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50:33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更好地面对挑战、走向现代化政党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他们所进行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已经成为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适应中共执政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才能在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参政党参政意识,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4号文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的概念,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性质、作用等,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写入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民主党派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的事业里,并肩战斗了60年。60年里,正因为有民主党派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有民主党派兄弟般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才有了今天成熟稳定的政治局面。在新的世纪里,无论是作为执政的共产党,还是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都共同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永远是战友,是伙伴,是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缺一不可,毫不可分的力量。要承担起历史赋予民主党派的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
    作为民主党派,首先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政党,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责的政党,它不同于西方的在野党和反对党,它不是以争夺政权为目的,而是自觉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协助和支持共产党执政兴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是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能力越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越强,执政的绩效就越大。可以说共产党能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能否提高执政能力,我们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有重大历史责任的。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随着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明确,必须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不断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发挥其政治作用,才能适应共产党执政的需要、适应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才能成为合格的称职的参政党。
一是要加强党派队伍建设,确保党派的整体素质适应参政需要。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评价国家管理绩效的政党行为。因此,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要与参政党的组织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参政党队伍。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有重点地按界别发现、吸收和培养骨干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发现吸收年轻的有政治前途的成员,将来发挥更大的参政作用;要使参政议政成为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库和联系网络,实现本党派内部人才共享、成果共享;要继续发挥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特约研究员、从政人员、政府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骨干成员、代表人士的作用。参政党成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否成功实现的国家政治大局,必须给予制度上和法律上的高度重视。
    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党派工作机制,提高党派的工作效率。党派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各民主党派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党派自身建设的规律,完善党派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党派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比如我们南关民进总支建立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机制、会员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发挥全会人才整体优势的网络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及信息反馈机制等。实践证明,这些机制的建立,为会员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更好的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党派的基层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把握新的参政议政规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把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使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信念。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必须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信念。加强党派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和树立参政党意识、明确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我们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政治基础。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等;要加强对形势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与参政议政有关的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在党派的各级组织和成员中兴起一个学习的高潮,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政治信念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能力。
    三、把握决策要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高速转型,由此引发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驾驭好这艘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巨轮,既是对经历了半个世纪执政风雨的中国共产党的考验,也是对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参政党的考验。
    一是民主党派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把握决策要旨。要以共产党为师,深刻领会执政党决策要旨,准确把握国际风云变幻大势,密切关注国内改革发展在转型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建设多极世界,实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内问题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执政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决策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值得参政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二是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力量。明确和理解党的决策要旨,就应该积极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民主党派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上的一致性。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的一致性、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无疑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发挥各阶层智慧,推动社会进步;而多党致力于一个目标,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任度,实现最广泛地团结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
    其二是民主党派联系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在社会阶层越分越细、人民群众的权益越来越受到尊重的社会,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应当是多渠道的。民主党派不仅能够向执政党反映社情民意,同时还能够倾听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防止矛盾激化,团结凝聚人心。
    其三是民主党派的智力密集性和位置超脱性。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人民根本利益受到忽视,财产遭受损失,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民主党派成员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联盟,各方面的专家荟萃,可以有效地对执政党的决策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处于执政地位,更便于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是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参政党的生命线。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需要各参政的民主党派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需要各参政党通过调研报告、提案、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必须把握下面几方面原则:
    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指导思想。我国在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更应当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大胆的建言献策,凡是不符合的就坚决抵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参政议政的各个环节中来。
    其二坚决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经济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参政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大有可为。
    其三有效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实现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使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围绕这一内容,针对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协助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其四是关注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全社会整体民生水平的提高。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现,“三农”问题、下岗职工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农民工问题、贫困儿童失学问题等等,无一不是执政党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无一不是参政党始终关心的热点问题。
