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哲学在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0:05

绿色中华文章资料库

  • 进入论坛
  • 个人空间
  • 下载系统
  • 问题解答
  • 主页
  • 皈依伊斯兰
  • 了解伊斯兰
  • 伊斯兰研究
  • 图片浏览
  • 网友原创
  • 下载
  • 期刊
  • 在线留言

搜索

热门标签

  • 抚顺
  • 回族
  • 面纱
  • 女性
  • 阿拉伯
  • 穆斯林
  • 图片
  • 穆民
[学术资料] [宗教比较] [历史资料]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绿色中华文章资料库 > 伊斯兰研究 > [学术资料] >

伊斯兰哲学在中国

时间:2009-03-05 18:2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38次伊斯兰哲学在中国 www.xaislam.com2006-8-22 郑文泉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硕士 摘 要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中国的汉语伊斯兰哲学:针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论点,即(一)只是很零散的列举所谓「汉语伊斯兰哲学」的若干论点,(二)并且认为这些论点体现了「伊斯兰中国化」 伊斯兰哲学在中国
www.xaislam.com  2006-8-22  


郑 文 泉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硕士
 
摘  要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中国的汉语伊斯兰哲学:针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论点,即 (一) 只是很零散的列举所谓「汉语伊斯兰哲学」的若干论点, (二) 并且认为这些论点体现了「伊斯兰中国化」的内涵, (三) 因而强调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等三项,进行反证: (一) 汉语伊斯兰哲学已经达到「系统」(system) 的层次,而不是仅供列举的哲学「残篇」而已, (二) 这个「 系统」的内涵本身是伊斯兰的,而且哲学层次的「中国化」尚未到来, (三) 这种哲学就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流行思潮的「汉译」结果,是「伊斯兰哲学在中国」、而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什么哲学等三项,初步厘清了它是阿拉比学派的苏非主义的哲学本质。
关键名词:中国、伊斯兰、苏非主义、阿拉比学派、哲学。

§1 关于汉语穆斯林哲学的「导论」
  对汉语学术界而言,中国 (即「支那」的汉语意义) 具有汉语的穆斯林哲学,殆无疑义,这点从目前为数仍然不是很多的有关文献就可以证明。不过,对作为学院论文的本篇而言,我将秉持「证实了的真信念」 (justified true be-lief) 的标准参考这些文献:对丝毫没有证明工作的文献,原则上不引用、1对有证明郄无法肯定真的信念的文献,有条件的 (即仅在相关论述的部分) 引用、2 对符合这个标准的文献,则原则上必然参考。3 换一句话,我将根据这个标准响应目前既有的文献 (论点) 以进行有关汉语穆斯林哲学的讨论。4 对我而言,对于「汉语穆斯林哲学」的研究,目前郄存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个研究, (一)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类似罗万寿的〈试析中国伊斯兰教哲学的「真一」论〉工作,将这些「汉语穆斯林哲学」的原始材料「什么说」整理出来、(二) 其次,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第二序研究,即分析这些哲学根据的来源及其引证的有效性,诸如冯今源的〈试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与渗透〉、金宜久的〈苏非派与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等文章,探讨这些材料根据哪些「汉语哲学」和「穆斯林哲学」而「如何说」一套汉语的穆斯林哲学、(三) 最后,根据上述来源及其研究判断这些材料「其实说」怎样的哲学,即对「汉语穆斯林哲学」进行一个本质的把握 (很遗憾的,目前仍然没有发现这类文章) 。5 按照这点,就目前的文献而言,我可以 (下文也将进一步的证明) 如此说:有关汉语穆斯林哲学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本质的把握」的认识层次。
  就本篇作为一篇「汉语的穆斯林哲学」的「导论」而言,我希望可以对这些层次的问题进行不同性质的说明。6 这也是说,这篇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即 (一) 汉语的穆斯林哲学、(二) 在「伊斯兰中国化」与「中国伊斯兰化」之间、和 (三) 伊斯兰哲学在中国,以充分讨论「汉语的穆斯林哲学」的问题。换一句话,这篇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企图说服读者:「汉语穆斯林哲学」其实是「伊斯兰哲学在中国」的汉语化论述结果。
§2 汉语的穆斯林哲学
  一般而言,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汉语穆斯林译着,即主要是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四位的译着,构成了现代学者研究所谓的「汉语穆斯林哲学」的原始材料。不过,就我所涉猎的文献而言,这些学者对「汉语穆斯林哲学」的内容勾勒尽管不全然相同,但勾勒的方法郄一样的,即都是列举法。归纳而言,这些学者所谓的「汉语穆斯林哲学」,不外是一条一条的列举这些内容: (一) 关于阿拉的本体论 (真一说、阿拉的属性) 和宇宙论 (宇宙发生论、人性论)、(二) 认识论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主学的认识论、人主合一神秘主义的认识论)、(三) 伦理学 (二元忠诚、五伦与五功结合的伦理、两世吉庆、孝道) 等三类。7 这也是说,对有关的学者而言,阿拉的本体论与宇宙论、认识论、伦理学就构成了「汉语穆斯林哲学」的内容。换一句话,目前的这种研究法,「似乎」预设了这些原始材料不过是一堆可以透过一条一条的方式列举出来的哲学内容而已。(责任编辑:)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分隔线----------------------------
  • 上一篇:论可以向非穆斯林说塞拉姆
  • 下一篇:试论人的宗教信仰本能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推荐内容
  • 热烈祝贺绿色中华拂晓社区开通

    近日,绿色中华网站为越来越多的新穆斯林开辟讨论专版,专版命名为拂晓社区。拂晓不仅...

  • 张承迁现象的思考(之一,之二)

    作者:公佐...

热点内容
  • 张承迁现象的思考(之一,之二)
  •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从双重真理
  • 死亡与生命
  • 中国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
  • 觉醒吧,中国穆斯林!
  • 伊斯兰教法
  • 全面理解和实践《古兰经》所论述
  • 怎样向非穆斯林展现伊斯兰?
  • 从土耳其的经验看伊斯兰式的和平
  • 天堂之门
  • 皈依之路
  • 心灵触动
  • 最新皈依
  • 信仰
  • 功修
  • 疑问解答
  • [学术资料]
  • [宗教比较]
  • [历史资料]
    • 散文随笔
    • 精华文章
    • 诗词歌赋
    • 教义信仰
    • 经典训诲
    • 思想著作
    • 历史学术
    • 文学作品
    • 教外参考
    • 多媒体
    • 常用软件
    • 网络期刊
    • 第一期
    • 第十九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一期
    • 第十期
    • 第九期
    • 第八期
    • 第六期
    • 第五期
    • 第四期
    • 第三期
    • 第二期
    • 第七期

    Powered by DedeCMSV55_GBK © 2004-2009 DesDev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