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广汇“封报”事件砌起了“三重门”(东方早报 2009-4-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0:00:29
广汇“封报”事件砌起了“三重门”
2009-4-21 1:55:47

到19日为止,新疆乌鲁木齐73个小区1.4万订户已经4天没有收到《都市消费晨报》了。原来,该报被地产开发商广汇集团封杀,报纸不能进开发商旗下任何楼盘。小区物管告示“限制投递员在本小区投递报纸”,理由或是称在该报报箱中发现邪教宣传品,或是称该报不能正确反映路线方针政策,要求业主转订其他报纸。(4月20日《南方都市报》)
一家开发商封杀一份经合法批准的报纸进入小区,这样的事足以让所有人惊奇:从未听说过如此雷人的事,或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不过,根据我的分析,此次“封报”事件起码在三方面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第一,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屈辱的一页。自从有了报纸以来,它就以代表公共舆论自居,而新闻记者也就成了无冕之王。在我们建设民主政治的今天,舆论监督则更加得到社会的推崇。从理论上说,报纸的生存权取决于两方面,对上取决于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对下取决于广大读者的信任。现在却被一个企业封杀,这是《都市消费晨报》做梦也想不到的,就是全国所有媒体、人民一齐做梦,也想不到世界上会发生如此奇事。而该报被封杀的原因,据说是因为该报用了大版面的报道《广汇集团上百人强拆民宅 屋主阻拦反遭暴打》,揭露了广汇各物业强制违规收取水电押金的事情,于是遭此下场。
第二,这是中国建筑(开发)史上猖狂的一页。可以说,我们见过开发商的无耻,也见过他们的“野蛮拆迁”,这些都不奇怪。因为一家报纸对自己进行了舆论监督,即使这些监督或许并不正确,但是粗暴封杀这家报纸,并且编造出“该报不能正确反映路线方针政策”的谎言,无疑是武断的行为。如此猖狂的开发商,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如果他们的封杀最终胜利了,将为全国的开发商提供一个负面的样本。如果发展下去,开发商就要成为超越法律和政府之上的势力。就在全世界来说,把资本的威力膨胀到如此地步,或许也要刷新世界建筑(开发)史的。
第三,这是中国法治史上悲哀的一页。晨报的信箱是晨报的财产,开发商有什么权力拆毁?看什么报纸是公民的选择权,开发商有什么权力规定?报纸内容是否正确,难道只凭开发商一句话?即使报纸的舆论监督失实,也只应该通过合法渠道交涉,谁给你封杀报纸的权力?作出这一决定,只能说明某些企业集团的强势逻辑。正如晨报表示的,一家企业利用自己的物质资源来堵塞舆论钳制媒体,公然蛮横地阻止晨报的正常合法发行,它不仅侵害了晨报和读者的权益,更是对社会法理秩序的蔑视。难道广汇集团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有政府,有法律法规,有人民群众的正义感,某个企业集团岂能颠倒乾坤?我们拭目以待。
江苏东台 殷国安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164817.shtml
殷国安:广汇“封报”事件砌起了“三重门”(东方早报 2009-4-21) 宋桂芳:回应“假茅台事件”,智商很重要(东方早报 2009-4-16) 赵元元:“官员安置房”事件必然发生(东方早报 2009-4-16) 东方早报 2009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高发 东方早报 2009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高发 鄢烈山:中国大学的民主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东方早报 2009-4-5) 东方早报:“华南虎事件”见证网民力量 薛涌:豪华墓地昭示了什么样的传统(东方早报 2009-4-9) 五岳散人:习水普法教育已经“丧尽天良”了(东方早报 2009-4-10) 郭宇宽:收废品这点小利,政府就别争了吧(东方早报 2009-4-16) 朝鲜或4月起允许平壤居民用手机(东方早报 2008-2-19) 司徒望:警惕“躲猫猫”事件调查中的民粹倾向(东方早报 2009-2-22) 韩福东:石首事件,法律善后是否已无可能?(东方早报 2009-8-7) 熊丙奇:诺奖保密制度与院士名单泄密事件(东方早报 2009-12-14) 熊丙奇:诺奖保密制度与院士名单泄密事件(东方早报 2009-12-14)n 李华芳:美联储“印钞救市”的是是非非(东方早报 2009-3-21) 石剑峰: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东方早报 2009-5-4) 东方早报 盛大林:“腐烂的肺”难道伤害民族感情了?(东方早报 2009-1-6) 杨耕身:公众怎么成了假钞唯一受害者(东方早报 2009-1-12) 五岳散人:谢亚龙怎么就高升了(东方早报 2009-1-18) 曹林:拒住豪华酒店的委员顶住了多少压力(东方早报 2009-2-24) 童大焕:这么算职工工资掩盖了收入真相(东方早报 2009-3-27) 五岳散人:地震遗址博物馆建成了罗生门(东方早报 200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