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人: 进化论与伦理学(草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1:52:14
作者:爱智人 2006-6-26 23:33:29)
进化论与伦理学(草稿)
信笔写来,没有列出相关文献,请诸位拍砖。
阿马迪亚·森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中曾慨叹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日益贫困化,按照森的看法,这种贫困化是经济学缺失了伦理学反思的结果。当代伦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日益明显,豪尔绍尼(Harsanyi)认为,伦理学可以看作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假如道德意味着人生的选择,而做出选择的人是理性的话。从凡勃伦到马歇尔,经济学大师们一直不满意经济学借鉴物理学而形成的一系列静态的思维方式,演化理论(evolutionary theory)逐渐被引入经济学的殿堂。我们注意到,演化理论从诞生时起就有着很多伦理学的含义,以演化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伦理学,实际上是西方“自然法”思想在近现代的自然延续,不同的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是神定的法;而演化伦理学的“自然法”的立法者却换成了生物学家。
 
 
 
 
康德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是否也是演化的结果呢?像“不可杀人”之类的道德律条,自然可以被看作是演化稳定策略。实际上,我们推导演化稳定策略时所用的逻辑,除去其后果论的“收益矩阵”之外,和康德的推证思路非常类似,即,对称的个体的行为若能普遍化为一般行为并持续下来,就成为“稳定均衡”,否则就是不稳定的,无法持续下来。
 
 
 
 
康德的伦理学被称为“义务伦理学”,我们细细考究“义务”的类别和含义,就会看到,履行义务虽然是绝对律令,但“履行哪些义务”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演化的结果,比如,为什么母亲需要履行照顾孩子的义务?为什么在传统社会里丈夫(父亲)要承担养家活口的义务?反过来不成吗?不能不承认,这些林林总总的义务乃是人类社会经由千百万年的演化形成的传统,由此而来的巨大道德力量是历史赋予的。
 
 
 
 
我们可以把康德伦理学看作是演化道德的一个高端的子集,即,演化所形成的道德在康德伦理学看来,很多未必道德,比如,杀死叛国者或汉奸也许是一个演化稳定策略(惩罚策略),它有可能不符合康德伦理学的绝对律令(“不可杀人”)。而康德伦理学中所谓的“道德”,从发生学上来看应当是演化的结果,尽管从康德自身的逻辑理路上看,它只和善良意志有关,只建立在良好的动机的基础之上。
 
 
 
 
作为演化结果的道德行为,有些时候未必能经受住演化的筛选,比如,一个富于牺牲精神的人可能会后继无人。一个善良的人也许会终生坎坷,“好人一生平安”只是一种善颂善祷而已,康德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作出了“上帝存在”、“灵魂不死”的公设,但在非基督徒的芸芸众生看来,这两个公设十分苍白无力。那么,对待这样一个困境,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当确定,道德行为作为一种遵守规则的行为,内在的具有脆弱性。比如,猴子会互相给对方抓虱子,原始人会合作捕猎,把猎物平均分配,但若有人或有猴“免费搭车”,而且这些自私自利者越来越多,这个体系就存在不下去。
 
 
 
其次,我们要看到,要想维持整体的道德,只靠自律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惩罚机制,或曰“制度”,把免费搭车限制在最小限度之内,才能保证有道德的人生存下来。这里对道德的要求和康德不同,稍“低”一些,即,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个体只要做出了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就可以被认为是道德的。由于道德可以促进整个群体的繁荣,因此,那些建立了良好制度的猴群和人群在自然灾变时期能够互帮互助,生存的几率就要大得多,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是演化的结果。
 
 
 
 
再次,我们看到,这种作为演化结果的“道德”在康德的意义上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道德,我们可以把猴子和原始人的道德行为称为“原始道德”或“自在的道德”。到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有了抽象思考能力的时候,那些智力较为卓越,对人生有深刻体悟的圣哲们开始反思到底何谓“道德”。他们提出了诸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教)、“要真诚地爱你的敌人”(耶教)等等道德信条,这些道德信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或“自觉的道德”,它完全摆脱了功利的羁绊,而进入纯粹的圣爱之境,由是,康德才会把这种纯粹基于高尚动机的道德和天上的星空并列,认为是它们是震撼心灵的。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道德谱系,在谱系的低端是猴子、狼、海豚都有的道德,姑且称为禽兽之境的道德;在谱系的高端是只有耶稣、颜回、孔子等圣贤才具有的完全无我的道德。禽兽之境的道德到底是不是道德?这个问题大可争议。圣爱之境的道德并不能给人带来现实利益,它也并不指向现实利益,因此,遵守这些道德并不能使人成为生存中的“适者”。可是,就基督教和佛教在世界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巨大声誉来看,尽管有不虔诚的教徒,但遵守这些道德的教徒在总体上并不是“坎坷潦倒”的。
 
 
作者:晓月 2006-7-7 17:47:18)
很有价值,应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