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阶层众奴加身 中流社会尚未形成就已下流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4:54:04
 白领阶层众奴加身 中流社会尚未形成就已下流化 

薛世君

如果连养孩子也养成了“奴”族,足见生活压力之大。如今白领中产们众“奴”加身,负担重、压力大,一个“奴”字足以让白领中产们疲于奔命。

供房养车会成为“房奴”、“车奴”,孰料养孩子也能成“孩奴”——有媒体报道,“孩奴”现象困扰“80后”群体,超过八成以上的年轻家长们感到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太大,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持续上升,“丁克族”越来越多。“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一百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一百多块钱,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蜗居》中的这句台词幽默地概括了“孩奴”们的生存境况。

当不当“房奴”、“车奴”,尚在可选之间,但在我们的社会传统中,孩子可是绝对的“刚需”。但正如网友所说,“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如果连养孩子也养成了“奴”族,足见生活压力之大。

尤其是,“房奴”、“车奴”、“孩奴”之类群体,多是“80后”等白领、中等收入群体,而白领中等收入群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和消费主力军,是中流砥柱,我们往往寄望于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而建成一个稳定的“橄榄形”社会。可如今白领中产们众“奴”加身,负担重、压力大,一个“奴”字足以让白领中产们疲于奔命。

处境堪忧的不光是我国的白领中产。根据日本学者三浦展的研究,日本在上世纪50~70年代产生了一亿左右中产阶层,近年来却开始“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且多是“下流化”。

再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通常被认为正在形成之中,但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下流化”?白领中产一族,大多上有老、下有小,低廉的工资和畸高的房价几乎剥夺了他们再教育、投资、创业的再发展能力和上升途径,消费乏力,上升不成,遂变“下流”。只不过,我国尚未形成“中流社会”就已开始“下流化”。如果说日本的中产阶层是“年老体衰”,那么,我们则是“未老先衰”。看来,“橄榄型”社会任重道远,倒是“哑铃型”社会和“倒T型”社会颇为贴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化的鸿沟,可我们的“再分配”调节却明显乏力。

首先,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例越来越低。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曾湘泉曾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的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下降,而企业资本收入增加却很大,国民收入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这才有了“干得多,挣得少”的现象,就像电视剧《蜗居》中的苏淳海萍夫妇,虽辛勤工作仍疲于奔命,倒是宋思明之类游走在资本和权力之间,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其次,在有“二次分配”作用的税收调节过程中,个人所得税就被指为“劫贫济富”,税收调节未见实效。此外,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无论是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还是保障水平都还有待提高。  冯海宁:有100个理由证明地王是制度制造 国土部勿推卸责任 

对中国土地市场地王频出的现象,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1月13日公开表示,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房价上涨预期过高,相互竞争抬高了地价,而不是制度原因造成的。(《新京报》1月14日)

地王现象是房价疯涨以来热议的话题,2009年由于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国企频频拿下地王,地王现象更加引人关注。从某种角度而言,地王的价格已成为地价与房价的风向标。因而,正确认识地王频出的原因是这一轮宏观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为土地主管部门,国土部自然对地王现象比一般人认识更深刻。然而,从国土部否认地王频出是制度原因来看,国土部对地王频出原因的认识并不客观。显然,如果一个医生对病因认识不清,就不能对症下药。在笔者看来,至少有100个理由可以证明地王频出是由于制度原因。

因为我国土地是垄断供应,政府牢牢控制着供地计划、供地量和供地节奏。所有的土地制度都是基于土地垄断制定的,怎么能说地王频出与制度无关呢?中国土地资源稀缺,土地垄断有垄断的理由,但土地垄断与地王现象有关却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

土地出让方式是产生地王的另一祸根。所有地王都是通过“价高者得”的竞投方式产生的,这种出让方式导致土地竞拍硝烟弥漫,甚至让某些开发商失去理性,这是土地出让价格偏离市场现实与价值的重要原因。如果不改变制度中“价高者得”的竞投方式,地王大戏还将连续上演。

