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寺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25:53
道教源于古代巫术,为汉族自创宗教,信仰多神,尊老子李聃为“太上老君”,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别。其中正一派不出家、不蓄发,着黑色或红色道服,有“火居道士”之称,俗称“师公”,属境内主要教派;全真派出家,居道观,着黄冠道服。三国时道教始传人零陵境内,盛于明清,衰于民国。西晋初宁远鲁女观为境内最早道观之一。此后,境内先后建有九灵观、无为观、黄庭观、羊仙观、九疑观、何仙观、紫霄观、会真观等。至清光绪年间,境内有道观500余座,道士、道姑3000余人。著名道士、道姑有楚伯公、何仙姑、蒋晖、陀天等。永州市城南35公里的大仙观,传为唐代八仙之一何仙姑得道之处。
道教基本信仰为“道”,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休心养性,慈悲为怀;以《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法事为念经修行、劝善止恶、禳灾祈福、观星拜斗、设坛打醮、画符咒水等,其中为人“安神”送“鬼”是其常事。信奉神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赵公元帅、城隍、土地、六丁(阴神)、六甲(男神)等神。节日有正月初七玉皇大帝圣诞、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农历正月14日上元天官节、2月14 日道德天尊圣诞、3月3日王母诞、6月24日关圣帝君圣诞、7月14日中元地官节、9月17日财神圣诞、10月14日下元水营节、12月22日王重阳祖师爷圣诞等。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觉悟提高,求神消灾、驱鬼治病、卜卦算命等活动逐渐绝迹,以道教为职业的道士、道姑改从它业。80年代后,少数人又以“道士”之名,重操旧业。
佛教于南北朝时期传人境内,宁远九嶷山永福寺为境内最早建佛寺。隋唐时期开始发展,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谪贬永州,曾寓居于唐贞观年间所建的龙兴寺西轩。唐僧怀素自幼出家为僧,在永州绿天庵栖身习贴,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明清时期,佛教传播进入高潮。明正德七年(1512),新田东山岭村郑氏生一子,16岁时父令其人赘不从而出家为僧,后至阳明山讲佛并坐化,明嘉靖诏谥秀峰禅师,奉为阳明山万寿寺“漆祖活佛”,使万寿寺成为全区香火最旺盛的寺庙。清光绪年间,其全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上中下三殿,两侧建有8栋大客房,能容近1000人食宿。到清末,境内共建有寺庵476座,僧尼12348人,教徒1.93万人。30年代,开始出现占用佛田、侵吞佛产现象,部分寺庙用于办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县政府推行国民教育,乡保先后创办学堂,改寺庙为校舍。此后,佛教传播活动进入衰落期。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废除教界封建神权和剥削压迫制度,制订政策保护信教自由及教徒合法权益。同时,对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僧尼分给一份田产,大部分教徒还俗回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境内寺庙几乎全被取缔、关闭、占用或拆毁,宗教活动被禁止,教徒被批斗,僧尼被视为“牛鬼蛇神”列为专政对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财产,修复开放寺庙,作为教徒活动场所。境内较有名寺庵有高山寺、文昌阁、万寿寺、塔下寺、九莲庵、甘泉寺、豸山寺、报恩寺等,修复开放寺庵有高山寺、万寿寺、甘泉寺、文昌阁等。     