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敖:“我死后千刀万剐!”6[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37:02
凤凰资讯 > 图片 > 人物图片 > 正文专访李敖:“我死后千刀万剐!”[组图]2009年08月03日 09:55南方网【 】 【打印】 183位网友发表评论

 

论定不盖棺

人物周刊:您这一生以战士和文化英雄的面目为人所知,您想后人会怎么评价您?

李敖:很真实的话,是女朋友不够多,粗俗话,就是搞女人搞得还不够多。为什么这样子?因为你对你的男朋友都失望了,你对你的朋友们都失望了。

人物周刊:您今天怎么看待人性?悲观还是乐观?

李敖:有好的那一面,但是不要去勉强。我很在意这种很细腻的人际关系,所以才变得今天这样落单,所以对别人不寄希望,就像你朝别人借100块,一张口就会失望。我坐过牢,我知道,在你坐牢时指望老朋友的帮助,就像动物园里看斑马一样,高估别人,你会很失落的,而这种失落发生之后的感觉,痛苦、愤懑,我已经没有了,这是我最大的成功。

人物周刊:你有发自内心敬佩的人吗?

李敖:到今天为止就去照照镜子。讲我和陈文茜的关系好了。她这么出名的人,但她从来没有收到我的一个电话,你去问,从来都是她来看我,她给我打电话,这说明我不会找你。我也没有什么朋友了。第二,我也不需要什么朋友了,你看法国的萨特,他也没有朋友,只有女朋友。我现在连女朋友也没有了。

人物周刊:您怎么能耐得住寂寞呢?

李敖:不是,你如果耐寂寞你就输了,根本就没有寂寞。注意啊,这是最根本问题。你去耐寂寞就是和它纠缠,你就输了。

人物周刊:像您这样的人格特征,华人世界里的确极少见啊。

李敖:基本上像我这样性格的人,大部分就是两个情况:一个是不能自谋生活,就是穷光蛋;第二种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让自己痛苦,自暴自弃,喝酒啊、乱吃东西啊,到处干干啊。人一旦落了单,就很容易这样子。

人物周刊:您自传里提到的交好的小兄弟,黄三,现在怎么样了?

李敖:刚刚死掉了,就是上个月,63岁。他最后就是信地藏王菩萨信得走火入魔了,有病不看病。他说三分之一是自己好的,三分之一是菩萨保佑的,三分之一是医生看好的,而且医生还可能误诊。

这就是我对人为什么失望。就是他们不能和我共始终,一段时间是好朋友,一直还有来往,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差那么远。

像高信疆,我的好朋友,死掉了。他的太太就是教棍,信教信迷了,在淡水买个基督教的墓园,60万,我说好吧你不要出了,我来买吧。你知道我动辄可以拿出15万人民币给朋友修个坟,还是很有实力的。

别人忘记了我的基本功就是老子有实力。就是我藏了好多钱来维持我的自由,保留我的青春,我不要还为了钱去拼老命。第二可以抵抗别人对我的收买和诱惑,老子有钱,不是我有钱,而是老子有钱,很神气的。就是要收买我也要大钱,小钱不干。这就是我的恶作剧,而且很拽的。哈哈。

人物周刊:有没有觉得人生温馨的一面,除了女人之外。

李敖:有啊!这次我给凤凰做节目,就是做我在台湾60年来的一些据点。我去过的地方,大部分都改变了,基隆码头没有变,我去了。台湾大学里傅(斯年)校长的坟,傅园,没有变,我去了。我就在那里拍照片,然后拿照片说我当年就是在这里追我女朋友,40年前,很温馨的一种。去台中,台中一中的老宅,日本式的,烂掉了,眼看就要拆掉了,我带了一片瓦回来。人家都说片瓦无存的,我还写首诗——六十年前谁识我,六十年后我识谁。信之老屋终作土,凄凉捧得片瓦回。我改成捧得凄凉片瓦回。为什么?因为凄凉的是瓦,不是我。王国维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就是无我之境。凄凉给了瓦,你可以看到我很细腻的一面。

人物周刊:您一生啸傲江湖,觉得人生有没有意义?

李敖:就是那个故事嘛,一个做猪肉罐头的机器,猪肉进去,罐头出来。有一天罐头问自己我要追求机器的意义,禁止猪肉进去,结果只有空转了。这个问题不能问,问就会发现是空的。

人物周刊:您是儒家,相信有为主义,不是道家和佛家。

李敖:这一点我绝对相信,有为和无为、做跟不做完全不一样,做了失败了或者闯祸了,也跟不做完全不一样。有为是别人看不到的。

像我去北京大学,我送了130万台币给胡适盖了一个铜像,一般人只是做到了怀念。他当年帮了我,给了我1000块,我就是这样离奇的反馈方法,按我们北方人话,妖蛾子,坏点子。

我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台湾有个电影皇帝柯俊雄和我说,你演讲的时候,他们3个,刘长乐、党委书记和校务主任,三个X样子。柯俊雄说,“我能看出来,我是好的电影明星,我比大陆的电影明星好,他们的曹操演不过我,大陆演曹操的是舞台剧出身的。我柯俊雄演电影的,不需要。”刘晓庆也跟我说过,因为舞台太小,看不清楚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舞台剧演员就得靠夸张的形体动作。我说你有佩服的么?他说,“有,英若诚”。他讲得出来道理给你听,他一看就知道。我也没讲什么,我说开枪,他们紧张得要死,可是我讲到外国去了。

人物周刊:如果有人要写您的评传,您有什么指点?

