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为镜——一个中国干部的访日观感(轉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6 20:42:11
以日本为镜——一个中国干部的访日观感(轉貼) 2006-12-02 19:55:36   楼主
笔者有幸随代表团两次来日访问,有机会把印象中的日本和现实中的日本加以印证,并与现实中的中国加以对比,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写一路,感想是十个字,即:净、静、敬、境、竞、精、径、警、阱、镜。
一、净:工整洁净。首先是对工整洁净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司空见惯的物品整摆和卫生标准在这里根本不适用。如果说对物的管理整齐有序,特别是公共物品、公共设施在公共地区的规范工整体现著日本人秩序、敬业的一面的话,对厕所的高标准要求则体现著对人的尊重。在这里,厕所已经不是我们观念里的小事或角落,已构成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与办公室、车间、商场、街道、卧室、饭厅至少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场所,所谓更为重要是因为厕所更容易产生异味,所以对厕所的任何满足人性化要求的资源投入成为理所当然。而透过厕所文明体会到的日本文明更加使人深思。日本对工整洁净的要求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些挑剔,而其内在的表现则是勤劳。日本在公共卫生、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方面的投入是我们的几十倍当不为过(没有查到权威的具体的投入比例数字),至于个人的精神精力投入与我们相比就更是天壤之别,卫生意识和个体劳动(不论在家在单位)投入在卫生方面的比例与财富不是正相关的东西,贫穷或不够富裕不是脏的理由,事实可能正好相反,脏的人或地区是不可能走向富裕的。在日本的机关、工厂、街道乃至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清扫保洁人员,有极少量的专职卫生人员,他们所从事的不是日常清扫、保洁的工作,而是从事专门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定时定位的清理更换备品等工作。日本的工整洁净不是靠专职队伍管出来的和扫出来的,而是全体公民自觉保持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人人都是公共卫生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全民卫生素质教育和养成是日本工整洁净的内在原因。
二、静:肃静、雅静、恬静、娴静,进而扩展为秩序。日本人口密度很高,东京的人口密度更是超过北京和上海。然而,你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却是行色匆匆、彬彬有礼,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体现著管理水平,更体现著民众素质,同时也反映著生活方式。日本没有闲人,人人目标明确,做事计算精确,干什么,到什么地方,对象是谁,大约多长时间都非常明确,社会服务功能在时间空间合理分布,每个人都默默地构成社会机体的一部分,自觉地静静地毫不张扬地履行对社会秩序的义务,同时分享著良好社会秩序带来的和谐和安宁。这与国内到处充满著暴躁的人、漫无目标的人、不知道在干什么的人形成鲜明对照。静也代表著日本人的专一。很少有日本人海阔天空地侃,也很少见日本人的浮躁和敷衍了事。虔敬、专一、认真地对待所干的事,谦恭、礼让、诚信对待交往的人。我们应该对照反思。
三、敬:尊敬、敬畏、敬业(兢兢业业)。日本人的法定工作时间并不比我们长,但其干满干严8小时,并且团队配合意识很强,所以工作结果就大不相同。日本人的勤劳敬业创造出经济奇迹并赢得世界瞩目,日本人均GDP是中国的33倍,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众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少内耗)。我们也是勤劳的,但我们的确在发挥团队整体的力量上做得不够;我们也是聪明的,但我们又善于内耗。日本前挂川市长榛村先生讲到一个8倍工作法:就是一个人快乐地积极地工作,可以使工作效果加倍,如果把团队的力量再发挥出来,就可以使工作效果再加倍,而方法得当减少消耗无疑使效果更加倍,如此3次的加倍不是一个人干出了8个人的工作吗?8倍工作法可能有些玄,但对我们来说,领导者决策正确减少失误,每个人认真细致减少失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减少摩擦,应该对我们提高效率和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吧!所以,由此对照,以中国的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优势,大多数产品和服务尚不能与日本的产品在世界上相提并论就找到了原因。结论就是,人的素质和以人的个体素质为前提的组织程度是世界范围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竞争的基础。日本的敬业很实际,一切从功用出发,著眼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率,绝不摆花架子、玩假把式,这与国内那些不求实际、弄虚作假、好大喜功有著截然的不同。
四、境:境域、环境。首先说境域。有人说日本小,我看不小。不但不小,而且很大。这里且不说日本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居第二位,就说面积也不能说其小。放眼日本,其36万平方公里的陆域被浩瀚的太平洋水域所环绕,虽然领海有限,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全民海洋意识使其开发利用公海资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日本经济基础资源大量来自其国外,也是以海洋运输优势为条件的)。海域是国域的重要部分,是经济域,也是政治域,更是影响域。日本的崛起与其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对海洋的认识我们早就应该超越农业社会的认识。再说环境。在日本,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深入人心。日本国民爱护自身的一草一木,珍视自然的神圣赐予和造化,对子孙、对未来负责,相比于我们对自然的漠视、破坏和无序开发利用,甚至末日般的短期行为,我们不汗颜么?
