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4大型战略运输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19:34

安-124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在80年代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目前美国最大的C-5运输机。安-124绰号“鲁斯兰”,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的名字。由于苏联瓦解,目前安东诺夫设计集团已经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1)">
点击参看安-124视频资料:打开机头
82年12月安-124首飞,86年第五架原型机参加了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国际轰动。86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产,至95年1月已生产了51架,年均生产5架。
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记录。此外安-124还拥有过20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FIA承认的世界飞行记录。
安-124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达73.30米。翼下4个短舱内,装有推力为23400千克的D-18T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带有反推力装置。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自由出入。安-124机腹贴近地面,方便装卸工作。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24个机轮。
其货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舱室较狭小,6名机组人员和1名货物装卸员组成的机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层舱室还可载88名乘客。下层主货舱尺寸为36×6.4(宽)×4.4(高)米,容积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这一指标约为美国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
货舱前后舱门采用液压装置开闭,分别可在7分钟和3分钟内打开。货舱顶部装有2个起重能力为10吨的吊车,地板上还另外有2部牵引力为3吨的绞盘车。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
安-124上安排有厕所、洗澡间、厨房和2个休息间,远程飞行时飞行员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
机载设备包括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性导航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人数为7人。


安-124有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吨;安-124-100M,与100型相似,换装西方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换装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人;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也可改装成货机。
安-124-100于1992年12月通过俄罗斯官方认证,最大起飞重量392吨。该机改用利顿LTN92惯性导航系统、洛克韦尔公司的GPS导航系统、汉尼威尔公司的航电设备等西方电子设备。改进型的D-18T发动机可以提供6000小时维修周期,寿命24000小时,机组减少到4人。未来的130、140型改进型号可能采用西方发动机。

作为新一代大型运输机,安-124充分考虑了用于民航运输时的适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噪音标准。

俄罗斯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空中发射”计划。最近,俄军酝酿已久的利用大型军用运输机在空中发射航天器的“空中发射”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俄空中发射公司将正式利用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来开展卫星发射活动。安-124运输机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之一。此次用于空中卫星发射的是安-124的改进型为安-124-100VS。而直接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则是一枚“飞行”型两级运载火箭。根据发射方案,安-124型运输机将携带长30米、重约100吨的“飞行”型火箭飞至距地面11公里的高空。飞机进入预定位置后,飞机尾部的舱门将被打开,当机身与水平线呈76度夹角时,机舱中的大功率活塞会把火箭推向舱口,使其顺“斜坡”滑出。与此同时,运输机将作出紧急跃升的飞行动作,使火箭与飞机快速分离。“飞行”型火箭可携带各种小型卫星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飞向预定的太空轨道。
近期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进步”设计局、乌克兰航空运输部和俄“伏尔加-第聂伯河”航空公司,联合研究了安-124-100型的英国航空委员会标准认证问题。2002年6月,上述公司联合启动这一计划。计划将于2003年底之前,完成安-124及其发动机的英国适航认证。届时安-124-100将符合西方货运飞机的标准要求,极大加强市场竞争力。
2003年中,安东诺夫设计局大力游说北约选择约20-25架安-124型运输机作为其大型空中运输平台。北约目前急需大型运输机,用于保障其需要快速部署能力支持的反恐、维和和人道主义行动行动。而原本北约各国给予厚望的空中客车公司A400M型运输机至今尚在字面上,首批A400M型机要在2008-2010年前才能装备北约司令部,各国对购买数量也有所保留。相比之下,安-124已量产多年,可以立即组建成建制的部队。实际上这几年间,北约与俄罗斯的"伏尔加-第聂伯河"航空公司,即安-124-100型运输机的持有者,进行了多次合作,仅去年就在阿富汗为北约部队飞行了260架次,利润超过1亿美元。