佛教寺院一般设住持、监院、知客、书记、维那、僧值、典座、都监、察元等管理寺院事务。境内教徒为禅门和应门两大派别。禅门教徒剃度受戒,遵奉戒律,不茹荤酒,人则坐禅念经,出则四方化募。应门教徒剃度,不受戒,为人禳解、打醮等。其主要经典有《阿含经》、《法华经》、《华严经》、《涅磐经》、《金刚顶经》、《太日经》;主要宗派有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净土宗、禅宗等。其中禅宗,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衣钵传授作证,其宗旨是“见性成佛”,主张渐修,提倡佛尘看净;华严宗认为一切平等,万性圆满。佛教主要节日有农历2月15日涅磐节、4月8日佛诞节、7月15日盂兰盆会,主要佛事有水陆道场、烧拜香、还愿、吃斋、斋七、拜忏;主要僧侣有玉透、怀素、郑秀峰等。
基督教于19世纪末传入境内。清光绪6年(1880),英籍牧师浩克思受基督教伦敦差会派遣,率布道团到祁阳建“祁阳基督教伦敦会福音堂”开始传教,教徒40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圣公宗英籍传教士裴乐义、卫司理宗英籍传教士古永福和汉人李泰阶、李尚志等先后进入境内传播基督教。至此,境内基督教分两派。光绪三十年(1904),卫司理宗循道公会在零陵县创办“惠家小学”(后改为崇文小学);翌年,在城内开设诊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循道公会零陵联区成立,辖零陵县城、架枧冲、梅花村、冷水滩、石期站与东安5处教堂。至此,基督教圣公会和循道公会在境内发展进入鼎盛期。民国元年(1912),圣公会基督教传人宁远;翌年传入道县、永明;民国4年(1915)传人东安,翌年传人江华;民国12年(1923)道县牧区成立,辖梅花圩、寿佛圩、四眼桥、午田桥、桥头、白马渡6分堂和7祷告所。民国22年(1933),基督教循道公会祁阳联区成立,辖城关、白水、文明铺、黄土铺4堂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外籍教士先后撤离,直到战争结束。民国37年(1948),循道公会东冷联区成立,中心礼拜堂设东安城关镇,下辖城关、芦洪市、石期站、冷水滩、紫溪市与零陵5堂区,教徒400余人。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基督教圣公会和循道公会在境内建有教堂49处,教徒2945人。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组织基督教徒开展反帝爱国和以自治、自养、自传为主要内容的“三自”革新运动,外籍传教士相继离境回国,湘桂教区办事处于1956年底迁往广西桂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堂被砸或被占用,教徒下放农村,或停止活动,直到1982年开始恢复活动,1987年有教徒170人。
圣公会神职人员教阶森严,重礼式,信仰上帝,以耶稣基督为基础,认为上帝创造并管理世界,耶稣降世成人拯救世界和人类,信徒死后可升人天国永享福乐;主张信、望、爱;教规主要有《使徒信经》、《十条戒命》。循道公会联区设区长、牧师、教师、执事等,轻礼义,重视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主张平等博爱、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循规蹈矩地行事为人,改良社会;重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其中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时间为公历12月25日,期间,各家各户要摆上圣诞树,唱圣诞歌,向亲友报佳音,并装扮圣诞老人向儿童赠送礼物等。其主要圣事有洗礼、婚配、圣餐、圣职、葬礼;主要活动为礼拜,包括祈祷、读经、唱诗、布道等。新中国建立前夕,在境内创办崇文、普益、群益、崇真、惠民小学和德智女校、诸圣中学,以及普爱医院(零陵县、祁阳县各一所)、普济医社等各类学校、医院(含诊所)18处。

