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中国网民挑战BBC:“你们客观公正吗?”(南方周末 2008-10-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6 22:34:53
中国网民挑战BBC:“你们客观公正吗?”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李梁 2008-10-15 22:49:36 来源:南方周末
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平台上,围绕中国,论战展开
中国经济在全球影响力增加的背景下,崛起的中国和西方,双方如何重新适应,既是问题也是难题。

8月12日,外国记者在王府井大街制作奥运节目。 CFP/图
随着奥运会而与中国大陆网民“亲密接触”不久,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站(BBC中文网),就遇到了挑战。
8月29日,BBC中文网收到一位署名“李先生”的网民来信,来信的矛头直指BBC所代表的“西方媒体”,作者指责它们没有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李先生以挑战的姿态问道:标榜客观公正的BBC,敢不敢一字不删地发表?
BBC接受了挑战,把这篇文章先广播,再发表在网络上,而一场“西方媒体是否客观报道中国”的激烈争论就此展开,从9月初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
这场发生在国际网络平台的争论,慷慨激昂的参加者颇具有国际化色彩,有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偏远小镇,还有的来自新西兰的奥克兰、英国伦敦、加拿大蒙特利尔、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
“我们接受挑战,正如同我们致力于客观公正”
“你怎能奢望中国在改革开放仅30年后,就能实现政治民主化?”
这场争论发生在BBC“中国丛谈”栏目。BBC中文网时事新闻主编吴玉雯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中国丛谈”主要发表对中国事务的评论。署名为“李先生”的这封信原文2500多字,BBC发表作了删节,但保留了他的原意。“李先生”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西方媒体真的客观公正吗?”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否定结论。“李先生”说: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读大学,曾在东欧生活,回国工作后也经常出国。他自称曾是一个亲西方、又满怀极度爱国热情的青年,认为只有全盘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是中国的惟一出路,认为以CNN和VOA(美国之音)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是他最相信的媒体,而中国媒体只代表谎言和宣传。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李先生”对西方媒体的看法“彻底改变”。香港要回归,西方媒体却在唱衰,甚至刊发文章《香港之死》;1998年中国遭遇洪水灾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却是“尸横遍野”。
“李先生”认为,“西方媒体根本不了解中国,也根本不愿意了解中国”,它们对中国有两个明显的误解,一是认为中国政府是专制、集权政府,不得人心;二是它们没有注意到,现在真正代表中国民间声音和左右社会舆论的,是过去30年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层和知识精英,而他们基本上是拥护中国政府的。
“李先生”分析,西方媒体不了解中国形成现在的政治制度的历史原因和东方文化背景。因为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所受的屈辱,中国政府必然有很浓的民族主义色彩,不可能是西方的同盟军。而东方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舍小家,顾大家”。
“13亿人口的中国有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你怎能奢望她在改革开放仅30年后,就能实现政治民主化?”“李先生”在文章里质问。
在他看来,西方媒体像是为了民主而民主,哪管民主自由之后,中国会成为什么样;甚至可能隐藏假民主自由,行分化、弱化中国之实的目的。
作为对挑战的回应,BBC发表了这篇文章。文后面的“编者按”写道:“我们愿意接受挑战,正如同我们致力于客观公正一样。”
“我们也没有试图平衡观点”
“批评西方,首先要搞清楚西方媒体在说什么,不要没搞清楚西方媒体批评的对象就以为是在骂中国。”
“李先生”的文章和BBC的编者按之后,热烈回应接踵而来。“常青”非常赞同“李先生”的观点,他常浏览BBC中文网,但难找到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很郁闷”。“真的,我一点都不喜欢BBC……BBC有权利这么做么?”
许多回应者提及今年的西藏骚乱,这一事件当时被有些西方媒体称为“示威游行”,在巴黎等城市奥运火炬遭到抢夺,西方媒体又称之为“民主的表达”。一些网民因此对西方媒体失望极了,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总结为:“逢中必反”。
有网民劝BBC“悔改”:“我宁愿相信BBC不是恶意歪曲中国的。可能真的你们需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前对中国所做的是不是真的正确。”
论坛上,有顶帖的,也有拍砖的。“李先生”的反对者认为,西方媒体对他们本国政府的指责更甚,这说明“李先生”从小到大习惯于听到一个声音,不适应言论自由。
有网民指出,西方社会是多元化的,有多种声音很正常;也有网民说,西方媒体对政府的报道习惯以批评为主,不管是本国政府还是外国政府。“李先生”还被认为是以偏概全,拿少数错误批评西方媒体整体。也有网民认为,“李先生”言论的背后,是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第三类观点是相对中性的评论。“沉思者”提出,批评西方,首先要搞清楚西方媒体在说什么,不要没搞清楚西方媒体批评的对象就以为是在骂中国。
另一网民问“李先生”:BBC的报道是不是真实的?人民有没有获得信息(含负面、悲剧)的权利?