2003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期间,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总设计师巴拉布耶夫与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河”集团公司总经理伊萨尔金表示,现在已经签署决议,决定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企业内恢复安-124-100型飞机的制造。据称,将在俄罗斯的“航星”厂和乌克兰的“阿维安特”厂恢复安-124-100型机的制造与改进,在乌克兰的“西奇发动机”厂恢复制造D18T型发动机,也将恢复制造用于安-124-100型机的材料、半成品和配件。实施这一决定的最一个步骤是制订恢复生产计划并分阶段将现有的安-124-100型机改进成安-124-100M型机,将载重量提高到150吨,同时满足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四级噪音与排放物要求,以及提高D18T型发动机的功率,配备改进型驾驶导航系统等。
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针对2003年开始大作宣传的载重150吨、续航能力为15000公里的欧洲空中客车A380型运输机,推出了相应的安-124-300型运输机研制计划,载重和续航里程和A380一样。整个计划经费预算至少为5至6亿美元。这个项目将是相当费时费事的。2005年后才能完成项目计划的制定工作,同时还要寻找投资者和市场。归根到底是要先确定项目的研制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然后再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不断调整目标,甚至包括缩短续航里程等。乌方乐观的认为,A380将不是安-124-300的对手,因为A380造价比它高,又只能装运集装箱,而安-124-300还能装运非标准大件货物。据悉,乌方打算依靠进口解决该项目的核心问题,在安-124-300上使用加拿大普惠公司或美国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因为乌方自己研制新发动机的代价非常昂贵,而这些西方公司有现成可用的发动机,并且它们都愿意出售给乌克兰。

2004年4月,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星”工厂生产的安-124-100型开始进行飞行试验。该机由俄罗斯“飞行”航空运输公司于2001年4月10日签订合同订购这种飞机,但是主要的制造工作从2002年第二季度开始。该型号的研制费用由生产厂和订货方共同承担。根据航空运输公司的要求,飞机的载重量从120吨提高到150吨。目前该机已开始飞行试验,然后将投入使用。
2004年6月,除美、英两国之外的15个北约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在伊斯坦布尔峰会上,签订了”战略空运过渡方案“(SALIS)谅解备忘录,授权各签字国使用安-124-100来支援盟国或欧盟部队。签订空运谅解备忘录的动议是北约组织国防部长在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提出来的,还提出了签订类似的海运谅解备忘录的动议。现在这个空运谅解备忘录有效期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但是在2006年1月1日之前必须签订有效合同,否则该谅解备忘录将失效。
将米-35运送到斯里兰卡的安-124运输机正在进行装卸作业

北约组织的维护供应局(NAMSA)将负责SALIS采办事宜。按照该谅解备忘录规定,各签字国若需要使用安-124-100战略运输机,必须先提供授权签订该合同的批准书。主承包商可能是商业运输公司,在获得通知之后的6天内,提交多达6架安-124-100战略运输机,可连续使用20天,飞行时间最少800小时。使用安-124-100作为欧盟的过渡性战略运输机,旨在填补10年前就已存在的战略空运的空白,直到空中客车军机公司正在研制的A400M战略运输机投入服役时为止。
目前,全球共有三家企业在生产“鲁斯兰”,分别为俄罗斯的“伏尔加-第聂伯”和“飞行”公司,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尽管招标结果还未宣布,但专家们均认为拥有10架安-124的俄“伏尔加-第聂伯”公司将会在招标中胜出。一位专家表示:“对频繁参加维和行动的北约来说,保持运输机在如何时候都能迅速投入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只有那些拥有足够飞机储备的公司才能办得到。”另外一家俄罗斯企业“飞行”公司也拥有8架安-124。尽管开始时北约认为乌克兰的安东诺夫公司更符合有关条件的要求,但该公司目前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了。安东诺夫共拥有7架安-124,但其中的两架已被加拿大和比利时的法院扣押。
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起点-SP”公司将于2008年开始组装首架改进型安-124-100M-150运输机,其载重量将达到150吨。据悉,安-124-100M-150运输机的生产周期将长达33个月。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安纳托利·梅里查表示,该公司下属的30家乌克兰航空制造厂中绝大多数将参与改进型机的建造计划。改进型安-124运输机载重量从原来的120吨增加到了150吨,其在负载120吨货物情况下飞行距离从原来的4600千米增加到了5400千米。与此同时,由于使用了最新型指挥控制系统,机组人员数量从6人减少到了3人。根据计划,2027年前俄乌将为订购商建造和提供55架安-124-100M-150运输机,而到2030年前还将交付30架该型机,未来世界航空运输市场对该型机需求至少为100架。据悉,因财政拨款问题,安-124运输机的批量生产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收缩,目前共建造了56架该型机,其中有10架属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属俄“飞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属“安东诺夫航线”公司所有,其它归俄罗斯运输航空兵所有。此外,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正在开发另一种改进型安-124型机,其机身预计将加长5米,而翼展将增加13米。根据专家预测,实施这一方案预计需要20-25年时间,而第一阶段的拨款将需要4.07亿美元,第二阶段需要投资约11亿美元。
2002年12月,广州地铁为在二号线通车时能够使用德国新型列车首发,特别租用安-124运送该型列车前来广州。