清光绪十五年(1889),意大利籍人司铎尤达理在零陵傅家冲、大塘乾两地设教堂传教,天主教始传人境内。民国元年(1912),意籍传教士安仁佑(又名安立所)在零陵县城内建立中心教堂。民国4年(1915),天主教传人道县、祁阳;民国7年(1918),在祁阳建教堂,并创办宝南小学和慈幼院;翌年传人宁远;民国9年(1920)传人江华。民国14年(1925),天主教设零陵监牧区,管辖祁阳、零陵、东安、道县、宁远、江华和新田等县教徒;同年,在道县建教堂一座,建筑面积911平方米,并在教堂旁附设诊所。民国19年(1930),天主教堂在零陵县建修道院。抗日战争期间,其外籍神父先后撤离,部分教堂在兵燹中付之一炬;此后,活动渐少。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天主教堂60座,教徒6557人,创办小学3所、医院1所、诊所4处;设有零陵城区、傅家冲、冷水滩、道县天主、祁阳三堂和大塘乾、东安、石期市、午田、江华、宁远仁和圩等分堂。新中国成立后,天主教徒断绝与国外差会联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参加社会活动,认购公债,报名参军参战。1954年后,开始停止发展教徒。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堂被砸或被占用,132名教徒受到冲击,有的被开除公职遣送农村改造。1980年后,天主教开始在境内恢复活动。至1987年,境内有教徒93人;至1992年,有6人被推荐到神学院学习。
天主教教阶分明,等级森严,神职人员分为司祭、助祭、副助祭、襄礼员、驱魔员、诵经员、司门员7级。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为“圣母”,认为教士有授自天主的神秘权力,可以代表天主对人定罪或赦罪,教会乃基督所立;是上帝子民的团契,天国在地上的显现,具有圣洁性和普世性;人类始祖亚当偷食禁果,背离上帝意愿,从而使人类带有原罪,人类不能凭自身的力量开展自救,求得解脱,唯有通过信仰基督教主才能获得救赎,实现永生;主张教徒服从教会权威,按教律行事;主要圣事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及婚配。其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圣母升天节、降临节、诸圣瞻礼节等。
附:天主教本堂简介
零陵城区本堂民国元年(1912)由意大利籍传教士安仁佑创办,设今永州市中医院处;民国5年(1916),创办三育小学;1951年有教徒266人,主持人艾克礼,有助理神甫2人、传教士2人。
傅家冲本堂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意大利传教士尤达理创办。民国19年(1930),创办诊所1处。1951年有教徒260人,主持人那义光,助理传教士1人。     冷水滩本堂清光绪二十一年(1901)创办,民国19年(1930)创办诊所l处,1951年有教徒54人,南斯拉夫传教士陆多福主持,有传教员、助理传教员各1人。
道县天主本堂  民国14年(1925)设于道江镇民族街,有铺面及房屋23间;民国33年(1944),其房屋被火烧掉14间;1951年,有教徒82人,主持人李震林。
祁阳本堂民国7年(1918)由意大利神父宝仁创办;翌年,在教堂旁兴建宝南小学。民国10年(1921),开办慈幼院,收孤女40名;民国35年创办天主堂医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有教徒178人,主持人李震林。
一、永州柳子庙
原名柳子祠、柳公祠,位于永州市河西柳子街,为纪念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唐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将要离开永州时即谋划筹建。其初建时,有碑可考的是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当时名柳子厚祠堂,至南宋绍兴十四年(1164)重建,明正德八年(1513)、嘉靖二十五年(1546)、清同治二年(1863)、光绪三年(1877)多次维修。