如果调整目前的招拍挂制度,对不同用途的商业用地采取不同的出让方式,无疑将大大减少地王。比如,对商业地产用地可采取“价高者得”的出让方式,但对住宅用地尤其是普通住宅用地,出让制度理应采取综合评标办法,如综合地价、房价、面积、公众评价、企业实力及信誉等多种指标,但我们这样做了吗?“国十一条”提出探索土地出让制度综合评标方法,其实就暗示现有制度不合理。

2009年多数地王由国企“制造”。国企不专注于搞正业,“制造”地王炒房价,能说与监管制度无关吗?“国十一条”要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实际上就折射出之前在制度上对国企投资房地产缺乏规范和约束。

地王频出的原因还在于,开发商不但拿地成本低,而且拿地后的违法成本低。近几年来,开发商不仅拿地首付款极少,而且土地出让金很少足额交纳,甚至连定金往往都不按照规定交纳,却不见处罚,显然这不仅是制度执行问题,制度本身也有问题。广州2007年批出的27块区域“地王”,有24块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开工或者开售,无疑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制度上为何不提高开发商违法成本?

还有许多理由证明地王与制度有关:土地背离了真正的功能,成为开发商的圈钱工具,制度上为何不进行规范、约束?有关方面2009年11月出台规定:大城市单块住宅地出让禁超300亩,为何不早几年出台这样的规定?国土部门表示今年将开展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信息公开工作,为何不早几年监控地王动向?又试问,是否对各路地王的各个开发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国土部门否认地王频出是制度原因,给公众的印象是,不想承担地王频出的监管责任。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土地垄断、出让方式、国企“制造”地王、某些地方官商勾结等许多方面,都与制度有关系。态度决定一切。监管部门惟有客观地正视现实,才有希望减少地王。 张敬伟:政府推高房价缘于中央和地方事权不平衡 

张敬伟 财经评论员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1月14日《发改委网站》)

从去年年底的“国四条”到不久前的“国十一条”,房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从“抑制”到“遏制”的政策收缩面收缩也日渐显现。但是,从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涨幅反而放量增大,新建房、二手房、经适房、新建非住宅房价一体同涨。这说明,房市惯性依然力道强劲,宏调难度依然很大。

由于市场的延续性,危机时代的房市之热,是经过一个财年的市场推动和政策发力形成的。因此,12月份的房市价格,反应的是这轮房市宏调之前的情况,是市场翘尾的延烧。去年12月份的房市价格不高才是不正常的,如果那样就使得“国四条”和“国十一条”失去了出台的意义。

问题在于,这样的市场惯性还能未出多久?如果说今年一月份,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水平没有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接着高位运行。那就说明房市宏调组合拳或发力不够,或执行不到位。那就需要调整方向,并佐以更多的税收、信贷等手段去调控。进而言之,考虑到房市翘尾因素所致的缓冲,房市宏调最起码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看到切实的效果。否则,房市热度就很难降下来。

从金融危机前的那轮房市调控情势看,房市能不能冷静下来,并不在于上边打出了多少组合拳,而在于下边兑现了多少的执行力。以这轮宏调而论,“国四条”、“国十一条”不可谓不严。可是,从各地执行到精英学者再到雄厚资本,对此自有说法和做法。

以政府政府为例,过去一年,全国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带来的“土地财政“占了相当比例。今年突然收缩房地产,将导致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猛然缩水。而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了201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GDP、地方财政收入都是要同比增长的。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拟定了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约为8%。在外贸形势不明朗,投资和内需两大引擎的动力和房地产纠缠不清的情况下,靠什么维持不低于今年的经济指标?理性而言,宏调房市和经济增长确乎存在着投鼠忌器的矛盾。这种宏调政策上的刚性不足,肯定影响房市调控效果和执行力的强度。还有就是,去年度各地政府支撑下的在建和待建项目,已是箭在弦上不可不发。据1月14日《东方早报》报道,就在“国十一条”出台的同一天,杭州出台了和“国十一条”矛盾的《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基调是鼓励和支持购房。显见,在对待房市的问题上,上面的“宏调”也许带来的只是下面的“微调”。

