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6大名相-10大名相有凑数之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23:43:49
中国历史上的6大名相(转自历史吧,出口转内销) 前一阵子有人评出了“10大名相”,但我个人看来评得过于笼统,而且没有必要非得凑出10个来,以下是我评出的“6大名相”,并以他们的功绩来排出个名次来。
1.商鞅
“10大名相”里没有他太遗憾了,我个人认为不但要把他加上,而且还要让他高居名相之首。商鞅变法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奇迹之一,它使秦国这个落后而贫穷的蕞尔小国在不到二十年间突然改头换面,崛起为当时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逼得超级大国魏国割地迁都,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秦国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大并最终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只有十九世纪日本明治唯新可与商鞅变法的奇迹相媲美。
2.王安石
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过于根深蒂固,如果王安石也拥有当年商鞅同等的权力,王安石将是第二个商鞅。宋朝将是第二个秦国,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3.管仲
开创了春秋五霸中齐国的霸业,即使后来齐桓公死后齐国已不再是霸主,但靠着管仲打下的基础,齐国始终是一个一等强国,虽晋楚两国数百年争霸,没有一个国家敢小看齐国。
4.王猛
感觉就是管仲在纪元四世纪的翻版,前秦帝国在他的手中变得强大并一统中国北方。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中国势必统一于前秦帝国。他死后,皇帝苻坚在决策上屡屡失误,最终惨败于淝水,帝国瓦解。
5.诸葛亮
我认为,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同样是相当成功的。
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隆中草庐,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当时,他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取荆、益二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一统天下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这也是后来刘备建立蜀汉帝国过程的主要策略依据。后来刘备称帝,举倾国之兵伐吴,大败而崩,诸葛亮辅佐幼主即位,国家军政事物无论大小,由其专断,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兼推行屯田政策。为安定南方,曾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南中蛮王孟获而不斩,遂收复南人之心,然后五次伐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于五丈原病逝。
12楼认为,诸葛亮“应该发展经济 培养人才 从长远考虑 但是他却用狭隘的目光来看当时的局势 ”,他的根据是“当时3国的国力”。而我的认为是,诸葛亮出兵伐魏才是正确之举,其依据也是“当时3国的国力”。很明显,当时的三国中,惟蜀汉最小最弱,而死敌曹魏最大最强。蜀汉帝国仅益州一州,而南方四郡又占其总面积的一半,而曹魏帝国领有中原,国力雄厚,人才众多,经济发展与恢复能力是蜀汉的数十倍乃至百倍,若安心拼发展,蜀汉根本不可能是曹魏的对手,甚至不是东吴帝国的对手,如果真的“从长远考虑”的话,一旦曹魏发展到足够强大之时,就是蜀汉的灭亡之日。所以诸葛亮一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必须要在曹魏帝国刚刚建立,百姓还没有形成对新政权的向心力之时主动出击,毕竟蜀汉帝国打的是前汉室正统的牌,可以利用前汉朝的惯性影响力。事实上,诸葛亮几次伐魏,都是防御性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有赢得主动,才有一线生机。
所以,我以为,诸葛亮的目光绝对不是狭隘的,他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6.张居正
王安石和张居正的变法改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原因是守旧势力过于强大。失去了原有利益或特权的社会渣滓们是不会心甘情愿的,他们必然要对变法改革进行反扑。另一原因是中国传统政治在保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习惯性的反对任何形式的改革,所谓“利不百,不变法”。但王安石和张居正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明王朝在张居正任首辅大臣时,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人民负担得以减少,财政收入开始增加。而且,张居正任命潘季驯治理黄河,于是黄河不再泛滥,又任命戚继光守御北疆,于是明军战斗力迅速提升。可惜张居正当权时间太短(11年),社会病症太多,否则他定在根本上解决更多问题。他死后,明王朝又恢复了腐败。王安石的变法比张居正改革更为全面,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社会方方面面进行全盘彻底地改革,以挽救处于危难边缘的宋帝国及千万贫苦百姓。其道德、智慧和魄力令后人为之赞叹和崇敬。其失败主要原因前面已述,决非“任人唯亲,玩忽职守”。而且当时宋朝的地方行政官员多以旧党为主(王安石是无权任免的,甚至连皇帝都无法将他们全部裁撤),他们是不可能拥护新法的,但新法在地方上的推行却必须依靠当地官员。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 

这6大名相有一些共同点:他们才是当时国家真正的主角(李斯、萧何、耶律楚材等都是因为他们所辅佐的君主圣明英武才成为明相的,他们只能算是配角),国家在他们的治理下由弱而强,社会变得更有秩序,行政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