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产能过剩的罪过推到民企头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26:01
请不要把产能过剩的罪过推到民企头上
叶檀

 

    即便对经济不感兴趣的人,对于产能过剩这四个字也一定不陌生。工信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布产能过剩预警,就可以得知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在这份长长的名录中,基本把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挨个点一遍名,甚至包括貌似高科技实为高污染制造业的多晶硅等领域。

 

    解决产能过剩,有个最简单也是最愚蠢的办法,就是以结构重组的名义,把民营企业全部整合掉,如此一来,产能少了,大企业保住了,不就天下太平了吗?是啊,如果回到国企一统天下的时代,中国有的只是供给不足,哪来的供应过剩。

 

    如此思考问题的,不是不了解中国的经济结构,就是头脑中充斥了计划经济,以为中国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就是一帮民企没有大脑、不服从管理的结果。
   
    事实恰恰相反,在一些行业恰恰是诸候经济、政府信用的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结果。拿钢铁行业为例,我国从2005年就开始呼吁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但成效如何呢?微不足道。国家最初对钢铁产能的淘汰标准是,“2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很多企业改建300立方米甚至更大的高炉以应对。按照《环球企业家》的报道,河北一家民营钢铁企业的高管称,这些超级高炉只有生产板钢类才能实现规模效应,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重点行业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等产生的需求是建材类粗钢。结果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从粗钢到高等级钢材一起过剩。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大小钢企1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钢企约70家。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相比之下,2007年韩国浦项制铁公司粗钢产量占到本国产量的60.61%,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日本的新日铁和JFE公司、美国的美国钢铁公司(USS)、俄罗斯的谢维尔等钢铁企业,其粗钢产量占本国总量都超过了20%。所以,大钢厂振振有辞地抱怨,小钢厂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市场的无序,是产能过剩的罪魁,这才有了政府一手包办、效率令人质疑的山东钢铁并购日照钢铁的案例,还显得那么理直气壮。
    
    看看中国大型钢厂日新月异的生产能力吧。国际钢铁工业协会(IISI)揭晓的全球钢企2008年排名显示,宝钢集团2008年粗钢产量增至3540万吨,仅次于“榜眼”日本钢企新日铁3750万吨的粗钢产量,在2007年排名第6的基础上,抢在“2010年最后期限”前进入全球钢企前3强。今年7月初,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能的排行榜上,宝钢已将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河北钢铁集团,毫无疑问,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北钢铁、山东钢铁的产量还将持续向上,因为他们要保住钢铁行业前三强的位置,保住本地的税源不外流。相信未来中国的钢铁产能还会继续上升。
   
    本来,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之一是在经济下行周期,让那些没有订单、效率低下的企业被高效企业并购。资本市场有噬血的鲨鱼,这些投行们会敏感地闻到弱势企业奄奄一息的味道,调集资金围歼这些企业,让他们成为高效企业的盘中餐。
   
    但我们做的恰恰相反,随着大批订单的出台,钢铁市场再次憧憬好日子即将到来,在2008年12月,钢铁市场即出现了稳定的反弹趋势,停产的企业纷纷复产,钢价居然连续出现了十几周的上涨,搞得钢企纷纷复工。各地企业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一哄而上。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多数为违规建设,没有信贷支持,没有当地的审批,这些项目能够起来吗?现在钢铁企业形势急转直下,价格数周下跌。若不及时加以控制,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这哪里是民营企业的错,很明显是信贷、政策、价格扭曲,导致的严重资源错配。

 

    解决产能过剩的另一个办法是提高消费能力,但如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所说,我们现在产业的结构,它在经济分配上,由于调整占比在不断下降,2007年仅有39.7%,比97年52.8%下降了13个百分点,同期企业的这种盈余占20.4%升到30.3%,实际上是经济过分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而不是向劳动者本身倾斜,这样使得相对收入占比降低,相对居民消费能力降低。这种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政府在农村推行保障政策的努力。

 

    最后一个办法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环保等成本,同样数量的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但我国处于就业与低质商品的矛盾选择中,很难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逐步提升人民币。但是,由于大企业大资本对于就业的排斥,就业同样堪忧。曾任美国顶级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现任新华社资深国际经济分析师以及中国国际与战略基金会的顾问的黄靖先生表示,中国的“实质就业市场”(Meaningful Job Market)发展十分缓慢,有社会保障和发展前途的就业机会增长不到1%,实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别把产能过剩推到诸如日照钢铁这些民营企业头上,他们的头太小,承受不起这么大的帽子。我们需要指责的是诸候经济,是价格扭曲,是资源错配,要哀叹的是缺乏真正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来承担并购重组的责任。不管国企民企,低效企业应该坚决被淘汰出局,如此产能过剩的形势才有扭转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