“李先生”一封信引发的讨论迅速成为BBC中文网上最受欢迎的论坛之一。吴玉雯在10月3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这个论坛开放以来,BBC收到了2300多篇评论,删除了其中的400多条,因为这些评论“有的出言不逊,侮辱他人,有的同讨论根本无关”。
她强调,“我们也没有试图平衡观点,你可以看到,登出来的很多评论同意‘李先生’的观点,但是也有很多反对意见。”
“你为什么专门写那些东西呢”
“西方媒体可以既赞扬中国的成就,也指出中国的不足,这在西方是通常的做法。”
谈到“李先生”所代表的一些中国人的观点,吴玉雯认为很多中国人并不完全了解西方如何报道中国,除非他们能看到原文;很多中国人所了解的信息往往是通过中国官方媒体转述而来。“我经常浏览中国官方媒体有关西方报道中国的消息或评论,通常是两种情况,一是外国媒体如何赞扬中国的成就,一种是外国媒体如何攻击中国,充满偏见。”
吴称,“中国官方媒体很少报道的一种情况是,西方媒体可以既赞扬中国的成就,也指出中国的不足,这在西方是通常的做法。”
吴玉雯并不对“李先生”的观点感到奇怪——中国网民过去很少浏览一些西方媒体网站,奥运前后,看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很可能非常不习惯;加上在西藏等问题上,西方媒体报道中又出现过事实错误,所以大陆民众产生反感。
日本共同社北京总局记者盐泽英一介绍说,在西方国家,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监督与批评,在日本,很少见到媒体主动去表扬政府。
中国官方和民间,长期以来更习惯的是正面宣传报道。盐泽英一在2006年去宁夏报道贫困导致农村儿童失学。他的一位中国退休外交官朋友看了文章后感到不理解:中国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许多努力,你为什么不关注,而专门写那些东西呢?
西方媒体有偏见?“有一点道理”
总部编辑认为在奥运期间,“游行”是最大的故事,但是驻北京的记者却完全不这么看。
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Josh认为,中国人抱怨西方媒体有偏见,“有一点道理”——西方记者在西方长大,自然会认为西方民主制度是最好的,在潜意识中会对中国的制度有所不满。“最大的问题是西方媒体总部的编辑。许多人长年在本国生活,只来过中国一两次。于是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驻华记者写了一个报道,可能立场较公平,但编辑却不同意。”Josh说。
一个新近的例子是,西方一家著名媒体驻华分社的社长,在奥运会期间经常和总部的编辑发生激烈争吵。总部编辑认为在奥运期间,“游行”是最大的故事,但是驻北京的记者却完全不这么看。
但Josh介绍说,由于各种原因,西方驻华记者对于信息的采集上有可能出现错误,他并不认为这是职业操守的问题。“他们不会为骂中国而故意犯错误”。
中国媒体人刘小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西方驻华记者对中国了解有限,西方媒体对华报道存在不实之处,总体上而言,原因更多出于不了解,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不算有意为之。他补充说,“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民众对中国自己的国情民意能有更多可信的获知渠道,以及更多元的观察角度,那么中国民众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也许就会少些不了解而多些思考。”
“大国总是容易受到更多的批评和关注”
“大国挨骂很正常。因为它影响力大,需要负更多的责任。”
作为日本记者,盐泽对这次中国人的愤怒并未指向日本媒体感到高兴。他把这种民族主义情绪视为新时代中国人对中西新关系的反应。
“这是大国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盐泽英一认为,日本、韩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都经历过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现在轮到中国了。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驻华记者叶鹏飞看来,自从日本前首相小泉下台后,中日官方关系缓和,缺乏出口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今年找到了“替代品”,西方媒体的少数失实报道,使它们成为中国民众发泄不满情绪的绝好标靶。
中国人民族情绪的变化,正好和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焦虑碰撞在一起。德国“国际记者”亚太项目的负责人Martina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西方(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一场短暂的蜜月期后,迅速被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所代替。
叶鹏飞注意到,这之间的一个细微的过渡:在2007年前后,中国大陆的网络论坛上,一些孔子出自韩国之类的假新闻先后出现,迎合的是网民对韩国的情绪化攻击。
在中国生活了6年的盐泽英一认为,中国人应该理性看待西方批评,“大国挨骂很正常。因为它影响力大,需要负更多的责任。小国想受到更多的关注也不容易。”
有网民在评论中说道,争论只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相互“妖魔化”是不足取的,从来就没有什么牛鬼蛇神。
http://www.infzm.com/content/18529
北京日报社长梅宁华:报纸没有观点就没有生命力
本刊记者 张姝
2008年09月17日17:27  来源:《传媒》
