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向荒野到走出牢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9:59:58

从走向荒野到走出牢笼

from 南桥的博客 by 南桥
在美国,关于一个人完全抛弃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换一种方式从头再来的故事屡见不鲜,每隔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一部女作家抛弃城市生活到鸟不下蛋的小村生活的,一个纽约的女强人回到一阿拉巴马小镇上重新开始自己简朴生活的影片。这类影片,已经多得让我记不清名字了。这是一个类型,或许可以叫“飞越城市”电影。这个传统,是早期美国文学,如华盛顿·欧文的《瑞普·旺·温可》中就已经开始,此后生生不息,当然是从繁忙的都市逃亡到简朴的乡村居多。而在中国,田园向来是文学重地,陶渊明就写了那篇流传千古的《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跑得比电影里更彻底。纪实文学《走向荒野》(Into theWild),记载了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弗·麦克康德赖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年轻人。从南方一名校毕业后不久,放弃了所有的财产,把自己在银行里的24000元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然后把钱包里的现金烧掉,然后重新取了个名字,叫 AlexSupertramp,这个新的姓意思是“超级流浪汉”,跑到阿拉斯加,独自游荡,直至最终死亡 。

这里他们逃离的未必是城市,而只是一种“房子车子”式的庸常生活。或许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感觉拥有很多,其实我们说不定为之所累而不自知。美国人经常在家举办各种各样的车库销售(GarageSale),或者庭院销售(YardSale),大家跑这些车库销售去淘“宝”,当然“宝”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大部分淘回来的东西,最终也会卖掉、送掉、扔掉,因为大多数都是一些无用的小玩意,装饰品,看久了久也会厌倦。更为重要的是,你买了一件不需要的东西,有时候还得买其它东西与之相配,所以有“things begetthings”(物生物)一说,简直可以套用道家的一个说法:一生二,二生三。简直是生生不息,最后东西增长得比人快,一个人的家会成为牢笼,人为物所累,人成为笼中鸟。物质在加速度增长,生活在加速度萎缩。房子,车子,这些我们一向认为标志着身份和生活便利的东西,也一样会成为牢笼。很多无房无车族还在苦恼如何追求房子车子的时候,另外一群人则在思考怎么把房子车子处理掉,去过一种更为简单的生活。

所以我们的选择或许未必要扔掉所有,去阿拉斯加找死,而是我们在不走向荒野的时候,我们卸去一些物质的负担。《纽约时报》最近报道了“出笼家庭”(cage free family)的故事。这对家庭中的夫妇,“婚后一直在增加东西:车子、家具、衣服、用具,后来生下一儿一女后,还有无数玩具、玩具、更多玩具”。有一天,他们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然后决定卖掉所有这些东西,逃离大城市,搬到佛蒙特的山林里,找了个棚屋,要过“出笼生活”。这户人家的妻子是个比较天真浪漫的妈妈,肚子里还怀着三个孩子,在我们中国人在忙着找好学区的时候,她跑去找大自然了。

此事的起因,却是夫妇两人和房东的纠纷所致。二人不愿意再受现有房屋的捆绑,成为其奴隶,故而跑了出去。

有趣的是,他们要处理自己的那些东西的时候,白送叫人来取人都不来。我记得以前一位访问学者来美国,最后回国之前处理自己的东西,也说是送人别人都不要,尤其是家具,送谁谁头痛。为什么送人人不要呢?因为美国大部分人已经对“东西”深表警惕,他们用一个感情很复杂的词语stuff,来形容这些可要可不要的,最终把自己生活挤满的东西。这个送不出去的经历,也从侧面验证了他们要摆脱“物品”束缚有一定正确性。

这对夫妻到了佛蒙特州,找了个小棚屋住下,决定要自己种菜,劈柴,面对大山,春暖花开。我想他们的网络链接还是有的,因为我看女主人公的博客常常更新,在这博客上,她这样说明自己的选择:“我们的小家庭放弃了一切,我们希望认识到“愿望”(want)和“需要”(need)之间的区别,我们希望自由追求梦想。) 在市场营销学里,关于客户需求,有“愿望”(want)和“需要”(need),最终到需求(demand)三者的区分。商家经常会悄无声息地将你“想要”的东西,转化为你认为是一种“需要”(need),最终产生你想去购买的“需求”。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把不必要的“想要”,变成了最终的需求。

哈里斯夫妇这样的选择,不是前无古人,也必然不会后无来者。在她之前,有嬉皮士逃离家庭,去在一些所谓的“公社”(communes)生活。他们延续的也是“垮掉的一代”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传统。这些人把自由带到了极致,不想让一个住房束缚自己,而是走在路上,把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变成一些赞美诗里所唱的“我停留如客旅”。但是这些“行走派”的前辈却有吸毒等恶习。哈里斯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去“出笼”,虽然在精神上延续了一些嬉皮的传统,但她们不愿意去沾染毒品这些。她们与这些嬉皮的精神前辈划清界限,他们更好的一个归类,是“自愿简朴运动”(voluntary simplicitymovement)。该运动70年代末兴起,目的是反对过度消费主义。美国目前的经济危机当中,大家已经意识到透支未来的危害,尤其是在房产的拥有上。由于一些按揭和房地产行业的违规做法,把关过松,最终让消费者拥有了房产,最后无法支付,导致个人经济破产,继而引发了而今的危机。所以自愿简朴运动再度受到欢迎。该运动要人将生活极简化,不要明天的钱今天花,过度消费。另外一个走向,是从拥挤的大城市,搬到一些小地方,并在那里找到生活的乐趣。

“自愿简朴运动”的一些追随者所依从的另外一个传统,是至今还有人在追捧的“homesteading”(自给自足运动)生活方式。我以前一同事,就是一个该运动的参与者之一。这个群体一般生活在乡下,或者“城乡结合部”,基本上自己种植自己收获,尽量介绍商业消费。他们有杂志互相交流这种自给自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家里遇到蜈蚣怎么办,如何种植羊角豆等等。换言之,这是一种自愿的上山下乡。

从哈里斯夫妇的网站上我们看到,去过这样的生活,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还需要大量的乐观。你得相信这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一个悲观的人从大城市跑到乡下,只会去埋怨失去的青春和蹉跎的岁月,因而过得苦不堪言。我从他们的点点滴滴记载上,看到这对夫妇虽然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大部分时候甘之如饴。不过我想就是他们日后这样支持不下去了,再回来也不迟,好歹试过一回,总比试都没有试过就被自己打败强。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们的决定,在这对夫妇的博客上,有一些读者气势汹汹地留言,说这对夫妇对孩子不负责任,云云。哈里斯太太说她所做地一切,正是为了孩子,她在家教孩子,而且她不想让孩子只能从博物馆里去看到大自然的馈赠,在动物园才能看到那些动物。她希望下一代是不同的人,而不是那美国灰色大多数的一员。

本文并非鼓励大家抛弃一切,却换个地方生活。欲速则不达,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只是去逃避自己不想过的生活,最终也会失望的。哈里斯那样的决定,如果不是水到渠成,不是有强大信念的支撑,也不会有好的收场。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观念可以“出笼”。这些年人们追寻中国梦,是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或许我们到了一个拐点,这个趋势要转过来了。因为幸福的生活,不在拥挤的大都市,在房地产商修建的鸽子笼里,而在一些生活不那么拥挤和逼仄的小一点的地方。而不让各样的压力,白了我们的少年头。人若是不要那么逼迫自己,生活是可以海阔天空的。或许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出笼”做法,不要一窝蜂去大城市,去找那些僧多粥少的机会,走出这种思维的牢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