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华社持续曝天津通行费 网友盛赞焦点访谈(南方都市报 2009-1-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5:59
央视新华社持续曝天津通行费 网友盛赞焦点访谈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1-15 08:23:38  作者:

  

  CCTV、新华社连续炮轰天津取消养路费后继续收取55元通行费

  

  “55”上面打个叉,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天津网友自制的车贴,对天津有关部门继续收取“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表达不满。

  12日、13日,央视和新华社分别在《焦点访谈》、《新闻1+1》、“新华视点”等名牌栏目推出重磅报道,质疑天津、上海等城市在燃油税改革、养路费等取消后,依然坚持收取车辆通行费,并不公开收支情况。

  14日,很多网友都在网上表达对央视的支持和对通行费的不满,有的网友还引用央视报道中的话制作成车贴免费发放。

  通行费是霸王条款?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规定从1月1日起全国统一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种收费,新年已到,天津市的车主们发现原先每月须交纳的170元费用还留有55元“尾巴”。这个55元其实已经悄然跟着养路费征收了5年,但在养路费取消后人们才发现它的存在。于是,对这笔名为“天津市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的质疑声四起,一些车主在网络上呼吁抵制“霸王收费”。

  1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广受质疑的“通行费”》。1月13日,新华社电稿发出“新华视点”《这是不是“霸王收费”?———天津收取“通行费”惹争议》。当晚,央视《新闻1+1》播出《多城市收取通行费受质疑数额巨大去向讳莫如深》,对于各城市以不同名称收取路桥费,规避国家宣布取消的6项收费,白岩松评点说,“很多的地方政府在给我们的中央政府进行考试。”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天津养路费征稽处官员有些不满,“天津通行费是最低的,每月55,全年才660,广州980,重庆2000呢!”

  “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12日的《焦点访谈》一播出就轰动天津,在天津当地人气最旺的爱卡天津分会论坛上,讨论该节目的一篇帖子点击就超过11万,回帖超过1500.网友们对央视的报道展开热烈讨论,颇多赞许。

  在节目中,面对提问: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规费处副处长刘博的回答是:“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就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被创造了出来,很多网友都学会了使用这种新的表达方式,相关的帖子背后,常能看到连续十几楼跟帖都是“这事楼主说的太细了,下回注意”、“我不能说太细”……

  用车贴表态

  昨天下午,爱卡网友“宝宝”发帖,自称情绪很激动。她在一个投票帖里表示:“我们就是要了解细节!我们就要了解这钱该不该收?哪条路是贷款路?不走贷款路也要还贷款?”

  中午她自费印制了一批车贴,内容就是《焦点访谈》节目中刘博的那句话“这事儿不能说的太细。”

  “费用,我自己承担了。不在乎钱多少,关键是要大家齐心协力。”她在帖子里说道,免费发放地点是天津市南开区红旗路某停车场,下午6点以后她会在那儿等上三个小时。网友们反应非常热烈。

  但事情出了点偏差。网友“Velanlee”在晚上快7点的时候发了个帖子,叫车友们先不要去拿车贴了。据其与“宝宝”通电话了解到的情况是,她六点半的时候有警察过来询问她,“什么车是不是你的啊,又要行车证什么的。”据说是因为有人报警了。

  快10点的时候,“宝宝”自己上网发帖报了平安,只简单说了句:“大家放心吧。平安到家。有点累。”

  这样的表达还在继续,网友“koiry”建议把车贴的图案各自下载,自行打印了贴到车上。

  本报记者 谭人玮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901150028.asp  如何制止天津“通行费”的通行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15 08:44:59  作者:陈杰人

  

  对于有车族来说,国家从今年起施行的新收费政策至少算是一件令人省心的事情。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的联合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种收费,有关费用被转移到了燃油税中统一收取。但近日天津的车主发现,国家规定取消的费用在该市还留有55元“尾巴”,政府未经任何形式告知,就以“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的名义扣除车主的钱财。经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在上海和重庆等地也存在。

