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岩:“躲猫猫”井喷缘于公众知情权受阻(中国青年报 2009-2-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1:12
    “躲猫猫”火了,一夜间风靡互联网:“珍爱生命,不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中国武林三大顶尖绝学”……“躲猫猫”大红大紫,除网友相传遍地开花外,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标志,谷歌热词榜“上升最快的关键词”栏中,它已位列第一,并且搜索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如果你不明就里,就像此前初见“俯卧撑”走红一样,也会满头雾水,甚至会觉得好玩。可是,引发“躲猫猫”走红的事件却一点也不好玩——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2月8日在看守所内受伤,被送进医院,2月12日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当地警方称其受伤原因是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在墙上。(《现代快报》2月17日)

    好一个“躲猫猫”致死!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公众当然无法否定警方对李乔明之死所作的解释,谁也不敢否认事情总有偶然性。但与此同时,在常识面前,公众又很难接受一个健壮青年的非正常死亡竟缘于游戏的说法。当然,即便怀疑这种解释是“无厘头”式的谎言,但除非李乔明复活作证,公众也只能怀疑而无力去推翻这个结论。

    面对这样一则奇闻,在证实和证伪同样困难的情况下,在公众心存怀疑又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知真相的情况下,“躲猫猫”的井喷就是一种必然。在公众的表达和传播过程中,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而是作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猜测、质疑、嘲讽、愤懑、同情、失望……也许每个接触到它的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网友仍乐于接力,说明它唤醒了公众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公众渴望获知事件真相的心情是共同的。

    李乔明是否死于玩“躲猫猫”撞墙?在真相被获知以前,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更倾向于常识而非警方一面之词的看法。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心里的真相进行加工和表达。“躲猫猫”的风行就是这种加工、表达的特殊表现,其背后有汹涌澎湃却无处表达的民意积聚为支撑。那么,该如何澄清“躲猫猫”井喷带来的对警方的质疑?必须有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第三方介入,彻查真相并公布于众,除此别无他途。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2/18/content_2545371.htm   

赵登岩:“躲猫猫”井喷缘于公众知情权受阻(中国青年报 2009-2-18) “躲猫猫”事件折射中国日益重视公众知情权 网民参与“躲猫猫”事件调查——真相不能“躲猫猫”(中国青年报 2009-2-21) 张鸣:“躲猫猫”背后的诚信危机(中国青年报 2009-2-24) “躲猫猫”李荞明系看守所内“牢头狱霸”殴打致死(中国青年报 2009-2-28) “躲猫猫”案件暴露看守所管理突出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9-2-28) 张鸣:“躲猫猫”背后的诚信危机(中国青年报 2009-2-24) 法院怎能给公众知情权划定“禁区”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必要的知情权 任东来:公众知情权关乎社会福祉 练洪洋:全运会投入井喷令人忧(中国青年报 2009-10-22) 希拉里受宠 缘于公众怀念新经济 网络时代?政府如何不跟公众“躲猫猫”? 张文凌:中国烟盒包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中国青年报 2009-3-16) 知情权不是恩赐(中国青年报 2005-12-7) 陶短房:警察不护短 公众才能少质疑(中国青年报 2009-2-3) 陶短房:警察不护短 公众才能少质疑(中国青年报 2009-2-3) 公众有了灾难知情权(2005-10-27 南方日报) 五角大楼文件案:公众知情权关乎社会福祉 对许宗衡的沉默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 公众有了灾难知情权(2005-10-27 南方日报) 五角大楼文件案:公众知情权关乎社会福祉-搜狐新闻 新华网:抵制舆论监督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挑战 胡印斌:官员腐败缘于缺乏监督而非不拘小节(中国青年报 200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