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04:13
四、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选点式思路
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有四课,如果让笔者来上,考虑到课型创新和简化思路,笔者设想这样处理:
1.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这一课很有高考阅读材料的味道,可从"练"的角度进行突破,设计一节"练读课"。
2.赵鑫珊《人是什么》:这一课两个课时,有一个课时将被设计为"积累课",重点放在"课文集美"和"表达感悟"之上。
3.《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用"选点"的方式撷取其2-7段,进行重点品读,上一节"讨论课",话题是"故事性短文写作探索"。
4.《孔孟》:这一课,学生很可能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来应对,教学视点可放在"理读"上,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每个人整理出一份此篇课文的资料卡片。
上述四课的教学设想,都表达出一种教学设计的思想:选点突破。
所谓"选点突破",就是教学设计中的"选点式思路",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涵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特点、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换言之,所谓"选点突破",就是对课文进行"点式处理",积聚一两个闪亮的阅读品析的"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或者说对课文内容进行专项的响鼓重棰式的敲打。这种"专项",可以是课文的一个精段或者一个精彩的部分,可以是课文某种内容的集合,可以是课文语言表达最为突出的特点,也可以是课文文体特色最浓郁的地方……
"选点突破"式教学设计是高效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思路,它着眼于优化课文内容,着眼于精练课文内容,着眼于整合课文内容,所以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基本手法。它适用于教读课文,更适用于自读课文,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的活动。
运用"选点突破"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如:
可选课文中需要深入品读的"点"
"选点突破"讲究"深化"的艺术。它要求教师在"品读细腻深入"上下功夫,运用各种手段,从各种角度,对所选之"点"进行足够的充分的品味,使之作为语言学习的范例,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例子之一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
先提问: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在什么地方?
利用提问迅速切入到"拳打镇关西"这一部分。
品析对"三拳"的描写:
1."三拳"的描写,基本格式是一致的。
2."三拳"下去,有三种写法,详略不同。
3."三拳"下去,有三个比喻,角度不同。
4.鲁智深的三次喝骂、三种骂法,各不相同。
5.郑屠挨了三拳,三次反应,表现不同。
6."三拳"描写中动词的运用。
7."三拳"描写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将这个地方细细地品读之后,再解决"为什么拳打镇关西"及"打了之后怎样"两个问题,课文即可上完。这样的教学切入迅速,重点分明,要点突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悬念和波澜,显得比较活泼。
可选课文中有集聚之力的"点"
"选点突破"讲究"组合"的艺术。对于"选点突破",不能单纯地静止地理解为对一个段子的突破。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选点突破"的教学设计就会比较机械。实际上,"选点突破"很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教者往往把视点集中在一些"知识的板块"之上,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它们辐集起来,进行品味,进行比较,进行抽象。这样的突破有着非常浓郁的"语文"气息。
如《故乡》的教学,在第二课时中或者第三课时中,在对课文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可就下面的内容进行突破:探究《故乡》中外貌描写的笔法。
1.赏析对童年闰土的外貌描写--这是简笔勾勒法。
2.赏析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这是细笔描绘法。
3.赏析对杨二嫂的外貌描写--这是漫画式笔法。
4.赏析对中年闰土外貌描写中的比喻--这是连续用喻法。
5.赏析对童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这是浓缩对比法。
这是一个极为精美的知识点,教师用"笔法"这个有集聚之力的"点"进行牵联,从而形成一个很有力度和深度的辐集式的教学格局。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
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集聚在一起进行"碰撞",也就是将课文内能集中课文精华而又有内在联系的课文层次"组合"起来进行"突破"。
1.拉出"百草园"这一块的线条:①生机勃勃的景物。②乐趣无穷的活动。③十分依恋的心情。
2.拉出"三味书屋"这一块的线条:①单调沉郁的景物。②枯燥无味的活动。③单调无聊的心态。
3.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比较式的品读:两辐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致不同,两种心态不同--两相比照结构,传旨揭要的构思。
4.引出课文主旨。
这样的设计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注重从教材之中组合最能表现课文中心或者特色的内容板块进行品读教学,表现出较高的整合信息的水平。它是一种教学思路,也是一种学习思路,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一种自读课文的方法。
可选课文本身最有特色的"点"
如果说上述内容着眼于课文的"部分"内容,那么"选课文本身最有特色的'点'"则意味着着眼于全篇课文进行整体处理,教学的内容紧紧扣住一个视点,步步深入这个视点,逐层品味这个视点,最终达到选点突破的目的。
如《安塞腰鼓》的教学内容。
教学视点:审美式阅读。
教学策略:分层式审美阅读。