    其五反腐败将继续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重点。民主党派应当和执政党一道,在参政议政中继续关注反腐败问题,从制度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共同铲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毒瘤,确保十七大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的目标顺利实现。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更好地面对挑战、走向现代化政党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他们所进行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已经成为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适应中共执政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才能在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参政党参政意识,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4号文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的概念,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性质、作用等,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写入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民主党派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的事业里,并肩战斗了60年。60年里,正因为有民主党派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有民主党派兄弟般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才有了今天成熟稳定的政治局面。在新的世纪里,无论是作为执政的共产党,还是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都共同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永远是战友,是伙伴,是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缺一不可,毫不可分的力量。要承担起历史赋予民主党派的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
    作为民主党派,首先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政党,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责的政党,它不同于西方的在野党和反对党,它不是以争夺政权为目的,而是自觉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协助和支持共产党执政兴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是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能力越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越强,执政的绩效就越大。可以说共产党能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能否提高执政能力,我们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有重大历史责任的。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随着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明确,必须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不断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发挥其政治作用,才能适应共产党执政的需要、适应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才能成为合格的称职的参政党。
一是要加强党派队伍建设,确保党派的整体素质适应参政需要。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评价国家管理绩效的政党行为。因此,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要与参政党的组织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参政党队伍。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有重点地按界别发现、吸收和培养骨干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发现吸收年轻的有政治前途的成员,将来发挥更大的参政作用;要使参政议政成为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库和联系网络,实现本党派内部人才共享、成果共享;要继续发挥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特约研究员、从政人员、政府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骨干成员、代表人士的作用。参政党成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否成功实现的国家政治大局,必须给予制度上和法律上的高度重视。
    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党派工作机制,提高党派的工作效率。党派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各民主党派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党派自身建设的规律,完善党派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党派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比如我们南关民进总支建立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机制、会员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发挥全会人才整体优势的网络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及信息反馈机制等。实践证明,这些机制的建立,为会员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更好的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党派的基层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把握新的参政议政规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把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使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信念。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必须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信念。加强党派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和树立参政党意识、明确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我们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政治基础。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等;要加强对形势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与参政议政有关的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在党派的各级组织和成员中兴起一个学习的高潮,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政治信念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能力。
    三、把握决策要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高速转型,由此引发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驾驭好这艘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巨轮,既是对经历了半个世纪执政风雨的中国共产党的考验,也是对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参政党的考验。
    一是民主党派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把握决策要旨。要以共产党为师,深刻领会执政党决策要旨,准确把握国际风云变幻大势,密切关注国内改革发展在转型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建设多极世界,实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内问题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执政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决策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值得参政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二是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力量。明确和理解党的决策要旨,就应该积极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民主党派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上的一致性。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的一致性、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无疑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发挥各阶层智慧,推动社会进步;而多党致力于一个目标,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任度,实现最广泛地团结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
    其二是民主党派联系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在社会阶层越分越细、人民群众的权益越来越受到尊重的社会,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应当是多渠道的。民主党派不仅能够向执政党反映社情民意,同时还能够倾听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防止矛盾激化,团结凝聚人心。
    其三是民主党派的智力密集性和位置超脱性。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人民根本利益受到忽视,财产遭受损失,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民主党派成员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联盟,各方面的专家荟萃,可以有效地对执政党的决策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处于执政地位,更便于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是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参政党的生命线。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需要各参政的民主党派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需要各参政党通过调研报告、提案、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必须把握下面几方面原则:
    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指导思想。我国在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更应当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大胆的建言献策,凡是不符合的就坚决抵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参政议政的各个环节中来。
    其二坚决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经济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参政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大有可为。
    其三有效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实现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使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围绕这一内容,针对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协助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其四是关注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全社会整体民生水平的提高。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现,“三农”问题、下岗职工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农民工问题、贫困儿童失学问题等等,无一不是执政党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无一不是参政党始终关心的热点问题。
