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分离”回答“钱学森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17:55
“三个分离”回答“钱学森之问”  杨桂华 2010年08月02日09:04   来源:《天津日报》 “三个分离”回答“钱学森之问” --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马克思曾讲过,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钱学森曾多次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特别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体制的反思,而这一反思的要点就是,如何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始终是一种未完成物,人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实现自己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活动,就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而是指广义的教育。但无论是哪种教育,都具有整体性——分科性的特征。教育在使人成为人的过程中,要将人类以往经验凝结的知识体系全部传递给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体心智的不断优化与发展,这就是教育整体性的功能所在。但是,由于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工,人类知识的传承实际上要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承担。因此,分科性就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教育的发展史还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都是历史的进步。问题在于,现实的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多种原因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而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导致了“三个分离”。在我看来,“三个分离”是形成“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这“三个分离”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第一个分离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


  人类知识体系的创造、内化和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功能。人类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法律、社会学等)提供科学知识,是人类在探索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本质规律时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人文学科(包括文、史、哲、艺术等)提供人文知识,是人类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时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主要回答“世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合教育,促使人的本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人为地将文、理、工、农、医分家,合并成立了一大批单科类院校,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不仅被阻隔,而且重理轻文、重技术轻基础科学的现象日益严重。从教育模式上看,又经历了从唯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向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模式的演变。从曾经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到现在的大学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实用,都是这种演变的体现。从学科的角度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各自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但是缺少交会融通的机制。结果是理工科学生欠缺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而人文学科学生较少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趋势,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偏差和失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教育的分离,尽管也能培养出专家和专门人才,但确实难以培养出如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

  其实,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对于人才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知识教育培养人的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人文知识教育培养人的人文关怀和主体意识,特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教育,有利于人的潜能实现和创造性的开发。钱学森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指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分离的倾向,教育界内外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有些已经付诸实践,如打通学科壁垒,淡化专业设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按大类招生等,这些都是克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分离教育的好做法,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