现存柳子庙,系光绪三年(1878)所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民国10年(1921)重修,其庙木柱木楼,歇山顶三檐;台顶有瓷葫芦,泥塑鏊鱼等;台檐柱上端有彩色凤凰,麒麟木刻浮雕;台两侧有“胜地喜临江,万叠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玲珑”对联(杨季鸾撰,何绍基书)。过戏台,越戏坪,跨十三级石阶进人中殿。中殿分左右两院,中为俑道,从俑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殿。进深均为三间,殿中旧有神龛,中塑柳宗元像,高3米(现在大理石像为1992年重塑)。中殿木柱木壁,后殿木柱砖墙,殿后是碑堂。碑堂后墙上嵌有知府廷桂拓刻的“荔子碑”,立有明正德六年(1511)知府曹来洵《游愚溪》碑、嘉靖年间严嵩书刻《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三十四年(1555)王日照《愚溪怀古》诗碑、万历二十二年(1594)王泮《捕蛇之歌》诗碑等。碑堂两边为东西侧院,西院内竖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府刘养仕所撰《重修柳司马祠记》石碑。原庙内各柱都挂有木刻楹联、匾额,“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焚毁,三殿亦被朝阳中学占为教室,至1982年方迁出。1956年、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1988年,省7次共拨款25.3万元进行维修。
二、永州文庙
永州文庙座落在永州城东四中校内,宋嘉定初年(1208)创建于黄叶渡(今柳子街口码头)愚溪桥左边,元至正二十年(1360)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移建城南。为避洪水于弘治三年(1490)将其迁建城北,嘉靖二十四年(1545)巡抚姜侑溪选定城东百户康庄宅地(今四中厨房下)建庙。明末,张献忠攻零陵,文庙被焚,清顺治十四年(1657)重建;康熙八 年(1669)、二十一年(1682),雍正四年(1726)重修;乾隆四年(1739)又迁建太平寺侧明南渭王府旧址,四十年以王府旧址潮湿为由迁建现址;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两次修缮。
原文庙规模宏大,大成殿前面有三门,两侧为戟门,中间是仪门。戟门下是泮池,仪门外清云桥分泮池,为两半,筑宫墙围泮池。大成殿后正中央是“崇圣祠”,祠内供奉孔子之父叔梁纥的牌位。大成殿左侧(东)是明伦堂,堂下有两书房:一为育才斋,是文童学习的地方;一为兴贤斋,柱上刻着“谨庠序之数,道在师儒;献贤能之书,品先德行”对联,对联及明伦堂于1981年被零陵四中拆毁。明伦堂附近还有“乡贤祠”、“孝子祠”、“节妇烈女祠”等建筑,均毁于50年代初期。
大成殿正中供奉木刻朱地金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两侧有4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和十二哲牌位。殿内的垛柱上挂有“德配天地”、“万世师表”、“与天地参”、“圣神天纵”等匾额。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庑称为“配享从祀”,东庑在明代以前奉董仲舒、程灏等47人牌位,清道光年间增至65人。西庑明代以前供奉张载、程颐为代表的四十七人,后亦增至65人。原“崇圣祠”东西两侧汉白玉石碑两方,碑冠碑框均雕蟠龙,十分精美。碑座为青石凿成乌龟,西侧一碑已毁,现存东侧一碑为清圣祖玄烨御制《至圣赞》碑,系咸丰三年(1853)重刻。