李敖:(笑)你就可以嘛。其实我还是有一个大的轨迹:我相信读书得见,相信有为主义,我相信人不要自寻烦恼、要寻找快乐,我相信人生要有技巧不要蛮干,我相信人要有本钱。

我健康好,你不知道我维持身体健康所花费的。我不吃早餐,我吃两个蛋,做成蛋花汤,不放盐和糖,我早上不吃面食,不会有长胖的问题,为什么别人3天吃一个蛋,我一天吃两个蛋?因为我没有胆固醇的问题,我身体好。比如11点饿了,怎么办?吃苹果,苹果怎么吃?打成果汁的。打成果汁是因为皮可以吃,苹果的营养皮特别多,削掉就没有意义了,可是又很不干净,时间还不能放长了,不然会氧化。我很讲究地喝掉了。

人物周刊:您现在的生活习惯?

李敖:过午不食,所谓不食就是不饿,不要有饿的感觉。饿了怎么办?喝一杯麦片解决。

人物周刊:您在阳明山上生活很不方便啊。

李敖:我12年来,就有一次身体不舒服下山了。我是非常小心健康的,不要找死。还是花了很多时间赚钱,没有安全感,没有朋友可以来帮我,只有靠我自己。金钱是很好的保护我的力量。我不贪多,不冒险;第二就是存起来。

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中午不睡午觉,躺在地上十分钟,身体放平。我太太来阳明山看我,一小时就跑掉了,她觉得太寂寞了。

人物周刊:最后一个问题,当最后那一天来临,您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什么?

李敖:什么都不写,我死无丧身之地。遗体我会捐给台湾大学医院,千刀万剐。

(南方人物周刊)

编后:异端李敖

这是4年多之后,本刊记者对李敖先生的第二次访问。

4年前,刚刚就任台湾“立法委员”的李敖在“立法院”办公室里,生机勃勃地畅论天下美女人生,他的犀利机锋,他的放言不羁,在在喷射出一代文化英雄的锐利激情;4年后,在来台60年之际,仍然机锋犀利,仍然放言不羁,仍然是那个“能令公喜,能令公忧”的熟悉的李敖,只是这一次,他似乎多了些世事俗情莫须问的不耐,和笑傲江湖终有时的意兴阑珊。

这是中国人格史上的一个异端。他的奇情、奇遇和奇志,他的才气、侠气和悍气,他的风云、风雨与风月,他的自负、自傲和自大,是茫茫人海里的一片吉光。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从来没有一个“臭老九”,能像他一样活得倨傲不逊、威风八面、汪洋恣肆、活色生香,他可真给读书人增光。

这样不世出的“怪物”,理当在玄黄未定的苍茫中现身。他的知识分子才华,他的豪杰性格,他的“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云龙契合,恰恰给他提供了一个神龙摆尾的大戏台。

他的幸运,也恰恰是踏定在世界从黑暗向光明转化的巨变前夜。同是在1949年后对台湾思想文化界发生影响力,同是深具蛟龙气质的知识分子领袖,晚年的胡适多少有些老惫和疲态,在长期的精神压制和经济封锁下,殷海光年仅49岁就郁郁身亡。

这得益于他的思想训练和玩世心态。这使他哪怕是身陷囹圄、备受刑求之时,也能以理学家的自我克制和修炼,度过那些荒诞而真实的漫漫长夜。

也得益于他文化商人的另类本事。他的市场眼光和精明计算,使他能逃过政权、政客、群氓的横暴和冷眼,反而坐拥书城、躲进小楼成一统,以一枝健笔对撼世界。这是历代文人少有的本事。他曾颇为自得地向本刊介绍他“150坪(相当于500平方米)、价值人民币5000万元”的豪宅。他向来厌恶小文人的自怜、幽怨和穷酸。

他的影响力不坠,还得益于他的便给口才。这使他在笔伐之外,在1990年代民主转型、电视兴起的年代里,能施行口诛大业,在白纸黑字之外,另辟一片倒影电光。

在我看来,李敖当然是思想家、历史学家和作家,但他的作品,也未必尽能传布后世。他的最真切意义,在于他以一介文人的血勇之躯,凭借知识、勇气和意志,居然能对抗一个冰冷的政权和统治集团,这种真正的道德文章,必将载入青史。

英雄的出现,往往是时代、个人天赋和后天训练(以同样被目为文化英雄的王朔为例,王朔初以解构秩序、讽刺现实的文学作品闻名,但后期归于颓废厌世,这固然是个人选择,也未尝不是意志懈怠、精神自我放逐的结果)相互砥砺的结果。我有一种悲观的预想,未来的世界,也许还可能产生野心家和枭雄,但这种文士兼豪杰型的知识英雄,却将越来越少。一个波澜壮阔的古典时代,快要谢幕了。

