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政协网 - 常把“三农”记心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56:53
常把“三农”记心间
——记黄梅县政协委员、黄梅县鑫城棉花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浪
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点击数:226作者:石雪峰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不知是谁说的这句话很经典,适合很多人。雷浪就是个有故事的人。
试想,如果没有故事,怎么可能下决心从省城副处级位置辞职下海来办民营企业呢?
带着探讨主人翁创业故事的兴致,一个春日,我造访了雷浪所创办的黄梅县鑫诚棉花有限责任公司。阳光灿灿,春意融融,双方心情都很愉悦。与雷浪和鑫诚公司的员工们深入交谈,听完他们的故事后,我顿悟了主人翁下海原因,那就是他胸中有一个沉重的心结——“三农”。为了解开这个结,他甘愿牺牲个人利益。
(一)
雷浪出生于黄梅西部农村,在婉转清新的山歌畈腔声中长大,与农民的感情深厚,即便是参加工作后,也一直是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农业、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在他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农民兄弟的敦厚朴实令他终身难以忘怀。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住点期间,蹲点干部每天轮流到农户家“吃派饭”,奶奶婶娘们常把鸡蛋埋在工作组干部的碗底,而她和家人们则舔着辣酱或盐水下饭。她们是怕工作组干部缺乏油水,没劲带领群众治穷奔富啊。夜里,躺在铺上,浮想起村民们一张张笑脸和一双双期盼的眼神,雷浪很是感慨,甚至涌出热泪来,他对同室的干部说,这一生,我一定要回报这些情同手足的农民兄弟们。
这个心结在他心中蕴藏了几十年。2005年,雷浪觉得是实现解开心结愿望的时候了,这个想法是基于两点产生的,一者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为“三农”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为“三农”办事有党的政策依据;二者自己从1995年开始涉足工商企业,已积累了一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这两点是他即将要办一个涉农企业的重要保证,对此,他信心百倍。
这一年春上,他辞职了,毅然回到黄梅蔡山镇。这里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二站,是他政治上成长的重要阶段,这里的山水独特,民风淳朴,文化底蕴蕴深厚,他和这里的干群关系特好。
雷浪要在这里兴办一个年产值上亿元的棉纺企业,因为这里是纺织之乡,有优良的纺织传统可供继承;还因为这里的百里平原上盛产棉花,可为棉纺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雷浪的想法得到很多人赞同,他的公司组建实施方案被许多行家首肯,认为科学且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多的人则是信赖雷浪的人品,于是纷纷解囊注资,成了雷浪牵头创办的黄梅县鑫诚棉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2005年,鑫诚公司选择蔡山镇移民新区作为公司及其所属的棉纺厂厂址,迅速投资1700万元,建起了一家一万锭规模的棉纺厂。公司以棉纺厂为依托,集棉花收购、加工、纺织于一体,实行产业化经营。这年冬,几乎是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的同时,鑫诚公司开始正式运作,所属的棉纺厂亦同步正式投产。
(二)
公司和工厂一开张,雷浪便腾出手来,组建鑫诚棉花专业合作社。这让有些股东看不懂并产生了阻力,他们认为鑫诚要用棉花只须从农户收购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为此而建立一个组织并为了维系这个组织而进行经常性耗费。在股东大会上,雷浪用黄梅及其周边县市棉纺厂多,争夺棉花资源之战势必愈演愈烈的预见性推测来耐心说服他们,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雷浪有这样的韧劲,直至绝大多数股东认为雷董事长说的在理。而总经理胡新桥最能读懂雷浪的心情,他总在关键时刻支持雷浪,把雷浪想要办的事快速推进。
办企业要像一个高明的棋手,走一步要能观到对方后两步甚至三四步棋并且能拿出应对策略,方可常胜。不久实践证明雷浪棋高一着,2006年秋冬之交,黄梅及其周边地区因中小型棉纺厂林立,届时果真出现了棉花资源争夺大战,许多因平常未进行基础建设的厂家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外地高价收购棉花,收购价比本地高了一两成不说,还得再贴一把运输费信息费,无端将生产成本抬高了许多。而鑫诚棉纺厂因为有鑫诚棉花专业合作社做坚强后盾,一年四季有棉花收购,从没出现因棉花原料供应不及而停产的现象,并且成本价比别的厂家要低,给予求货方的价格当然优惠,实现良性的销售循环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鑫诚棉花专业合作社与几十个村三四万个棉农户有紧密联系,公司将他们的棉地作为产业化基地来合作,并承诺棉农出售棉花时在最低保护价的基础上可随行就市,就高不就低。这一着给棉农吃了定心丸,他们与公司的关系瞬间由松散型变成紧密型,当然农户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获了利的棉农对公司利益也是处处维护,他们坚决抵制外来棉贩高价收购的诱惑,把一斤一两的棉花都送到公司去,以建立双赢局面。