永州文庙仅存大成殿及东西两庑,两庑各长35.8米,宽9.3米,面阔9问。大成殿坐北朝南,建于高1.7米的台基上,台基前为长方形月台,台基及月台均用青石筑砌。台基壁嵌有上、下两层浅浮雕石板雕刻人物、鸟兽、花木。月台中部前方为丹墀,也叫御路,长4.1米,宽3.96米,浮雕大小五条盘旋云龙。大成殿为歇山重檐建筑,高13米,盖金黄琉璃瓦,檐角高翘,庄严肃穆。殿前有汉白玉、青石、木檐柱各两根,柱上浮雕蟠龙飞凤。额枋为双龙朝主、双龙抢珠等镂空木雕。大成殿正面为月形大门,系解放后改建。大门两侧以雕花细格为墙,殿内4根大柱支撑屋顶,铺平綦天花板,中央圆形藻井,1983年维修时重绘山水、人物故事等。大成殿靠后墙有高1.7米、长6.2米、宽2.7米的汉白玉神台,1983年塑高2米孔子像于基上。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1983年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宁远文庙
座落宁远县城泠江河北岸,座北朝南,始建于宋乾德三年(965),后多次修建。现存文庙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十八年(1882)年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60米,总面积10282平方米,依南而北由五组建筑组成。一为登圣、步贤房,门开东西两侧,中间为直径33.5米泮池。二为棂星门,青石雕刻构筑,4尊小狮高居四柱之顶,正门、侧门上方刻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双狮抢球等图案,门前立高1.8米石狮一对。三为大成门,“名宦”、“乡贤”两祠居其左右,大成门封山单檐,上盖琉璃瓦,高13.5米,宽16米,两侧立石鼓,门里外各立一对雕龙青石柱,门板上缀有木质仿铜乳丁。四为大成殿,歇山重檐,上盖琉璃瓦,高16.5米,建1.6米高石筑台基上。台周围设石雕扶柱护栏,台东西两侧设台阶上下,台前正中为青石雕丹墀,墀前立1.8米高石狮一对。殿前后12根青石檐柱,刻蟠龙飞凤;大成殿左右三面皆墙,正面为隔扇木门,殿内8根大木柱直径1.5米以上,正中靠后墙为长4.5米,高1.7米,宽2米的青石神台,上塑孔子坐像;殿中横梁悬清嘉庆帝御书“圣集大成”、光绪帝“斯文在 兹”横匾,五为“启圣祠”,又名“崇圣祠”,封山重檐,台基高1.6米,台前立1.7米高石狮一对。殿前立雕凤青石檐柱两根,殿内立木柱12根。庙内共有石柱34根,其中20根龙凤石柱最为精美。石柱通高4.6~5米,直径0.4~0.6米,由完整的料石刻成,所刻龙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国家于1959~1988年6次拨款维修宁远文庙。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九嶷山舜庙
位于宁远县九嶷山舜源峰下。嘉庆元年(1796)《九嶷山志》载:舜庙在大阳之溪,盖三代时祭于此,其遗址在白鹤观前,土人呼为大庙。秦汉以来庙立于玉瑁岩前百步,至唐旧庙堙废,道州刺史元结奏立于九疑营地之西,唐僖宗时长沙人胡曾任延唐令,请复立于玉琯岩下。明洪武四年(1371)遣编修雷燧致祭,迁庙于舜源峰北麓。正德十六年(1521),永州推官王瑞之将其重建,万历十三年(1585)靖州牧蔡光重修,清代历任知县均有修葺。舜庙整个建筑由照壁、仪门、拜亭、正殿、寝殿、东西厢房、碑坊构成。照壁上有“九嶷山”三字,玉琯岩石刻复制。舜庙前门为仪门,进仪门分左、中、右三路人拜亭。拜亭左前,明万历年间立高2.7米、宽1.3米《抚瑶颂碑》;右前清同治年间道州知州江肇成立高2.15米、宽1.16米《禁开九疑矿产碑记》碑;右壁嵌宽0.8米、高0.5米李永绍绘制《九疑山图》石刻一方。1962年,拜亭全被焚毁,碑遗失。拜亭左右原有朝房3间,现仅存右边1栋。由拜亭拾级而上为正殿,正殿重檐斗拱,殿后供舜帝神位。民国18年(1929)庙被一当地人放火烧毁。碑坊内原立明、清、民国时期祭碑26方,“文化大革命”期间,部份碑刻被搬走移作他用,现找回7方。寝殿内立“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一块。1983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宁远县政府决定重建舜庙,随即开展重建工程,至1995年尚处于紧张施工之中。
五、蓝山县舜庙
蓝山县舜庙位于蓝山县城西南14公里的所城乡良村洞,坐东朝西,庙前可远望九嶷三峰石。庙为封山顶建筑,砖木结构,有上下两殿,中有天井,两殿规模相同,面阔8米,进深ll米,高6米;门上直书“舜帝殿”三字。1953年将其分给村民居住,殿内神台已毁,唯剩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碑记一方。