五、竞:竞争、法治。无疑,日本是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和秩序、礼让和爱心。在这里,是规则为良性竞争奠定了基础。日本念念不忘美国人,除却原子弹的反面记忆之外,是美国人在二战后帮助其制定了新宪法,奠定了日本重新崛起的国家制度框架。日本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行政制度的有效性在日本发展中的作用有目共睹。法治是一个国家稳定和谐、持续发展和走向文明的基石。
六、精:精细、精品、精神。精细出精品,精品显精神。日本对精品的追求和我们对精品的认识有所不同,我们所称的精品是有大量的粗制滥造而且屡禁不绝的商品作为对照的。而在日本,由于找不到相对照的劣质品,所以相当一些我们所认为的精品在日本是民众的基本消费品。这并不说明日本人是奢侈的和浪费的,这里有著深刻的价值内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为人所使用和为人来服务的就应该是这样的(精品)。生产不合格品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使用不合格品是对生命的最大亵渎。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产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存在,社会就要出问题。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对照和反思。
七、径:发展路径——从人口素质说教育。日本人口是我们的十分之一,国土面积是我们的二十六分之一,人均GDP却是我们的33倍。差距之大没有别的,就是人口素质的差距。较高的国民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人口素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国外引入三样东西,即科技教育、资本主义机制和军国主义思想,使日本迅速强大,超过了令他们一直学习尊敬的中国。军国主义使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人民饱受战争之痛,但前两者尤其是科技教育则是日本在二战失败后能够迅速恢复发展的基石。日本人口总体科技文化素质高,而且团队意识强,我们总体科技文化素质低,而且内耗不断,这就是差距之源。二是民主素质。日本在二战之后经济上的重新崛起与美国人对日本的制度设计密不可分。日本式民主政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日本的政体和地方自治体的改革是以日本全民较高的民主素质为前提的。历史经验表明,教育是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素质的有效道路。教育是使人口包袱变为人力资源的点金指。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最重要的就是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落到实处,真抓、真干。
八、警:警醒、警惕。日本全体国民警醒对待经济的发达,时刻警惕自然灾害的侵害和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的竞争。团结勤劳,崇尚节俭,食不过饱,居不求阔,诚惶诚恐,务实发展。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非常关注,特别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航天成就赞赏有加。这种可贵的品质与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日本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助,在神户的未来防灾纪念馆,可以看到对神户大地震经验教训的务实总结。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教训是人类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是人类前行的路标,应该倍加珍惜,一个聪明的民族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日本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各级政府都专项、专款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助。
九、阱:陷阱、误区。陷阱之一,政治上警惕富易骄、强称霸。日本应该牢牢记取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教训,万不可姑息甚至纵容右翼势力,再做伤害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感情的事情。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防止出现富生骄、强称霸,永远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陷阱之二,经济上防止泡沫经济,实现以人为本,造福人民。陷阱之三,在社会发展上高度重视共同富裕和老龄化问题。日本经济上高度发达,贫富差距相对较小,而中国目前贫富差距之大已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说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也应学习借鉴日本,加快这一过程的过渡。作为世界盛名的长寿国日本,在老龄化问题上,更是给从零开始的中国提供了许多经验和值得研究的课题。陷阱之四,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对此,中国政府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十、镜:镜子、借鉴。日本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上下同欲、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科学兴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目前的日本正处于资本输出和技术优势时期,如果正确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与世界各经济体特别是亚洲各国优势互补,日本会继续保持技术、经济的优势地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享得应有的尊敬,如果因富生骄,非要走向制定规则和标准,以争取领袖群伦的地位则非常危险,将会重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覆辙。
中华民族历来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目光长远,自强不息。面对未来,任重道远,学习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日本,发展自己,造福世界是我们坚定的选择。中日两国应该共同从历史经验教训中警醒,建设性的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就能克服一切障碍,正视现实、相互理解、合作互补,走向共同繁荣并为亚洲和世界带来和平和幸福。
以日本为镜——一个中国干部的访日观感(轉貼) 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 谢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开放时代》2007.6) 以史为鉴:日本为何对苏俄“逆来顺受”—铁拳打出来的 中国股市应以20年前的日本为鉴 [创世纪]以日本为镜 中国SP们少点浮躁 [创世纪]以日本为镜 中国SP们少点浮躁 中国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以日本为例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兴邦案件必须把握的关键 秦风网---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典范 媚日女大学生和一个中国男人的对话 一个中国男人的郁闷:日本妻子“有点烦” 一个中国男人的郁闷:日本妻子“有点烦” 一个中国女孩在日本当女优的自述 日本再审光华寮案 牵涉日司法是否承认一个中国 在网络新闻上击败新浪的可能性探讨——网络新闻的一些观感 谢晖:大学的关系重心和管理模式——港澳诸大学观感 亚洲的和弦 ——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观感 以日本地产泡沫历史为鉴 1966年8月18日:截然不同的记载与观感 科学网-不会听话的球队踢不出漂亮足球--世界杯第10日观感 欲望的刻度——以行为金融学为视角 许志永:以政治为业的人——政治家 【8-26】中国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以日本为例 - ::时事风云:: - 龙腾四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