据和讯网《2010年预测――百名经济学家调查》显示,50%的经济学者认为2010年我国房价仍会小幅上涨;9%的经济学者认为未来一年房价将会加速上升。可见,有将近一般的精英学者对房市宏调信心不足。这些人的观点,也会影响房市走向,甚至会使更多市场观望者入市

危机年的中国房市,最大的特点是“地王”频出,而且是国有企业的深度介入。由于去岁的4万亿投资计划大部分挹注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大幅攀升,其多余资金又投入到房市之中。统计显示,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超过七成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以至于舆论惊呼,中国房市泡沫是由国有企业炮制的。宏调遏制不住这些国字号企业的地王争霸冲动,房市宏调也难遏房价高企。

可见,房市宏调是个系统工程,急需要急就章的宏调猛拳,也要有釜底抽薪的政策调整。房地产热由地方政府推动已是普遍共识,但政府推动热衷房地产的主因在于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不平衡。1994年分税制以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是“七三开”,事权分配却是“三七开”。这种分配上的“剪刀差”,导致地方干得多、吃得少。而“土地出让金”则使地方找到了弥补地方财政不足的绝佳财源。因此,要改变地方政府对房市的过度“热衷”,就要改革土地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否则,即要地方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又要地方执行紧缩的房市宏调之策,恐怕很难。  安庆仁:私营煤矿与房地产多属于官商合股 

安庆仁 财经评论员

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是抓住了中国社会问题的牛鼻子,从朱镕基开始,两任国家总理殚精竭虑不能解决私营煤矿安全问题,根本原因是这些私营煤矿无一不是官商合股。四年前的这个时候,笔者跟从一位纪委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小煤窑清理整顿情况。从汇报的文字材料上看,当然无懈可击,该封的都封了,该停的都停了。但是按照正常程序,还必须到实地检查(抽样)一下才行。

实际上如果由县里的官员引领,到实地检查也是蒙事,因为他带你去的肯定是做了埋伏的,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但你还必须去,否则这样的检查在程序上就不合法,回来没法交代不说,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你必须去实地检查,看上那么三五家,然后无论你汇报时怎么说,抑或后来又被别的检查组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与你无关了,因为你的确到实地检查过了,后来又出问题,只能说当时漏查而已,不算大问题。

要说的是其中某县,大小煤窑遍地开花,但财政收入和百姓收入却上不来,煤矿安全问题率率发生,市领导来过、省领导来过,李毅中来过,温总理也来过,但是领导们前脚走,后脚又出问题。有两次问题央视、人民日报等报刊还报道过。可就是解决不了问题。笔者有个哥们道出了内情,大一点的矿有县领导的股份,中不溜的矿有大局领导的股份,小一点的矿有一般领导的股份。总之,没有权力者的股份,想开矿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其实正是当前中国煤炭领域的现状,承不承认没关系,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滑稽的是那些右派学者,一头装模作样的反腐败,一头又为腐败行为唱赞歌,声嘶力竭的要为山西煤老板们讨还公道,仿佛山西的私营煤矿就是个例外,欺天下人无知乎?老百姓或许真的不知内情,但笔者可在衙门里工作20年了,就这点猫腻,早了然于心了。可惜的是,笔者手里没权,否则非一刀切了不可。

今天的中国社会,腐败现象所以愈演愈烈,绝非孤立的权力腐败,而是贪官、右派学者、奸商共生的群体腐败,权力、资本、理论三位一体,权力扮黑脸、资本扮花脸、理论扮白脸,而其中最坏的就是扮白脸的右派学者,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伪淑女真婊子,说话没那么动人的,行止可谓仪态万方,然而别过脸去面对奸商和贪官的时候,却一副媚态,让人恶心到了极点。

还有那么一些右派学者,更肉麻,连脸皮都不顾及了,大庭广众之下就跟地产商发春。在袁秃子主持的《头脑风暴》那个节目里,印堃华等人宛如任志强包养的私娼,搔首弄姿,挤眉弄眼,就差说:任哥,俺奶你。还有汪丁丁和贺卫方,也不知奸商们都是怎么调教出来的,鞍前马后,屁颠屁颠的,尤其是最近几天,配合着美国售台武器,这哥俩又抖起来了,简直就像吃了春药。