    其五反腐败将继续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重点。民主党派应当和执政党一道,在参政议政中继续关注反腐败问题,从制度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共同铲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毒瘤,确保十七大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的目标顺利实现。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更好地面对挑战、走向现代化政党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他们所进行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已经成为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适应中共执政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才能在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参政党参政意识,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4号文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的概念,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性质、作用等,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写入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民主党派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的事业里,并肩战斗了60年。60年里,正因为有民主党派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有民主党派兄弟般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才有了今天成熟稳定的政治局面。在新的世纪里,无论是作为执政的共产党,还是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都共同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永远是战友,是伙伴,是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缺一不可,毫不可分的力量。要承担起历史赋予民主党派的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
    作为民主党派,首先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政党,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责的政党,它不同于西方的在野党和反对党,它不是以争夺政权为目的,而是自觉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协助和支持共产党执政兴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是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能力越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越强,执政的绩效就越大。可以说共产党能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能否提高执政能力,我们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有重大历史责任的。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随着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明确,必须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不断提高各党派及成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发挥其政治作用,才能适应共产党执政的需要、适应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才能成为合格的称职的参政党。
            一是要加强党派队伍建设,确保党派的整体素质适应参政需要。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评价国家管理绩效的政党行为。因此,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要与参政党的组织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参政党队伍。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有重点地按界别发现、吸收和培养骨干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发现吸收年轻的有政治前途的成员,将来发挥更大的参政作用;要使参政议政成为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库和联系网络,实现本党派内部人才共享、成果共享;要继续发挥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特约研究员、从政人员、政府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骨干成员、代表人士的作用。参政党成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否成功实现的国家政治大局,必须给予制度上和法律上的高度重视。
    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党派工作机制,提高党派的工作效率。党派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各民主党派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党派自身建设的规律,完善党派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党派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比如我们南关民进总支建立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机制、会员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发挥全会人才整体优势的网络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及信息反馈机制等。实践证明,这些机制的建立,为会员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更好的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党派的基层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把握新的参政议政规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把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使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信念。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必须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信念。加强党派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和树立参政党意识、明确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我们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政治基础。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等;要加强对形势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与参政议政有关的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在党派的各级组织和成员中兴起一个学习的高潮,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政治信念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能力。
    三、把握决策要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高速转型,由此引发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驾驭好这艘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巨轮,既是对经历了半个世纪执政风雨的中国共产党的考验,也是对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参政党的考验。
    一是民主党派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把握决策要旨。要以共产党为师,深刻领会执政党决策要旨,准确把握国际风云变幻大势,密切关注国内改革发展在转型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建设多极世界,实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内问题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执政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决策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值得参政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二是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力量。明确和理解党的决策要旨,就应该积极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民主党派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上的一致性。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的一致性、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无疑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发挥各阶层智慧,推动社会进步;而多党致力于一个目标,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任度,实现最广泛地团结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
    其二是民主党派联系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在社会阶层越分越细、人民群众的权益越来越受到尊重的社会,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应当是多渠道的。民主党派不仅能够向执政党反映社情民意,同时还能够倾听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防止矛盾激化,团结凝聚人心。
    其三是民主党派的智力密集性和位置超脱性。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人民根本利益受到忽视,财产遭受损失,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民主党派成员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联盟,各方面的专家荟萃,可以有效地对执政党的决策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处于执政地位,更便于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是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参政党的生命线。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需要各参政的民主党派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需要各参政党通过调研报告、提案、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必须把握下面几方面原则:
    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指导思想。我国在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更应当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大胆的建言献策,凡是不符合的就坚决抵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参政议政的各个环节中来。
    其二坚决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经济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参政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大有可为。
    其三有效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实现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使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围绕这一内容,针对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协助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其四是关注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全社会整体民生水平的提高。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现,“三农”问题、下岗职工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农民工问题、贫困儿童失学问题等等,无一不是执政党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无一不是参政党始终关心的热点问题。
    其五反腐败将继续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重点。民主党派应当和执政党一道,在参政议政中继续关注反腐败问题,从制度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共同铲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毒瘤,确保十七大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的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