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新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0:39:09
秭归新貌 三峡秭归在线  http://www.zigui.gov.cn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10:10  点击量: 461次 【字体显示:  小】        【纠错】

    三峡晚报讯 (记者 刘曙松 王永胜 刘康)记得有个秭归的朋友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只要有一根长长的鱼竿,我在阳台上就可以钓到三峡库区的鱼。三峡库区坝首第一县秭归,与三峡大坝临水而居,遥遥相望。10月23日,我们在空中拍下了秭归新貌。

波光粼粼,诗情画意

水路弯弯注灵气

     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长64公里,在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2000多年前,因为有了屈原,秭归就不再是长江边一个普通的小城;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世界罕见的三峡工程,秭归凤凰涅槃,成为长江边的一颗明珠。

山水之城展新颜

顺山而上有新天地

  整齐划一的城市格局

    凤凰山上,屈原祠从容安卧。因为屈原,中国有了一种精神;因为屈原,中国有了一个节日,就如谢克强在《端午·在秭归》所写的那样:
    许是屈子以傲骨做人
    性格有棱有角
    后人景仰他的人格和品德
    才将祭江的粽子做得
    有棱有角
    年年祭江呵
    祭江的粽子有棱有角
    只因屈子有棱有角的灵魂
    喂养了一个节日

  ●总策划:陈新民 冯正安 ●执行策划:万龙云 ●主编:胡俊奎 喻植桃 ●图片总监:刘曙松 ●美术:冯干 杜勇 ●绘图:王晓艳 ●摄影:刘曙松 王永胜 刘康

  ■相关链接

  秭归文化底蕴丰富。秭归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是端午习俗及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即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秭归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末魏晋、兴盛于唐,一直保持到当代。所包含的礼俗及文化元素十分丰富。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众人聚集屈原庙或岸边,设祭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龙舟游江,唱《游江》,呼唤屈子魂归;龙舟竞渡,各异龙舟争相前进,场面十分壮观,成为融民族性、竞争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骚坛诗会,自明代起,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由读过私塾的农民自发组织,每逢端午便聚于屈原庙吟诵楚辞、或相互诗词唱和,欢度端午并纪念屈原。端午习俗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盐蛋、稻场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