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权利平等:以社会改革为旗帜突破发展瓶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10:02
权利平等:以社会改革为旗帜突破发展瓶颈
作者: 华生
2010-03-10 21:20:07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预算百年】预算改革条件已成熟 【民生热点·教育】改革“教改” 主要矛盾已改变,调整改革思维迫在眉睫 广州:探路“民主法制” 单靠“送法下乡”不能解决社会矛盾 珠海“社会管理体制”低调求解
标签
城市化 户籍改革 税改 土地制度 已有评论1条
发表评论
收藏
推荐给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之二:对财税、土地与收入分配做重大改革
税制改革应全面降低对劳动的征税而增加对财产的征税
社会改革的第二个基本内容,是以城乡和劳资关系为中心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遏制两极分化的恶性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无条件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公费教育
全面推行全国统一能接续转移的城镇劳动就业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劳工的基本公民权利,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保险保障,改变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劳动时间超长,劳动及安全健康条件恶劣、缺乏保险、保障水平畸低等权利歧视现状。
各地政府应将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住房需求纳入规划,优先为长期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公租房和保障房。
中央和各级政府均应专项拨款,进行劳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培训。城市政府要无条件让当地就业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费教育。为防止和阻断贫困的代际转 移,国家财政应倾力支持农村的基础义务教育,并对约占农村人口半数、仍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之上阶段的学习提供全额的助学金,对贫困农民的 子女录取在国家鼓励专业的大学生,安排提供在城市落户入籍的指标,鼓励农民实现通过教育脱困进城。
对劳动的征税,减;对财产的征税,增
全面清理和改革税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承认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权利平等和公平正义。随着财富的迅速累积和贫富两 极分化的急剧发展,税收征管的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条件也在进步,那套从征管方便出发,在总体上对劳动收入严厉苛刻、对资本和财产收入松弛优惠的税收体系的 消极作用已非常突出,需要全面清理和改革。
以社会反映最强烈,也是国人拥有最主要财产的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业是我国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利润丰厚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土地的巨幅增值。
近年打击“囤地”的行政检查,收效甚微。土地增值税本来是调节房地产商因占有社会的土地资源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税收杠杆,而税法规定在土地增值 200%以上的边际税率已达60%,如果严格执行征税,加上所有企业均应正常缴纳25%所得税,房地产业根本不可能暴利不断。但我国土地增值税从1993 年颁布后长期并未真正执行,有的采用以销售额预征1%的办法了事。这当然只是毛毛雨。2007年初虽开始启动土地增值税结算,但扣除项目繁多、减免面宽, 并未真正奏效,以致房屋销售价较获取土地的楼面地价成倍飙升,土地增值税都征不来多少。
从房屋转让环节看,现行税制对普通居民转让住房在交易环节按交易额征收很重的营业税、契税,严重阻碍了二手房这个本应是房地产主要市场的发展。房地 产交易环节的各种税收应尽可能减征、免征。现在投机投资性炒房、囤房主要是谋求买卖差价,用提高交易环节税收的办法去打击是误伤率太高、效果又差的笨办 法。
限制以投机投资为目的炒房囤房的最有效武器,是增值所得和保有环节的税收。只要理顺税收制度,如非自住房的转让恢复征收土地增值税,严格征收个人所 得税,同时对超过人均住房面积的住宅或非自住房和别墅及高档公寓房开始按年征收递进的不动产税,房价的炒作和囤积就会被釜底抽薪。
同时国家应明确住房的商品属性和公民基本需要的双重属性,全面启动住房建设的双轨制,逐步使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房达到占全部住宅的三分之一。要用立法保障廉租房等公共保障房建设,明确资金拨付不到位的法律责任。
关键是,要破除高房价等于房地产发展和金融稳定的荒谬。中国股市市盈率的大幅下降迎来了股市的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房价只有保持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合理比例,才会有房地产业的真正可持续繁荣和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
与楼市长期暂免高达60%的土地增值税,又将20%的财产所得税变通为1%的交易额征收,以及股市也长期免征20%的个人所得税截然不同,现行税制 对劳动者往往只有楼市、股市所得一个零头都不到的工薪所得税率奇高、执法甚严。目前对工薪所得从月所得2000元人民币开始起征,税率快速累进,在10万 以上税率即升至45%,且没有任何变通、减免。其实工薪所得并不是劳动的净收益,它还包含了劳动补偿即劳动力的成本在内。相比之下,房市股市中从几十万到 几十亿的净利润不纳或很少纳税(如个人持有的发起人股转让原来获利几十亿也不必交一分钱的税,从今年起才开始实行不追溯以往的20%比例税),由此可见, 这些年来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直线下降,绝非偶然。
