。这些商业卫星公司获取数据就是为了提供给各类用户使用的,事实上G oogle地图的部分影像也是从这些商业卫星购买的。现在有人说“天地图”使用了G oogle地图的卫星影像,这是一种误解。
国家测绘局表示,“天地图”会考虑开通“地图纠错”功能,充分发动互联网广大用户给“天地图”纠错,提高“天地图”数据的适时更新能力。
国家测绘局表示,“天地图”中装载的数据来自于测绘部门的公开版数据和企业商业数据,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其中包括对军事机密属性的处理。同时,还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对“天地图”的数据进行评估和会商。总体来说,“天地图”对涉密数据进行了处理,数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据国家测绘局介绍,“天地图”(测试版)自2010年10月21日开通,根据网络监控系统的统计,21日至24日合计访问人数是4,651,078,访问来自198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