一面是此前担任过八年北京市文物局局长的经历,执掌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后,稳健、持重的刻板印象让人自然而然地难以将他与激情四射的报业改革派相联系;一面是前一阵网上沸沸扬扬的“北日”、“北晚” VS“南周”、“南都”关于办报理念的南北报系论战中,《北京晚报》上一篇言辞犀利的《造谣自由的南都长平》上的署名——“文峰”,让人产生无限猜测。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梅宁华,一时之间扑朔迷离。
要当积极“建设者” 不做消极“裁判员”
4月3日,就职于《南方都市报》的长平发表了题为《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的评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多方舆论力量的对立,各个论坛剑拔弩张。4月11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署名为“文峰” 的文章《造谣自由的南都长平》,批评了长平所谓“言论自由”等观点,由此论战开始围绕“北晚文峰”和“南都长平”双方的观点升级为办报理念之争。
“没错,‘文峰’就是我!”梅宁华声如洪钟,“这没什么好隐讳的。”当时,长平所写的文章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好奇之下,他找来原文一读之后,一挥而就写出反驳的稿子。交给编辑部的时候,编辑们有点担心:“会不会说得太厉害了?”他大手一挥:“发!怕什么?报纸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参与论战并非本意,梅宁华只是坚持认为办报绝对不能摆错自身的立场,更不能唯西方的新闻理念是从。西方的新闻理念只是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产物,绝对代表不了新闻的基本准则。所谓“客观、公正”的背后,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国情迥异,“我们报人理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应该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来,怎么能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架式,当起消极的‘裁判员’来?当然,更不能充当破坏者的角色!”说到这里,梅宁华的语调愈发高亢,那两道格外浓密的眉毛高高地扬起来。
且不论这场论战孰是孰非,身为京城报业集团老总的梅宁华能身先士卒,以一个报人最本能的反应,拿起笔,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对报人、对报业身份的认识,不可谓不难得。正所谓“真理不辩不明”,通过这样公开而平等的对话,相信报人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将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理性的担当。
奥运大战印证媒体格局
采访之时,正逢北京奥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媒体的“奥运大战”也打得酣畅淋漓。我提起此前曾有不少人预测纸媒将大败于风头日健的新媒体,梅宁华认为恰恰相反。
当然,首先不得不承认,京报集团独家主办史上首份中文版奥运会官方会刊的举动实在英明,早早地拔了个头筹,不仅被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还创下日销28万份的佳绩,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从盈利来说,都所获颇丰,可谓是一石数鸟。展示完精致的会刊后,梅宁华强调说畅销的还不仅仅是会刊,集团旗下的各份报纸都各显神通,发行节节攀升。《北京晚报》每天销量为75万份,“这还是我主动降了10万的成绩,纸价涨得太快了,没办法”,梅宁华摇摇头,补充道。
据他观察,这次“奥运大战”中最大的赢家毋庸置疑是电视,而报刊等纸媒则紧随其后,然后才是网络。虽然无法与带来身临其境感受的电视直播相比,但是他认为奥运会除了赛事的扣人心弦之外,更动人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而纸媒在阐释这种主题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浓缩的精华和权威的言论足以PK网络上纷繁杂乱的海量信息。同时,他个人好好体验了一把用手机电视看奥运直播,无论是散步、乘车,还是会议间隙,他想看就看,携带方便、信号稳定,十分过瘾。所以,他觉得很有可能手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新的媒体形式将借奥运东风出头,从此谋得一席之地。
“其实,奥运传播再次印证了我此前对传媒格局的判断,电视仍然是第一传播方式,拥有最多的受众,而纸媒再次显示出深度报道的实力和市场潜力,网络等新媒体也拥有自身的地位”,梅宁华总结道。“网络包打天下的神话已经破灭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媒体。媒体的传播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受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媒体各自擅长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不存在谁颠覆谁的问题”,梅宁华强调,“通过奥运传播,我们完全可以冷静下来,对传媒未来的走向看得更加清楚,不要被所谓的‘网络主导论’冲昏了头脑。”
(本文来源:新华网 )
http://news.163.com/08/0919/11/4M6V4S0K00012QEA_2.html
http://www.bullog.cn/blogs/changping/archives/196103.aspx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9/19/content_10078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