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争议:期待又一个互动样本(新华每日电讯 2008-1-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6:14:30
磁悬浮争议:期待又一个互动样本


( 2008-01-29 11:09:1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当前上海市对磁悬浮事件的反应方式,体现出政府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在尊重群众利益方面的诚恳态度,有望为各地政府理性应对群众诉求树起一个样本
有媒体报道,近来上海市闵行区、徐汇区、浦东新区部分群众连续在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等市中心公共场所,通过“集体散步”、“集体购物”的形式,表达对磁悬浮线路经过自家小区附近的意见。
据悉,他们主要是质疑此前市政府对磁悬浮新线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运行震动和噪音等三方面污染的解释。对此,上海市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高度重视群众利益诉求,敞开意见渠道,通过听取、梳理、分析意见来继续完善磁悬浮路线方案。
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市群众与政府双方此次显示出的开放、柔性、负责态度,及理性、慎重应对措施,有望给今后此类涉及群众利益的纠纷树立更好的样本。 磁悬浮环评报告被指未解决安全问题
2007年底到2008年初,上海市有关部门在网上公示了磁悬浮线路优化方案和环境评价报告。但沿线部分市民认为该方案和报告并未解决安全环保问题。
从2008年1月5日起,几乎每天晚上,闵行区淀浦河沿岸一些小区的部分居民都以“集体散步”名义到附近几处商业中心聚集,对沪杭磁悬浮机场联络线从自家小区附近经过提出异议。此后几天,又有数百名群众在人民广场“集体散步”,在南方商城、南京路步行街、徐家汇“集体购物”。
据观察,这些“散步”和“购物”的参与者大多数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人士,而且他们集体表达诉求的方式也显得冷静、理性。
据分析,他们参与散步的根本原因在于磁悬浮方案触及了切身利益。一位参加“散步”的小区居民称,他的住房在磁悬浮规划线路附近,方案公布之前,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万元,但规划公布后,房价缩水了30%。一些沿线居民还说,不少房产中介都不收沿线的房源。
据了解,沿线居民质疑磁悬浮方案的理由主要有四:一是政府公开的环保标准不一致,二是中国标准与世界标准不一致,三是已有公众反映磁悬浮沿线居民的身体、睡眠甚至电视受到磁悬浮的影响,四是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小区业主认为,磁悬浮可能会影响附近部分人群的健康。 当地政府认为要充分敞开渠道听意见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城市建设中,一些大项目、大工程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而引起争论,将越来越频繁。此类事件主要可采用沟通、调解、引导的正确方式加以处理。
据了解,“散步”事件发生后,市有关方面召开会议认为,涉及群众利益,一定要充分敞开渠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认为,群众意见的合理成分值得重视,要充分考虑,不能视而不见。
专家分析指出,上海市有关部门及群众的理性、柔性理念值得提倡。同时,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坚持这一原则,有可能使有关磁悬浮方案的争论成为一个契机,促使政府部门在回应群众诉求时,提高回应信息的完整性、公信力、时效性,有利于建立健全诉求表达与利益调节的长效机制。
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市在公示了环评报告后,一些沿线居民对公开的环保标准、中国标准与世界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提出质疑,还有市民提出要求,希望看到环评报告全本,依法召开听证会,等等。
上海大学有关专家指出,上海市民提出的这些质疑是理性的,提出的要求是在合法范围内的,这正是中央及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政务公开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沿线居民表达的意见、提出的要求看,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在增多,水平在提高,这对政府回应群众诉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待上海为理性应对群众诉求树起新样本
对此,一些关注此一事件的网民认为,政府应该向公众公开重大决策,让群众清楚地知晓各种利弊,给出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
专家也指出,政府积极、准确的反馈在此类事件的协调、处理中不可或缺。上海市政府和群众的理性、柔性态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使各方充分披露信息,反复验证推敲,进而达成理解与共识。这样通过多次讨论所得出的结论,短时间内可能损失效率,但长期看会赢得更充分的支持,将各种不良后遗症减到最小。
信息透明,程序完整,有助于化解各类矛盾。专家表示,近年来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事件等社会上一些热点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其整个过程均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政府自我完善,推动社会的民主和法治进程。
当前上海市对磁悬浮事件的反应方式,体现出政府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在尊重群众利益方面的诚恳态度。随着整个事件沟通、协调、决策的一一完成,对磁悬浮方案处理的全过程,有望为各地政府理性应对群众诉求树起一个样本。 (记者董瑞丰)据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1/29/content_7516187.htm
磁悬浮争议:期待又一个互动样本(新华每日电讯 2008-1-29) 期待媒体监督权力能成为制度化(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0) 上海磁悬浮扩建引发争议(南方都市报 2008-1-13) 上海市回应磁悬浮争议(南方都市报 2008-1-14) 新华时评:治安小案,如何在推诿中成“大案”(新华每日电讯 2008-1-31) 新华时评:天门城管罪恶之拳,痛彻天下良知.(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0) 厦门PX争议背后的规划环评缺位(新华每日电讯 2007-6-8) 拖车漫天要价,“病”在行政垄断(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9) 广电总局公布违规影片《苹果》的处理情况(新华每日电讯 2008-1-5) 根除城管“暴力执法”,必须“釜底抽薪”(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5) 胡锦涛:反腐要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6) 官员热读EMBA,纪检应问问学费(新华每日电讯 2008-1-25) “天上掉馅饼”边防民警不动心(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7) 谁宠坏了郭晶晶们?(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6) 开幕式:很中国,很世界(新华每日电讯 2008-8-10) 开幕式九大震撼(新华每日电讯 2008-8-10) 留学生活何能奢靡(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住经适房开宝马奔驰,是否应知耻(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1) 新华时评:10倍于投资的公路收费,进谁兜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6-29) 北京上马磁悬浮引发环评争议 厦门:特价房总买不到,原来只是饵(新华每日电讯 2008-2-13) 小事“舆论发酵”成大事,看如何引导(新华每日电讯 2008-2-17) 雪灾带来的教训当反思和汲取(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0) 保奥运空气质量,六省份联动“治污”(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