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锋:温州购房门最早曝光帖的死与生(南方都市报 2009-4-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5:20:42

温州购房门最早曝光帖的死与生
原帖3月23日上网当天即被删除,导致事件拖延两周后才被其他帖子引爆;昨天该帖突然复活

日期:[2009年4月17日]  版次:[AA48]  版名:[网眼]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   帖子被恢复后仅两个小时,访问量就从153上升到4066,回复量从0上升到56。

  被删除24天后,最早曝光温州官员购买安置房事件(购房门)的帖子,《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忽然“复活”,重新出现在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

  温州购房门原本3月23日就可以被这个帖子曝光,为什么它在引起任何反响前、在还没有一个网友回帖前就被删除?以至于事件拖延到两周后发到其他网站的帖子出现才真正引爆?———这是事件中很多网友都不能理解、都在追问的问题。昨天,本报记者追索到了这个帖子的“前世今生”。

  网帖踢爆的温州官员“购房门”当地还在调查处理中,据《21世纪经济报道》昨日消息,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一名相关官员已被温州市纪委隔离审查。而在以温州论坛为代表的网络上,网友们还在继续讨论这一事件,不断有新的线索和消息传出。

  昨天,最早曝光“购房门”但被第一时间删除的帖子突然复活,这个帖子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活”的?

  曝光帖哪儿去了?

  4月8日,本报最早报道温州购房门时,提到了虽然消息来源是凯迪论坛7日的帖子,但记者搜索发现最早3月23日就有帖子出现在了天涯论坛,当时的题目叫《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帖子很快就被删除,当时该帖还没有一个跟帖。发帖者“kekemingtian”的ID也显示“用户不存在或注销”。

  事件引爆后,很多网友都对这个本来可以“立功”的帖子的死亡提出了质疑。4月9日,新华社报道称,“温州市委领导表示,网民公开清单,这有力地促进了温州市高度重视加快查处此事。”也就是说,温州市对网民曝光官员购房名单是认可的。这让部分网友继续追问,如果温州市赞赏网帖,那么是谁删了最早的帖子呢?

  有网友发帖分析,认为“有人在利用职务便利极力控制曝料帖的扩散,但又没有启动正当的反不良信息操作规程”,“名不正言不顺”,导致后来在网易、凯迪等网站上的信息无法清除,最终导致事件爆发。

  也有网友认为不能理解,因为帖子被删得太快,还完全没传开、没成为热点、没有几个人关注、没有一个回帖———就被删了。有网友提出很难想象相关部门、个人能这么快注意到这个帖子并走完正规的程序,要求天涯站方删帖。

  并非天涯站方删帖

  16日晚,南都记者致电天涯社区一位内部人士,该人士查证后表示,帖子确实被删了,不是发帖者本人删的,“但也不是我们天涯删的”。同时,发帖者kekemingtian的ID被注销,也不是天涯站方所为。

  “在天涯社区,天涯杂谈板块实行的是先审后发制度,既然当时帖子曾经发出,就说明天涯已经认可了该帖可以发布。”该人士解释称。

  据相关领域专家分析,如果帖子是引起网络关注后被删除的,那就很有可能是相关部门通过正常的程序反映帖子失实,要求网站删帖。而该帖刚发出不久还毫无影响时即被删除,这说明删帖与温州方面有关的可能性极小。

  专家分析,如果天涯方面的回应属实,那么删帖者虽与此次事件无关,也不是天涯员工,但拥有在天涯删帖的权限。

  后来购房门曝光后,相关的帖子在天涯没有再出现被删的情况,热帖不断。但原发帖却一直没有音信。

  帖子复活网友热捧

  就在本报记者昨晚采访后不久,那个帖子复活了———被删除24天后,重新出现在天涯杂谈。从3月23日首发,但短时间内被删除,再到昨天恢复,这篇题为《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附表)》网帖度过了一段“死而复生”颇具戏剧性的经历。

  天涯该人士表示,接受本报采访后,天涯注意到这个帖子被人删除的问题,天涯认为帖子并无问题,事件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决定将其重新放出。

  记者注意到,由于“删帖及时”,这个帖子的传播范围很小。到被恢复时的点击数也仅有153人次,看似丝毫没能引起网民的注意。但它一活过来就火了起来。

  这个3月23日发出又旋即消失的帖子,昨晚一出现在天涯杂谈,就引起网友热烈围观,banux回帖说:“这是原版的安置门帖子?楼主是深喉?这帖子解封了?神奇呀!前排坐。”shipbiz写道:“顶到斑竹无地自容”。

  与此同时,此前显示“用户不存在或注销”的帖主kekemingtian的注册信息也得以恢复。其资料显示,“kekemingtian”来自杭州,博士学历,自由职业,发帖数为2.记者注意到,帖主的注册日期即发帖当天,于3月23日下午4时1分发表“解读帖”后,于4时30分最后一次上线。事实上,她所发布的两个帖子内容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另一篇帖子的标题缺少“附表”的标注。

  记者未能联系到帖主。

  本报记者 张东锋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17/content_763964.htm     
张东锋:温州购房门最早曝光帖的死与生(南方都市报 2009-4-17) 温州官员“购房门”:政府主导拆迁模式下的蛋?(南方都市报 2009-4-15) 温州承认购房官员名单属实(南方都市报 2009-4-10) 温州官员“购房门”低价购房者拒绝补差价(南方都市报 2009-6-12) 温州购房门 购房者软了(南方都市报 2009-6-30) 温州官员购房享受拆迁户待遇 领导全都“躲猫猫”(南方都市报 2009-4-11) 温州“购房门”疑云重重(南方都市报 2010-3-18) 景凯旋:“购房门”事件所折射的不公(南方都市报 2009-4-21) 张东锋:网帖曝温州购安置房官员名单(南方都市报 2009-4-8) 温州“购房门”干部补差价(新京报 2009-5-23) 曾颖:温州“购房门”不应该是糊涂案(新京报 2009-6-12) 杨禹:温州“购房门”远未到关上之时(新京报 2009-7-2) 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查处“干部内部购房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9-4-14) 温州官员内部购房名单及楼盘曝光 一副市长"上榜"(名单) | 大中华地产 晋君:温州购房门事件谁能一手遮天 温州"购房门"事件再起 波澜:谁也不愿补差价 温州“购房门”3名责任人获刑 马红漫:切莫放任恐慌性购房行为蔓延(南方都市报 2009-11-17) 叶檀:谁来保护购房者权益(南方都市报 2009-7-4) 温州今将开发布会回应“官员购安置房”事件(南方都市报 2009-4-9) 社论:温州官员染指安置房 权力伤害民生民心(南方都市报 2009-4-11) 温州原工商局长否认参股房产公司(南方都市报 2009-4-14) 温州一官员被双规 家中搜出数十张房产证(南方都市报 2009-4-16) 生与死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