早年的李敖,以兼具理性和激情的激扬文字,在大陆具有山呼影从的影响力。但他的真容出现在电视栏目《有话好好说》时,他的部分言论,却招致了大陆知识界的普遍不解。是误读,是李敖个性思想使然,还是李大师也有难以向外人尽述的幽微心曲?这,将是本次访问的重点。

就本刊记者的理解,这其中既有大陆和台湾现实环境不同、问题意识不对等有关,也与李敖对大陆民意、知识界动向相对陌生有关。更关键的是,李敖先生这一代人,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家国破碎,目睹过日寇肆虐和国共内战,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立场。再加上理想主义和追求公义的个性,自然对左翼运动容易抱持同情和声援态度。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应该尊重他观点的来处。

其实,今天的李敖在台湾,已是一个孤独的“怪物”。他出身外省人,却因“反蒋”和反国民党,不见容于“深蓝”;他本是威权的受难者和民主运动的先驱,却因“反台独”和反民粹,不见知于“深绿”;他的快意恩仇和恩怨分明,好争是非和有仇必报,特别是他的口诛笔伐和大兴讼狱,固然痛快淋漓,却也有打击面过大的遗害。再加上他壮年入狱,亲历了爱侣远行、朋友陷害、战友反目,见识了严酷刑求和死生考验,见证了狱友突然被五花大绑拖走枪毙的无数次夜半惊魂后,他对人性、友谊和爱的认识趋向冷静和灰暗,这使得中老年的他更息交绝游,千山万水我独行。不是国王,却活得像个孤家寡人。

“我的日常生活是:一个人在小房里,每天不烟不酒不电视不养猫不见客也不见家人。不午睡,精力过人。有全套的翻江倒海的作业。遁世,又大破大立;救世,又悲天悯人;愤世,又呵佛又骂祖;玩世,又尖刻又幽默。当然这种人绝不会出世或厌世。我性格复杂面貌众多,本该是好多个人的,却集合于我一身,所以弄成个千手千眼的大怪物。”这是李敖的夫子自道。

就我的浅见,李敖未必是浑然天成的文曲星降世,他看似强阳不倒、睥睨一切,其实他自谦“自己不是天才,只是困学出来的一个样板”;他也远不是没有瑕疵的道德完人,他的精英主义和居高临下,他的桀骜不驯和好为人师,他的口诛笔伐和自高自大,他的愤世高论和百无禁忌,他的风流不羁和浓情艳事,在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型、大众传媒兴起后,统统暴露无遗无限放大。众目睽睽之下,他自然会成为敌人、政客、中庸之道奉行者、清教徒、教友乃至小市民侧目的对象。

其实他何曾问罪于普通人。“李敖先生在媒体中、在笔下,对政客、对伪君子、对帮闲文人,大加挞伐,不假辞色,其实都是在罪证确凿之下所为。而个人在接触他的过程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那种近乎羞涩的客气,那种对晚辈的谅解,有时实在不能体会这是同一个人。”这是台湾朋友对他的观察。诚哉斯言。

如果说早期他嬉笑怒骂的“文化太保”形象,是一种在困厄时期吸引媒体、保护自我的有意经营,中老年时期的畅言无忌,是在享受舆论领袖的话语快感,当他卸下一身盔甲、毫无遮拦地坐到你面前时,却是温厚诚恳、让人亲近的中国北方老派绅士。他平时住在郊外的阳明山豪宅,周末回家和妻儿团聚,每次都自己打车来回,“450块、400块车费,50块小费”。

只是他反应仍然机警,口才仍然便给无比,心态仍然幽默好玩,他可不想做入选先贤祠的君子圣人。摄影记者给他拍照,他立马开玩笑:“哦,给我拍遗照。”对摄影记者说:“你是有我遗照最多的人。”合影时他起身,“不坐,不然就像蒋介石了”。他今年高寿七十有四了,请他保重身体,他飞快地回一句:“我会再活30年,活到104岁。”何也?那是宋美龄的去世年龄。

李敖果然是大名人。在访问的西餐厅和他住所的街道上,都有人口呼“大师”,不过都已是中年以上人了,他也笑眯眯地善意回应。远远看到住所的保安员,他玩笑式地行军礼致意。那是李敖在斗士的公众形象之外,令人难忘的亲切。

英雄活在一个不再需要英雄的年代里,对别人是尴尬,对他是悲哀。“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的时候心里跳,看过以后眼泪垂。”这是李敖的《忘了你是谁》。当眼看他向我们挥手告别,转身,拄着手杖略带迟缓地踱进家门时,他的宽厚背影,我没来由地想起了这首歌的旋律。

再见,李先生,保重。

再见,一段苍茫岁月。

佳人在侧,稚子入怀,敌人灰飞湮灭,英雄忧患始而安乐终。这是奇迹,还是天地的无言之爱? (本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