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伯:让政府网站成为最大“形象工程”(新京报 2007-6-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3:42:51
让政府网站成为最大“形象工程”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6-18 0:41:39 · 来源: 新京报

传统观念里,政府的形象工程主要通过各种大型公用设施的建设或举办重大活动来体现,通过新闻媒体与观众来传播影响力,而少有地方政府通过网站或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来提升政府形象,来沟通政府与民众联系。
当湖南省政府通过网络方式向全球征询建设湖南的意见、重庆市政府通过网络问计全球发展谋略之时,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网站却被人遗忘着。一些网友开始针对地方政府网站问题展开质询与责难,地方政府网站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也被一一开列,诸如:网站的互动栏目成了摆设,信息公开的程度不够,在线办事的效率低下、链接指向错误、打不开的死链接较多、发到意见箱的东西无音讯或根本发不进去、热线电话打不通、网站长期不更新等等。
国家曾将各地政府建设网站列为重大工程,投资巨大,然而,在一些地方投资与行政效率提升并不成正比。
笔者曾利用某市政府网站的区长信箱,投诉一家饭店侵占人行道做停车场,信件发出后我的信箱里收到了一份回执,大意是说电子信件已收到,将会处理此事,并有一份备案号。令人遗憾的是,从此再无下文,即便是此事已处理完毕,也没有电子信函回复。
前年笔者路经香港机场,对其中一位机场签证员怠慢大陆客人现象进行投诉(该员工不使用普通话而用广东话,使我们无法听懂,而他表现倨傲),我是通过香港政府网站获得相关部门电子信箱的,24小时后,该信箱就有人工回复,表示信函已收到,并转有关部门处理,电子信件后附有处理人姓名,又过两天,香港机场方面收到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处理函,香港机场方面表示着手调查,并向相关部门深入调查。
最终因为我们无法提供准确的证据而使投诉无法责成当事人道歉。令人欣慰的是,香港方面前前后后回复了四份函,认真处理的态度令人信服,而且都是署名负责制,你可以通过回函知道事情处理经过与脉络,处理结果的原因与因素你也可以了解。
我期待,我们可以借鉴香港、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地方政府网站建设、运营的标准和规范,让地方政府网站能做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使之成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民心工程与形象工程。
□威伯(北京学者)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6-18/021@004139.htm
威伯:让政府网站成为最大“形象工程”(新京报 2007-6-18) 新京报:警惕“平价医院”成为“形象工程”(2006-1-12) 不要让公车改革成为形象工程 新京报: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社论:“华南虎”真相逼近 当地政府怎能沉默(新京报 2007-11-18) 王琳:警惕以政府名义 干涉独立审判(新京报 2007-6-26) 国华:政府网站含金量越大点击率才会越高(新京报 2006-1-3) 让政府成为仆人 曹林:不要让“节省政府投入”变成公益幻觉(新京报 2005-12-22) 新京报社论: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2010年全国两会--人民网 七部委曝光“低俗网站”(新京报 2009-1-6) 白烁:别让“免职”成为问题官员的“假期”(新京报 2009-3-26) 社论:让弱势群体也能追赶经济增长的脚步(新京报 2007-6-30) 曹旭刚:谁让你是个官呢(新京报 2007-11-29) 新京报: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代表委员关注收入分配 周晓峰建议加大工资比重 经济适用房应由政府建设(新京报 2007-3-4) 林达: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土地买卖怎么做(新京报 2007-4-8) 内蒙古一旗政府发文袒护涉黑疑犯(新京报 2007-7-3) 社论:厦门PX:面对科学结论 政府如何选择?(新京报 2007-12-14) 王琳:老李的热泪是对政府的督促(新京报 2007-12-22) 社论:政府“还路于民” 民众参与是关键(新京报 2007-12-23) 新京报:政府行为应有说服纳税人的理由(2006-4-6) 蒋理: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能各自设限(新京报 2008-5-6) 杨万国:法院判决前接到政府“警告函”(新京报 20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