六、永州武庙
永州武庙又名关帝庙或关圣庙,在永州市城内的东山上,即高山寺之右侧。庙坐东朝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于清嘉庆年间,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红墙青瓦,檐角高翘。现庙仅存正殿,殿前有宽3米的檐廊,廓前有6柱,直径约0.6米。其中青石柱四根,浮雕雌雄蟠龙,龙头收颈前伸近一米,张嘴含珠,势动欲腾;中有两雌龙怀抱小龙,小龙形态活泼天真。正门上方原挂有一大横匾,正书“与天地参”四个大字,系光绪十二年(1886)零陵总兵才勇 巴图鲁长明敬献。大殿台基前有石狮二尊,有青石丹墀云龙,殿后的歌颂关云长功德之圣诰石碑一方。石碑、匾额于“文化大革命”时毁坏,1988年永州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
七、新田文庙
位于新田县城南,坐东朝西,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9),面积2407平方米,呈椭圆形,依山势分三级建筑而成。一级为泮池、棂星门,泮池直径20米,棂星门高3.7米、宽7.6米,四柱顶各立一小石狮,左右侧门上方嵌汉白玉,阴刻“元气”“大和”,背面刻“金声”“玉振”。正门上方均刻“棂星门”,各石梁分别雕刻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及八仙等图案。过棂星门上十九级台阶为大成门,大成门是封山单檐建筑,宽26米,进深10米,盖琉璃瓦,屋脊有泥塑龙凤鱼兽。门南为“名宦祠”,北为“乡贤祠”。过大成门丹墀由两侧台阶人大成殿。大成殿歇山重檐,脊顶泥塑双龙抢珠及各种瑞兽,脊中立一米高琉璃宝瓶。大成殿后是“崇圣祠”,封山重檐,面阔三间,右边一间立清乾隆二十年(1755)《御制平定准噶尔太学碑》。现主建筑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双牌永山庙
永山庙在双牌城南7.5里零道公路右侧150米处的永山山麓,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重修于万历七年(1579)。庙分上下两殿,共600平方米,上殿歇山顶三檐,下殿封山顶。庙正面朝东,形似牌坊式的封火墙,中开青石券门,门两侧共有四根假柱。门上方直书“永山庙”三字,其下横书“汉世赵王”。进门即下殿,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4排共16柱,面阔3间,进深亦3间,宽11米,深7.6米。上殿地势高于下殿1.5米,由下殿过天井而上,规模与下殿相同,殿中原设神龛供奉“常山赵王”张耳神像。1951年土地改革时分给三户张姓人居住。此庙濒于倾废亟待修葺,现为双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华总管庙
总管庙位于江华县城南61公里中洞乡源口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砖木结构,庙内石柱雕刻盘龙飞凤,墙上壁画保存完整。
十、大岗庙
大岗庙在江华县城南65公里河路口乡大干斗村,砖木结构,共有柱12根,其中4根石柱雕刻龙凤,庙内壁画绘人物故事麒麟瑞兽等。大岗庙为清代建筑。
日期: 2006-09-14 11:42:00 浏览次数: 155 字体:[ ]
一、塔下寺
位于蓝山县城东回龙山,原名回龙山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故习称塔下寺,始建于唐,后历代均有修葺。塔下寺原有大力士阁、文昌阁、霞爽阁、观澜亭、水心亭、飞云亭、清音堂、观音阁、大雄宝殿、注生堂等建筑,多已废圮。现存有大雄宝殿,硬山顶殿堂建筑,宝殿右侧为戒堂、经堂、禅堂、寮房等。戒堂为封山顶建筑,左为厢房,亦为封山顶建筑。戒堂、宝殿、厢房皆为民国重修。大雄宝殿前顺级而下为山门,牌楼式建筑,四柱一门,两主柱之间为大门,门上方写“三蓝一景”,两主柱楹联一幅日:“城树村烟开画苑;山云水月护禅关”。门面是斜开照壁。出门左边有观澜亭、观音阁、梦得祠、斋堂、方丈室。塔下寺鼎盛时,曾有僧尼数百之众,一度成为湘南闻名遐迩的大寺院。1990年县政府拨款10万元对观澜亭予以维修。亭为四面攒尖顶重檐回廊式楼阁建筑,平面呈正方形,砖墙木柱木楼,顶盖小青瓦,门朝南开,舜水绕亭而过。门上方有“观澜亭”三字,石刻门联为:“层出云亭光翼轸;环尽舜水化鱼龙”。山门与观澜亭之间为观音阁,歇山重檐,盖小青瓦,已墙颓瓦落。梦得祠为纪念唐代诗人刘禹锡赴连州任所过蓝山而立,内供刘像,早废。