作为法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撇开各种非法收入不说,我国的资本和财产所得还大量以非货币化的正式或灰色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官员、类官员的非 货币化住房、消费、用车、医疗、出行、随员等特殊待遇和福利,企业主、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大量摊入企业成本的巨额个人费用等。这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失 衡,也是我国虽然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的100多位开外,但却已成为世界上最火爆的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原因。
因此,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应全面降低对劳动的征税而增加对财产的征税,不能因为增加人们财产性收入的口号而把自己搞糊涂了。其实对绝大多数国 民来说,最主要的财产是自己的自住房和汽车。这些财产只要是自用就不可能带来财产性收入。劳动收入成为国民最主要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最大比例是发达国家的 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至于财产性收入在给与一定的人均年免征额之后,就可以充分保护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
所以税制改革不仅要逐步清理废止现行对资本财产所得的各种优惠,全面减免主要由一般大众承担的各种交易环节的税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幅降低 劳动者工薪所得税的税率,还要根据灰色和非法收入众多、难以溯源的中国国情,对奢侈品研究开征特别消费税,对短期资本、财产和资源买卖所得征收暴利税,对 超大面积住房、高档住宅、非自住用房征收阶梯式递进的不动产税,并研究开征赠与税与遗产税,以限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的两极化发展,限制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而产生的权利与机会的不平等。
上述税收税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开征多年,既没有损害市场效率,也没有遇到不可克服的技术和信息障碍。中国的税收制度如果搞得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巨额国有资产当用于改善收入分配
要全面规范国有资产所得和国有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使用所得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是有大量资产归国家即社会所有,使用好国有资产资源所得的分配,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方面。
现在,国有资产所得分红甚少,收缴与使用都不透明、规范。国有土地、矿产等资源使用情况混乱,存在普遍的无偿占用、资源浪费和非法侵占的状况。很多人因无偿或低价占有这些资源一夜暴富。
社会公众并不了解国有资产资源的真正家底,也不清楚这些资产资源的回报及其使用去向。因此,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区分一般税收性的财 政收入与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所有权收入,将国有资产资源的所有权收入公开透明,并专户用于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包括补充社保基金、保障房基金或建立农民 工市民化专项补贴基金,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有巨量国有资产资源的主要理由和价值所在。
新土改:打破政府垄断
最后,要彻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制度和土地市场。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使用具有极大的社会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垄断性。因此,土地所有权包括私有权并不至高无上。这是封建的大土地占有制 在全球都被废除的基本原因。但现在中国普遍盛行的长官意志蛮横征地、城郊农民别墅居民伺机违法搭建扩建、各种小产权房泛滥成灾是朝纲失守、法治松弛的最坏 组合,这种情况若不断然制止,势必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失序。
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当是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确立规划权,均分收益权。政府垄断性征用农村土地、改变土地性质的道路已越走越窄。
改革的方向,当是由土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土地性质和建设规划许可,获批准后按净地标准在土地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政府则在核定农民一定的补偿免征额 后,依法征收累进的土地增值税等税收,这样就可恢复地方政府随意性很大的土地财政为规范的税收财政。通过这种透明的市场化方式,调节土地垄断及级差收益, 解决土地变性升值的收益社会公平分享问题。
同一方式可用于解决目前已经尾大不掉的小产权房问题。对已在城镇落户入籍的农民,应允许其承包地及宅基地使用权进入土地市场流转和永久性转让。土地商品化和资本化可以给农民带来真正的财产收入。
国家也应大力支持和资助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购房、在城郊建房,而不是一般扶持农民在乡村建房。同时,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对居民的有限期转让应同步修 改。现在虽然城市住宅居民形式上只拥有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权,但实际上土地使用权到期或房屋拆迁,仍然要保障或补贴居民的土地使用权利。因此,应修法正式承 认购房者对相应土地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永久性使用权,从而也为不动产税的出台扫清误区。这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就有望形成,农民进城购房、城里人下乡置业 的大门就能打开,从而促进土地资本化和财富涌流。
要允许和鼓励富人出城上山下乡,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购地置业,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减少城市拥挤,增加农民就业和缩小城乡差别作出贡献。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