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公车”、“公家的车”与“公车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5:32:24
趣谈“公车”、“公家的车”与“公车改革”

讲公车和公车改革,首先必须把公车的概念界定清楚,即到底什么是公车?

首先,我们说的“公车”肯定不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的“公交车”。其次,我们经常认为“公车”就是“公家的车”,其实不然,“公家的车”可以分至少两类,一类是领导和特权人物的“专车”,这类车是公家花钱买的车,但真正的车主是领导和特权人物,并配有专职司机兼领导的生活秘书及家务助理。这类车从所有权的角度看是公车,但是从使用权和用途的角度看应该算私车,与私车不同的就是汽车购置、汽油、维修保养及司机是公费。另一类“公家的车”是公家的人执行公务都可以申请使用的车,这种车被称为“公务用车”,这是真正意义下的“公车”。

现在我们知道了“公家的车”分为“领导专车”和“公务用车”,再来谈“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是要改革“领导专车”吗?如果是,那么由谁来负责改革呢?由享有特权的领导自己来改恐怕不行,或许哪天碰上一个“好领导”,或者正好赶上某个领导坐车就晕,领导真的把专车取消了,可是在全国范围内绝无推广意义。有人说,各地政府直接负责公车改革的不是领导本人,而是下属部门“车改办”。又是天大的国际笑话,下属怎么敢取消领导的公车呢!不让领导坐车,你还想坐车不?你连乌纱帽都别想戴了!当然,有些地区的领导还是通情达理的,公车改革先行了一步,“公车私有化”毕竟是大势所趋,何况每月有6000多元的交通补贴呢!

“公车改革”是要改革“公务用车”吗?如果是,我建议适当增加一些“公务用车”。无论是政府和机关单位,每天的确有大量的公务活动是需要用车的,我们虽然可以提倡乘坐公交和地铁,但是有了“公务用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让基层的办事员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舒适和愉快。为什么建议适当增加呢?因为据我所知,“公家的车”已经基本“专车化”了,留给办事员用的车都被“改革”没了。适当的含义当然是不能过多,多了就不可能有效率。

“公车改革”的关键:

  1. 针对“领导专车”,我认为主要是先讨论特权的合法性及相关问题。比如,什么级别的领导和哪些人物可以享有专车特权?专车是全程服务还是仅限于公务活动?从家里到工作单位上班算不算公务活动?等等。其次,要研究的是改革有谁来主导?个人认为,只能由上级领导机关主导下级部门的改革,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开始。
  2. 针对“公务用车”,不是改革的难点,关键是经济和效率。单位可以自己养车,也可以外包给外部车队。对拥有大量公务用车的单位重点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