这正是雷浪的初衷,不过,雷浪觉得仅此还远远不够,他希望当地更多农民从鑫诚公司和鑫诚棉纺厂获取更多更直接经济收益。作为一个棉纺厂,需要大量挡车女工是尽人皆知的。在招收女工上,雷浪与人的思路又不相同。大多数人认为,要使棉纺厂尽快建成投产,应不惜高价到周边去招工,用高工资诱惑别的纺织厂的熟练工人向鑫诚倒流。雷浪以为这样做不道德,这会引发厂与厂之间的无序竞争,将别人花心血培训出来的熟练工人据为已有,不亚于小偷去人家口袋掏钱,鑫诚不能这样做。再说,弃本地工人不用,而去外地招工,一者达不到鑫诚企业为所在地人致富的初衷,二者长久下去,便会失去当地群众基础,使企业根基不稳。经雷浪一路演绎,股东们个个心领神会,决定舍远求近,就地招工,虽然这样招来的工人大多是生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费培训她们,但从长计议,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见统一后,雷浪和所有股东们到全镇各村去走访农户,用算账对比的方式说服哪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留下来穿上鑫诚棉纺厂厂服。鑫诚承诺,工人在鑫诚年人平工资1万余元,月平1000元以上。她们掐指一算,外出打工,年总收入也不过1.5万元左右,除去往返路费和城市的巨大开销,拿回来的纯钱比鑫诚少得多,而且就近打工还能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家人料理田间农活,有利于家庭和睦稳定。于是自愿留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有200多人被公司吸收进来。公司安排技术力量对她们进行强化培训,使她们很快就成为各个岗位上的优秀员工。她们每年从公司获得300多万元打工收入,家庭环境迅速得到改善。
(三)
从雷浪办企业的过程看,有人会觉得这很简单,不是么,雷浪说办就办,而且一办即成。如果是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企业不是好办的,特别是棉纺企业,盈利的难度好比针尖削铁刀口舔血。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那就是在顺境情况下企业好办,难就难在逆境中求生成,而在逆境中求生成求发展,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必须要越过的一道坎,越不过这道坎,你就不能成其为一个企业家,同时还会葬送广大股东的血汗钱,因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每五到八年必有一次经济低谷出现。这低谷实际上就是一种危机。危机发生后,市场萎缩,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困扰得企业动弹不得。这就到了显示企业家道义的时候,此时在黑白强烈对比下,企业家有无风采便昭然若揭了。
鑫诚公司办起来的头两年,内外情况向好,市场也风平浪静,方方面面还算顺遂,可到了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终于波击到中国,一时市场风起云涌,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尤其是出口量较大的纺织业,由于出口受阻,导致订单下降、价格回落、货款回笼缓慢、资金流动性不足、企业亏损日益加剧等一系列令人头痛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面对这种经济危机带来的通病,许多企业老板采取的是“休眠”疗法,即限产、减产、降薪、裁员等,也就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支出,以留得青山,在经济低谷里赢得喘息的机会,好图日后的东山再起。
难道鑫诚也要沿用这些老办法来应对这场危机吗?望着仓库里迅速增加的积压产品,雷浪也犹豫过,彷徨过,但他最终说服了那些人趋亦趋的股东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决定既不限产也不减产更不降薪裁员还要满负荷生产。这逆向思维确是一着叫人心跳的险棋,雷浪他们之所以敢走,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和总经理胡新桥以及他俩的助手们对市场作了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从调研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此次危机我国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形态并没有被破坏,占全球五分之一的国内市场需求太巨大了。国外受阻,便转向国内,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黄梅民间有句俗语——“喇叭不响调头吹”,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兵贵神速,公司高层立即开会,决定从三个方面入手,化危机为发展生机:调整产品结构,即刻大幅减少出口产品比例,满负荷生产内需产品并四面出击占领国内市场;减少终端产品生产比例,以短线半成品轻装上阵。