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 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32:31
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 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各地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综述

  ■本报记者 李小伟

  “递物时,双手呈,接稳后,手再松,接物时,双手迎,接过后,把礼行。”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小学远洋分校师生的一节礼仪教育课——《递接物品有讲究》,通过多种生活情景再现,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递接物品的基本礼仪要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进而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在观看了这堂生动活泼的文明礼仪课后,近日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共同召开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观摩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须从“小”抓起,从身边事做起。

  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一直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各地不断创新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建设,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涌现出许多好经验与做法。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中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我国根据广大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国家必修课程中,设置了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实践中,中小学礼仪教育以德育课程为主要载体,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各类专题教育结合,综合加以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要讲文明讲礼貌,做文明有教养的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生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生能够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同时,在中小学其他课程如语文、英语、历史、艺术等中也都渗透了礼仪教育的内容。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孔子》、《孟子》、《左传》等典籍中有关礼仪的名篇佳句被列入了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学生对各种交往礼节、交往文化在认真辨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以借鉴。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断探索,不断积累,逐步形成了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很多地方还将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出了文明礼仪教育的读本,取得了很好效果。

  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我国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2004年,教育部立足儿童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实际,重新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重视仪表、礼貌待人等方面纳入其中,并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各地中小学校的礼仪教育。

  结合重大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各地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各种重大活动契机,并取得良好效果。

  北京市结合举办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在全市中小学校,连续多年开展了“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童谣”、“藏头诗”等中小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编、自创各类“文明童谣”,让孩子们在说唱中学知识、受熏陶。上海市以筹备和召开世博会为契机,启动了“上海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和培训活动,包括“上海校园文明礼仪大赛”,世博“文明礼仪之星”评选,“迎世博文明礼仪伴我行”礼仪行规评比,文明礼仪知识系列讲座等。广东省广州市以筹备亚运会为契机,举办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做文明有礼的广州人”礼仪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各学校也都有针对性的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不断丰富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资源

  在开展礼仪教育时,教育部门鼓励各地和有关单位编写高水平、高质量的文明礼仪教育读本。重庆市云阳县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了《礼仪与文明》系列读本,实施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当云阳好市民”为主题的“文明礼仪行动”,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大力倡导文明言行,强化青少年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秩序观念。北京市朝阳区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一班一国”和“三礼”,即礼仪、礼节和礼貌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活动和娱乐中了解和掌握中外各国的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2005年,“朝阳区中小学礼仪、礼节、礼貌”丛书成为北京市全面启动中小学生“三礼”教育的第一个操作范本。河北省沧州市在全市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确保师资、课时、教材的“三落实”,该市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师精心编写出了《中学生礼仪教育读本》和《小学生礼仪教育读本》,并以此为基础,对礼仪教师进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效提高了学校礼仪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确保了礼仪教育的质量。

  在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国还开展了经典诗文、美文的诵读活动。迄今为止,已连续3年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尽管近些年我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稳步推进,富有成效。但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不利于青少年文明行为养成和礼仪水平提高的负面因素不断涌现,使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的难度加大:一些地方重智育轻德育,文明礼仪教育难以落到实处;重形式轻主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行为管理,轻习惯养成,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不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近日,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观摩座谈会。会上介绍了北京市、河北省以及重庆市云阳县等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并对文明礼仪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了考察交流。今后,有关部门还将通过印发简报、媒体报道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

  日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示范性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使用的文明礼仪电子出版物,将以漫画、卡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已有的中小学文明教育礼仪读本及电子出版物进行了审读,将向全国推荐一批优秀出版物供各地学校选择使用。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利用好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及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营造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结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别是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要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和各种评优表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