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撤了 俄物价涨了 中俄贸易该升级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7:04:44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商人大量涌入经济短缺的俄罗斯,在俄罗斯发展出无数个露天「集装箱」市场,这些市场让华商狠狠赚了一笔,一个「箱子」最高时可以卖到40万美元。不过,从2007年1月15日开始,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俄罗斯移民法修正案正式生效。法规中关于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的条款,意味著占在俄外国人60%以上的中国商人和打工者随时可能被驱逐,面临停业、回国或另寻出路等抉择。而在行家看来,随著俄罗斯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在中俄贸易史上曾经风光无限的「倒爷」时代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中俄经贸模式的「升级换代」转型迫在眉睫。
《广州日报》记者在近日在俄罗斯一些大城市采访仍在观望和彷徨的中国商人。报道说,虽然时逢中国的春节,但中国人聚集的莫斯科集装箱市场里,显出与平日不一样的萧条。曾经的档主王昊说,「往年中国人都回去过年了,但是今年,不知回去了的还有多少会再回来。」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缺口惊人。为了迅速满足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俄罗斯政府默许大量外国商人携带著通过「灰色清关」手段入关的货品涌入——货主只要向货运公司缴纳运费,就可以由货运公司将货物运往目的地,并由货运公司委托的「清关公司」代理清关,后者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手续办好。这种途径对中国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便利,但后果是政府损失大量税收。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受到俄罗斯人「捧场」的露天市场越开越多,市场内的外国商人成几何级数字增长。据说,2000年前后的时候,用一个箱子就能赚几万美元
这些市场在10多年间让成群结队涌入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狠狠赚了一笔钱。其利润之高让人瞠目。2006年俄罗斯政府出台一系列新法规之前,市场里的「箱子」每个最高可以卖到40万美元;如果出租,除每个月可以收到上万美元,承租人每个月还需向转租人支付一定的费用,称为「好处费」,有点类似国内的进场费,最高可达人民币100万元。
但是这些集装箱的命运随著俄罗斯政府新法规中「取消露天市场」的条款而一落千丈。导致集装箱急剧贬值的原因是,俄罗斯政府将关闭全国的115个集装箱市场,同时修建新的市场,露天市场将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距离莫斯科1500公里外的叶卡捷林堡,中国商人的情况没有在莫斯科的那么幸运。叶卡捷林堡市副市长古力克表示,去年进出叶堡的中国人有3万,其中1万人是常住人口。但是在城市里很少见到中国人,在以往中国商人聚集的市场,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踪影。在一家中餐馆打工的留学生周磊说,从今年开始很多中国人陆续回国,「都回去了。」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驻斯摩棱斯克代表王武奎说:「在远东的华商走得更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远东地方政府的正确执法力度低,当地警察局采取了很多偏激的手段来让华商折价卖货走人。
在俄罗斯经商多年的中国商人李德华这样理解俄罗斯实施新政的原因——减少国外商品对本国轻工业发展的压制,让本地人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并在市场上能够有利可图。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相关统计数字,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俄人口每年减少80万,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大批移民的流入在一段时期内弥补了俄居民人口下降造成的劳动力不足,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灰色移民」也对社会治安造成负面影响,给俄罗斯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在80亿美元左右;还有人认为,移民挤占了俄罗斯人的就业岗位。
在莫斯科的集装箱市场,正是由于外国居民过多,已使本地居民开始外迁。远东、滨海边疆区也有类似情形,大批中国人一直滞留。
受新移民法影响的不仅仅是包括中国商人在内的所有外国商人。但是,随著众多国外商人的撤退,俄罗斯人开始切身感受到这些被他们视为「隐患」的外国商人,事实上这些外国人已经和他们生活上的便利密切相关。
叶卡捷林堡市俄中交流中心主任谢尔盖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量中国商品涌入俄罗斯,给日用品短缺的俄罗斯人提供了方便,但假冒伪劣产品也打击了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的信心。近几年来,中国商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成为当地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俄经商的广州某皮鞋厂老板陈文明说,「如果缺少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将受到影响。」据其在远东地区的同行称,由于很多市场关闭,当地市场供应出现紧缺,导致物价上涨了70%。当地收入少的俄罗斯人纷纷抱怨无法再买到便宜的中国货。
莫斯科市政府已率先体验到了限制外国人政策所带来的后果——首批市场检查让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大批外国零售商纷纷离开市场,但是为本国生产者预留的摊点依旧空空荡荡。
2月8日莫斯科市政府紧急回调外国商人零售禁令的消息,让国内的媒体大大兴奋了一把,但是行家们却对此并不以为然。「不可能真正取消」,俄罗斯中国总商会驻斯摩棱斯克代表王武奎透露,就在回调这几天,他又从莫斯科政府官员处了解到,该市市长已经签署了关闭露天市场的正式文件,从今年7月1日起铁定开始实施关闭露天市场的措施,先从市场周边的商业网点开始,至12月31日全部结束。
事实上,目前的「开禁」也仅限于莫斯科,远东等地区没有传出任何相关消息。认为,这不过是俄罗斯政府的一个暂缓措施,整顿市场和管理移民的最终目的不可能改变。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强调,「不管政策如何走下去,俄罗斯政府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本国经济的做法不会改变,」「这个事件给了中国商人一个血的教训,敲响了警钟,中国商人到了必须转变经贸模式的时候了。」
就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政府的这次「整顿」很可能预示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的传统中俄民间贸易模式的终结。苏联解体之初,成群结队肩拉背扛的「倒爷」贸易曾是中俄边贸的重要推动者,但是随著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法律法规的完善,形势已经与十几年前完全不同,规范经营、合法经营是华商在俄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随著中俄商贸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投资合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远远高于中俄贸易原始阶段的「倒爷」,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文化底蕴、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积累和交融,还需要熟悉俄罗斯当地法律法规和商贸体制的专业顾问来协助。遗憾的是,目前活跃在俄罗斯境内的中国商人仍停留在低层次的贸易模式习惯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