具体办法就是扩大棉花收购加工及棉纱销售,减少库存,做到当日进货,当日生产,当日销售,以适应市场一天一价的变化情况,是为船轻好调头;下调销售价格,微利即销,以吐空库存,充裕流动性,进而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鑫诚生产经营调头运作刚刚开始,国务院扩大内需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会议精神便公诸于报端,算来鑫诚人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由于鑫诚人的准确把握,鑫诚不仅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打乱阵脚,相反从中获利不少,企业得到稳步发展。这里以2008年最后四个月为例,这四个月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最艰难的四个月,不亚于黎明前的黑暗,不少企业亏得不亦乐乎,而鑫诚却以60万元的盈利宣告他们调整的成功。
其实,能知晓雷浪创办企业思路的人才明了,鑫诚调整成功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更在于公司有效保护了全体员工的经济收益。雷浪说,若一味降薪裁员,公司好像一时减轻了负担,但被减下来的工人却又向哪里去谋职呢?何况她们当初都是我们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请来的,如若在遇到一点困难时,就将她们扫地出门,也就太没有人情味了,更违背了当初办公司的宗旨,这不是雷浪和鑫诚人的风格。
(四)
走进鑫诚,给人的是一股精神振奋感,一头虎虎有生的的雕塑大牛首迎宾客,也昭示公司牛气冲天,池水中的金色鲤鱼悠然戏耍,下班工人浏览一眼,顿觉身轻气爽,一股舒畅的心情伴随回家之路。
公司门卫老周告诉我,公司200多号员工,个个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他们每天进厂一路歌声,出厂一路笑声,让他实在是太熟悉了,而他自己也是终日乐哈哈的。他一个1948年生人,六十有一,身体又不是十分硬朗,在家干农活是没有什么指望了,谁知工厂办到了家门口。他到厂里来担任门卫,风不吹,雨不打,每年有六七千元固定收入,早晚还可帮衬老伴一把。碰上这样的好事,有时连他自己也不大相信,常常摸心自问:“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算来,他的收入在厂里是最低的,因为他的工作较轻闲。工厂员工报酬并无固定模式,既计时,更多的则是计件,多劳多得,劳动强度越大技能越高报酬越多。老周指着迎面走来的周正柱说,他每个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高峰时可达3000元。周正柱是个强壮的中年汉子,在厂里从事计件搬运。他有的是力气,做事又麻利,工人们都说没有他搬不动的东西,也没有他干不了的活。周正柱握着青筋直暴的拳头,不无自豪地说:“落在这样的好厂里,干起活来没有一点疲劳感。”
周正柱来厂工作三四年了,也因工厂而发家,这是大家你指我见的。不过周正柱认为,他还赶不上鲁老七。鲁老七一家有三人在厂里上班,年收入六七万,三年多了便是20多万元,去年他家两个儿子同年完婚,一个用去七八万,老七不叫声腰酸,这让四里八乡的人赞叹不已。
众所都知,棉纺厂里大多是女工。鑫诚里的女工个个能干,月薪都在一千五六百元上下。挡车工胡芬雄便是其中一个。她来鑫诚之前,在浙江温州一个工厂打工,月资不过七八百元,除去往返路费和生活开支,年收入所剩无己。在鑫诚,心灵手巧的小胡总干在别人的前面,月月拿到1500多元。小胡说她在鑫诚上班很快意,八小时下来,洗个热水澡,换身洁净衣衫,骑着电瓶车归家,身轻如燕。小胡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每月领到工资后,立马回去交给母亲,她有个弟弟正在读中学,她想攒一大笔钱供弟弟上大学呢。
工厂开在家门口,最受益的是与工厂只有一墙之隔的周上屋村,全村有五六十号人在厂里上班,年收入100多万元,家家日子过得光鲜。
还有全镇那些种棉大户,他们从工厂获得的收入也十分可观。而今你到蔡山镇随意走一走,到处都有鑫诚赞叹声,到处都有维护鑫诚的议论声。
(五)
三年多来,雷浪带领鑫诚人于艰难中开拓奋进,生产经营业务不断拓展,产值、利税稳步上升。公司用棉花生产、销售、加工将全镇土地、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全镇上十万亩棉地亩平增加收入150元,人平增加收入100元。
莫嫌这两组数字小了些,雷浪却十分看重,他要的就是周边群众因鑫诚而逐渐走上致富之路的效果。为了早日达到他心中的目标,为了他心中的那股“三农”不了情,雷浪经常利用自己的政协委员身份深入农家调研,以准确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向各级政府提出提案,要求多多为“三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他自己则千方百计为之付诸行动。他已和他的股东们反复商讨论证过了,计议在经济危机的“U”型底中,作好公司扩张准备,一俟时机成熟,即将一揽子新方案付诸实施,迅速将公司做强做大,让公司成为周边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依托。
农业、农村、农民是人类灿烂文化之摇篮,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三农”发展相对滞后了,他们确是需要更多的呵护与关照。
雷浪是个文化人,忧国忧民是中国文化人的传统美德。诚愿雷浪早日实现他的“三农”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