第一层次:从课文语言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1.用词之美。请看写"狂舞"的这一段:"骤雨""急促""旋风""飞扬""乱蛙""蹦跳""火花""闪射""斗虎""强健",这一连串有着强劲动感和动作力度的词语,写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又如写"腰鼓响声"那一部分,一口气用了14次"隆隆",它们也似乎在回荡反复,经久不绝,让鼓声震撼在我们的心中,表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2.写句之美。文中的句式,主要是短句,用得最多的就是排比句。作者综合运用了句中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段落的排比,语言节奏铿锵,情感抒发酣畅,场面描写热烈,话语层次分明,极好地表现了安塞腰鼓的雄伟气势和作者的赞美激情。当我们朗读"骤雨一样……"这组排比比喻句时,这种感觉犹为强烈。
第二层次:从课文构思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1.静动映衬之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写"静"。文章首句是"狂舞"将始的静静的画面,文章末尾是"狂舞"之后"世界出奇地寂静"的感受。而文章主体部分则主要写了"安塞腰鼓"捶起来之后的奔腾豪壮和飞扬豪放。映衬之美既表现了作者在全文构思上的匠心,又表现了作者描写声音的技巧。
2.层次推进之美。全文大致分为三层:将舞--狂舞--停舞;主体部分是写"舞",其层次特别明晰。这种明晰是由于作者运用了一种很具美感的构思技巧--"点题式抒情句反复"。你看: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它们反复穿插于文章之中,不就鲜明地表现了文章的层进之美么?
第三层次:从课文意境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1.画面之美。作者在文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画面之美。有的作慢速处理,如文章开头的画面;有的作快速处理,如"狂舞"的五个画面。有的画面是实写,如"后生们的胳膊"那一段;有的画面是虚写,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段。文中所有的画面都呈现出亮色,显现出力度,表现出明快激越的意境。
2.情调之美。文中表现出一种激情迸发、尽情赞美的昂扬情感。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但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可以说是情调美好,立意高远。
此例也可以说是以"课文中的美"为线索,分层串起了有关课文内容。要将这样的教学进行下去,既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又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把握教材的能力。因此,当出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变通一下,将"点"的视野缩小,如定位于"课文中的情感之美",则可比较顺利地进行教学。
值得说明的是:
"选点突破"讲究"呼应"的艺术。它要求教师不要离开全文去单独"突破"课文中的一处或者一段,因为那样也是对课文的一种肢解。"选点突破"的内容必须与课文的其他部分相联系、相呼应,点外要有面。只有在完整的语文环境中的"突破",其"选点"才有价值。所以,"选点突破"的教学全程,往往是这样一些教学程序的组合:①局部切入-整体感受-选点突破,②局部切入-选点突破-回扣全篇,③整体感受-局部切入-选点突破……
如《背影》的一个教例:
第一步:阅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
第二步:切入。通过提问,切入到第六段。
第三步:突破。从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动词运用、情感抒发等方面品读第六自然段。
第四步:回扣。从对背影的描写回扣课文的首段,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
第五步:顺联。从对背影的描写引出课文的末段,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
全文的教学形成一种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格局。
"选点突破"式的教学运用在日常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教改意义。它完全破除了串讲式的满堂灌,把优化信息处理、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推向了实践。它求精、求美、求深透,深化了语文课中的品读、品析、品味,浓厚了语文课中的文化氛围和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它线条单纯,形式活泼,易于为大面积上一般的教师所掌握。
"选点突破",的确是一种平实而又美好的教学设计思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4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1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3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5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6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7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8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4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4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1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3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5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6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7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8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9 余映潮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 主动参与 张扬个性——小班化条件下阅读教学的再探索,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 语文教学的“空白”艺术 语文教学的备课艺术2 谈教学中“ 讲”的艺术 谈教学中“ 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