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我提《施琅大将军》-博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4:06:35
晚上去郑老家取画,出现一小插曲,按了铃,家里阿姨来开门,她边帮我拿拖鞋边悄悄说:“这老俩口正在吵架”。我有些愕然,郑老是有名的老好人,郑太的性格也是很柔顺的那种,认识他们也十几年,没见两个人红过脸儿,问阿姨是怎么回事儿,阿姨说:还不是那《施琅大将军》闹的!来到书房里,还没等我开口,郑太就和我说,只是和郑老谈了谈最近央视一套播出了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就把他气成这样了。还没等郑太把话说完,郑老就发了话:“总之一句话,以后别和我再提那个甚么《施琅大将军》!”
郑老是位历史学教授,2004年才不带研究生了,老人家一向以治学严谨而闻名的。这也就难怪了。央视要歌颂施琅的用意,地球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老人家还是没转过这个弯儿来?
……
无可否认,施琅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才能并不能说明一切,吴三桂、洪承畴难道没有才能吗?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看这个人的气节人品,看他在动荡的大时代中进行何种选择。
满清入侵,万民涂炭。中华衣冠不再,道统中衰。正如顾炎武所言,此正是“亡天下”之时,作为明朝的一个将军,到底该做出何种选择?是卑躬屈膝而投降,还是奋起而反击?前者如吴三桂、洪承畴之流,百多年来受尽世人唾骂,而后者如史可法、郑成功等人,却受万民景仰,则何者为是何者为非,明矣。
然而,施琅却选择了前者,选择了投降。如果是第一次投降还是因主将郑芝龙之故的话,那第二次投降,实是无可辩解。诚然,郑成功做法是有些问题,但施琅却因区区个人之恩怨,遂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不但悍然投降,而且决意以攻台灭郑为终身之事业,那就不是任何人所能辩解得了的。这种背弃国家和民族的行为,正应该予以斥责,而不是在国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予以褒扬。
细看施琅平生,先为明将,后降清,再反清,又降清,其人反复如此,气节何在?你看那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等几个女子,她们以卑贱之身,而操瑾玉之节,义不降清。施琅身为大将,守节还不如几个妓女,诚为可鄙。即使我们今天要歌颂,也应该去歌颂她们才对。我们应该拍《柳如是传》,应该拍《董小宛传》,应该拍英雄传,而不是叛徒传。
英雄这个称呼,是人民给的,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而我们看到,在满清统治的二百余年中,反清复明的口号贯穿始终。明朝初亡之际,诚不必说,即使后来,天理教、白莲教,莫不以此为号召,甚至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也以“驱除鞑虏,回复中华”为己任,则人心思明,可见一斑。而这位施大将军,却因一己之私怨,视海外孤忠为寇雠,非灭之而后快,则其人应得何等评价,不言而自明。
每当我们民族在面临外侮之时,总会有一批英雄出现。祖狄、岳飞、文天祥、袁崇焕,他们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进行着保护和拯救我们民族的事业,所以他们得到了我们整个民族几千年的尊敬和景仰。如果我们今天赞同了施琅的行为,那么我们将置这些英雄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