  正如公众所质疑的说法,天津市的这种“通行费”至少存在如下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有平摊嫌疑,违反了公平原则,是对国家政策明令禁止分摊道路费精神的违反;二是有重复收费的嫌疑,因为燃油税中包含了道路通行费;三是与国家出台燃油税的初衷———谁多使用道路谁多用油就多掏钱———形成了悖反;四是计费和收费、使用等信息不明,无法让人信任。不管天津方面有多少理由来为这项收费进行搪塞,这一收费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相逆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它也违反了《立法法》中关于征收公民财产权的立法规定,是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漠视和侵犯。

  从情理上来说,国家这次关于车辆收费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针对业已名目繁多且结构复杂的各类收费进行整顿和清理,使之规范化、合法化和简单化。因此,包括养路费等费用都被压缩到燃油税当中来统一收取。而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对车主收取这些所谓通行费或城市道路费,其实还是沿用老思维,舍不得这一块利益的丢失。

  从法律上来说,以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等方式,来向各位车主收取钱财,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不特定多数公民私有财产的征收。按照我国《宪法》、《物权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这样的征收,应当通过制订法律的方式来确认。但问题是,尽管这种所谓“通行费”荒谬无疑,却仍然能在当地“畅通无阻”,个中的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利用了手中的强制权,通过其他行政管理途径来强制收取;二是对这种明显不合情理和法律的规费,被征费对象尚难以依法进行对抗。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这类普遍征费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被征费对象告状无门。

  我觉得,社会需要分两步走,以阻止“通行费”的通行。第一步,通过当地人大代表出面,以批评、质询等方式,向政府提出法定的质疑意见,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撤销这类政策。第二步,要修改行政诉讼制度,使这种涉及公民具体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能够成为被诉的对象。在修改之前,有关部门可以对该法的限制诉讼条款作“限制性解释”,使普遍征费这种既有抽象性又能直接影响公民财产权利的具体性行政行为,戴上“可诉”的标记。如果法院能够判决“通行费”败诉,我想,至少会增加某些机关随意收费的成本,从而变得收敛起来。这或多或少也能保护一些公民的财产权利,维护中央改革政策的严肃性。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pqy/200901150057.asp

   
央视新华社持续曝天津通行费 网友盛赞焦点访谈(南方都市报 2009-1-15) 央视曝天津通行费 网友盛赞焦点访谈(南方都市报 2009-1-15) 天津通行费继续收 新华社继续报、网友继续支持(南方都市报 2009-1-16) 南方报业网-南方精选-天津通行费继续收 新华社继续报、网友继续支持 网友盛赞“无内容”国足报道(南方都市报 2008-6-17) 央视《焦点访谈》名嘴方宏进被拘背后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盛赞三鹿 《焦点访谈》造假? 采访自己实习生遭质疑(南方都市报 2009-6-20) 珠海立法规定男女如厕比例1:1.5 获网友盛赞 新华社:三问“天价捞尸”(南方都市报 2009-11-8) 天津取消了养路费,竟然又冒出个道路通行费!(转) 温家宝在天津火车站偶遇白血病患儿 出手相助(新华社 2009-2-16) 原央视"焦点访谈"主持人方宏进涉诈骗被捕(图) 原央视《焦点访谈》名嘴方宏进涉嫌诈骗被拘/图 惊心!原央视"焦点访谈"主持人方宏进涉诈骗被捕 原央视《焦点访谈》名嘴方宏进涉嫌诈骗被拘/图 央视焦点访谈:城市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国民“被坚强” 中国青年报批评新华社央视 网友截图曝 央视天气预报主播直播凸点 央视女编导被骗财骗色(南方都市报 2009-5-24) 央视主持人方静:我不是间谍!(南方都市报 2009-6-12) 第二部分“文化大革命”新华社天津分社时期(1966.6—1978.12) 采访对象多为家人 新华社“最牛记者”被调岗(南方都市报 2010-12-15) 新华社三问“血铅事件”真相(南方都市报 200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