昨天汪丁丁说要把自己著作版权白给谷歌,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白云大妈售书,那人是相当的多了,锣鼓喧天、鞭炮齐名,人山人海,稍有惋惜的是,老安乃有痔之士,只能用柔软的卫生纸,不然一定笑纳。坦白的讲,笔者不是不认可工农兵学员,比如说张铁生,的确有文采,就凭那篇文章,上大学也合格。但有些人完全是靠死记硬背,徒有高分,能力却谈不上,这些人当教授靠的不是学问,而是出风头。

学者本应该埋在书斋里,可这些人对看书研究学问没兴趣,对拉关系炒作自己却门精。但也正是因此,虽然学术上驴唇不对马嘴,职称却不低,而且还能在电视里混个脸熟。倒是美国人眼尖,一语中的,中国能称之为学者的,不过五个人。博客中国里那么多人自称学者,有的人甚至还说自己是思想家,笔者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双脚很少沾地的空中飞人,能有时间埋下心来静思。

老安虽然不是名人,但老安是真正的学者,不爱钱、不爱权、也不好色,每天就两点一线:单位、家,见到书比见到媳妇还亲,凡二十年,1点钟以前没睡过觉。当然,不是老安靠理性驱使自己去钻研学问,而是老安能从学问中收获一种莫名的快慰,说快感也许更合适。在老安的脑子里,总是有一大堆问题等待思考,只可惜就一个脑袋,而新问题又总是成堆的出现,终于白了少年头。老安骄傲的问一问各位:你做学问有快感乎?

笔者认识一位商人,不好色,对吃喝玩乐穿衣戴帽也不感兴趣,最大的嗜好是赚钱,每次谈成一个大项目,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这样的商人其实才是真正的商人,他追求的不是财富和财富背后的东西,而是追求财富这个过程,有很多商人嘲笑他是守财奴,一生就为赚钱活着,连享受一下都舍不得。这种人俗到了家,哪里知道,人家的享受是纯精神层面的,一种极度的精神满足,他其实根本就不爱钱。

真正的学者跟真正的商人是相似的,做学问不是为了追求学问本身和学问背后的东西,而是那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能让他的心灵得到高度的满足,特别是当他发现了一种新的道理、或者揭示了某种他人不解的现象的时刻,激情在瞬间就能让他疯张起来。换言之,真正的学者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没有物质需求,因为真正的学者都是神经质和艺术质的混合体,靠心灵充电,便是人死,而心却不死。

正是因此,真正的学者能够揭示矛盾,不为浮云遮望眼。而那些所谓的学者,不过是肉眼凡胎,他们心里牵挂的是,能否出名,能否赚到很多的钱,能否过上让别人羡慕的生活,能否受美女们青睐,出门车接车送,白天收获鲜花和掌声,晚间在五星级饭店里众星捧月,每隔几个月,就受到大领导们的接见,然后上报纸,上电视,出国考察,在耶鲁、哈佛等名牌学府演讲,出尽风头,派头十足的过足大学者的瘾。

老安这里说句臭话,这样的学者,不过是一片雪花,形没了,一切就都没了。打个比方说,跟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很多学者,在当时名气远远大于苏格拉底,但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有苏格拉底。再比方说,尼采的理论在当时并不怎么著名,但是在他死去很久已后,其他人暗淡无光,而尼采呢?震撼了整个世界,发生在西方、东方包括拉美的社会革命都能看见尼采的影子。

末了说几句房价这个问题,最近十来年,房地产可以说是把中国社会搅得天翻地覆,房价是越调越涨,越涨越疯。右派学者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也就是大家挂在口头上的卖地财政。笔者当然不否认其中有这个因素存在,但笔者同时还注意到,私营地产企业的股东都是谁,才是房价越调越涨的根本原因,不然让国家工商局公布一下,只怕十之五六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官商合股。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问题,只有效法山西煤改才是出路,不让他干了,看他怎么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