二、高山寺
座落于永州市东山上,座东朝西,始建于唐代中期,时名法华寺,柳宗元及范纯仁贬永州时曾寄寓该寺。自唐至元寺名屡改,明洪武初改现名,明万历初毁于火。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县胡延槐倡捐重建。寺原有前后两殿,封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前殿左右塑有四大金刚,殿中塑阿弥陀佛,殿后置韦驮之像。后进是大雄宝殿,殿中神台塑如来佛祖,两侧并列十八罗汉,左侧下为观音阁,上是方丈室,右下为僧室,右上为一神龛,祀范纯仁塑像。现仅存大雄宝殿,余皆“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1988年,对大雄宝殿进行全面维修。神台正面供奉三尊佛祖,背面奉三尊菩萨。殿后左右角各有一木雕神龛,供伽兰菩萨、达摩祖师;靠南北山墙排两列神龛,供十八罗汉。佛祖、菩萨、罗汉神像泥金生辉。
三、阳明山万寿寺
座落于双牌县阳明山上,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火,后“蒙十方善士各里名贤共解囊施用伸臂助”得以重建。至光绪二十六年(1890),阳明山寺有上、中、下三殿,各殿之间有回廊。后殿祭祀漆祖佛爷父母,后殿左侧为观音阁,供漆祖佛和十八罗汉、二十四孝、十二元觉、十八真人、四大金刚等塑像,以及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30余尊神像。立柱上挂黑底金字木板楹联。三殿两侧建有客房4栋。寺内有铁钟4 口、铜钟和铁锅各一 口。民国33年(1944),下殿被焚,后殿因年久失修而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漆祖佛像被毁,现仅存大殿和石塔一座、碑刻4块。1983年,双牌县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豸山寺
位于江华县城豸山,俗称麻拐岩,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宣统三年(1911)重建。寺中间为山门,山门东西两侧为厢房,高二层,封山式建筑。进山门拾级而上为文昌阁,歇山重檐。由文昌阁而上为观音阁,歇山三檐建筑,高三层,木柱木楼,底层供观音塑像,东有吕祖阁;临沱江建有望江楼,歇山三檐式楼阁建筑,木柱木楼,高三层。寺内有“嵬然岩壁立,一窍向中开;预洞破天巧,萧良出世才;闲云拳野鹤,曲径秉苍苔。夜静无关锁,千峰伴月来”石刻。1988年,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进行全面维修,为江华瑶族自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绿天庵
位于永州市东山上(现零陵地区精神病医院内),始建年代不详,康熙初重建,乾隆年间曾加维修,咸丰二年(1852)毁于战火,同治元年(1862)知府杨翰重建。庵有正殿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醉僧楼,另建书禅精舍,舍傍储怀素所书诸碑。至民国38年(1949),种蕉亭、醉僧楼、书禅精舍、佛殿已难睹旧貌,剩下的正殿也于1981年被地区精神病院拆除,现仅存风化剥落的清代摹刻怀素草书“千字文”贴碑一块。
六、大仙观
位于永州市何仙观乡虎形山,传说是八仙之一何仙姑故居地。观内有何仙姑、唐仙姑、八仙姑、大仙姑坐像。观之周围群山环抱,峰峦起伏。虎形山上方有岩洞3个,一大二小,大洞可容1千人。洞中有洞,名红玉洞,相传为何仙姑修炼处。现楼已塌,仅存石鼓凳18个,石碑4块,字迹难以辨认。解放后,观址改建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