美洛马航天公司正在研究可否用安-124运输机把宇宙神3和宇宙神5运载火箭从丹佛送到东、西海岸发射场。这两种新型火箭将使用俄罗斯设计的RD-180发动机,正常情况下应使用美国空军的C-5运输机运输。然而,随着今后几年内商业发射次数的增多,洛马需要有后备运输能力,以防因C-5供应不上而影响发射安排。
安-124座舱,与西方先进运输机相比有差距

2005年8月,"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星"股份公司执行总经理瓦列里-萨瓦特契科向记者宣布:航星股份公司正在恢复安-124的批生产。在过去20年里,乌里杨诺夫斯克航星工厂共制造了36架"鲁斯兰"飞机。恢复安-124飞机批生产计划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开始,在航展上签订了"乌里杨诺夫斯克"股份公司、"伏尔加-第涅伯"航空公司和"飞行"航空公司之间的三方协议。2012年前,乌里杨诺夫工厂需要向每家航空公司提供5架飞机。萨瓦特契科解释说,"乌里杨诺夫航星"公司对生产"鲁斯兰"飞机有全面的准备。在财政充足的条件下,企业很快可以向订货人提供2架安-124飞机。对这种飞机的所有需求,包括国外需求,预计有50架。
2006年7月,报道指出安-124重型货运运输机在2020年前的市场容量预计为60~80架。这些俄罗斯和国外研究的数据是"航空工业"公司总经理康斯坦丁-卡杰诺夫在同记者谈话时提到的。如果考虑到未来东南亚国家快速发展的要求,那么对安-124飞机的需求可能更多。根据卡杰诺夫的意见,如果不研制新的改型也不生产安-124飞机,那么货运航空运输市场将被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宽体货运改型飞机占领。卡杰诺夫提起,两年前已经讨论了恢复安-124飞机生产的问题,所有的计算都已经完成,进行了市场研究,制定了清晰的包括投资回报在内的商业计划,以便研制和生产载重量、航程增加的安-124型飞机,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通过任何决议。对于运输公司来说,恢复和改进安-124的项目是复杂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同时也是回报很高的项目。他说:"国防部暂时不会购买这种飞机,但是现在,民用航空公司需要安-124。"当前联合国和北约组织都对安-124-100飞机表现了兴趣。
安-124三面图

尺寸数据
翼展 73.30米
机长 69.10米,
机高 21.08米,
机翼面积 628.00平方米
货舱长×宽×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载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时(高度10000~12000米)
进场速度230~260千米/时
起飞滑跑距离2520米
着陆滑跑距离(最大着陆重量)900米
最大有载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