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2.0之五大領域:快速(rapid)、行動(mobile)、沉浸(immersive)、合作(collaborative)與非正式(non-forma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28:43
第五分項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經理/黃雁萍
eLearning 2.0這個名詞最早由數位學習大師Stephen Downs於2006年提出,之後Tony Karrer, Lance Dublin, Marc J. Rosenberg等人都分別有深入的研究與歸納。個人覺得當學習遇上web2.0所交錯迸發出的各種可能與應用,Lance Dublin算是做了一個不錯的歸納整理。本文將針對這位顧問在2007 年創新學習研討會(Innovations in Learning Conference)以及2008年ASTD國際研討會的發表做一綜合摘要分享。雖然兩次的發表相隔八個月,不過內容相似度蠻高的。
Lance Dublin在演說中首先談到大環境今昔的異同(所謂大環境指的是the world we live/work in),再談到學習機會、溝通等今昔的轉變,最後導到web1.0和web2.0的轉型,以及他所謂的Learning 2.0(the Five Worlds of Learning)應運而生,茲摘要說明如下:
v 大環境今昔的相同處包括:
w It’s All About People
w 學習流程(Input->Organize->Apply->Analyze)
w 學習類型(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
w 績效目標:Training is an activity. Learning is a process. Performance is the result.
v 大環境今昔的不同處包括:
w 變化更大更快、全球化競爭加速、菁英人才戰爭、資訊爆發與分享、合作等同於競爭優勢、……
w One Size Can’t Fit All:針對千禧年/Y世代、X世代、嬰兒潮世代與60歲以上的世代各自有不同的目標、態度和行為,例如千禧年/Y世代的目標是尋找並開創有意義的工作和生活,他們的態度與行為充滿自信、樂觀、創新、多樣化的聚焦(diversity focused)、新科技接受度高、理解力快,和其他世代截然不同,也因此要思考不同世代的個別需求。
學習機會今昔的差異在於擴大為他所謂365天24小時的 “In-Context Learning” ,包括Formal  Learning, Informal Learning, Performance Support, 和Non-Formal Learning (即Formal Learning Activity)。
溝通選擇的媒介今昔的差異在於增加了Bolgs, Wikis, Wireless,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e), Voice Chat,寬頻電話(VOIP)等。
web1.0和web2.0的轉型如下表所示:
Web1.0                                              Web2.0

其中值得玩味的是web1.0專家由公司定義,而web2.0概念的專家是由社群來定義。
另學習組織也從1.0轉型到2.0,如下表所示:

因應web2.0的概念、學習的趨勢和技術的發展,Lance Dublin分析總結Learning2.0有五大領域:快速(Rapid)、行動式(Mobile)、Immersive)、合作式(Collaborative)、和非正式(Non-Formal),大致說明如下:

(1) 快速(Rapid)
v e-Learning:過去傳統教材開發須費時數個月,而目前Rapid e-Learning透過編輯工具和流程已讓公司內部專家(SME)可於數日或數週內快速自製產製以Powerpoint為主之影音式教材。
v Podcast:這個新名詞起始於2004年,由兩個不同的英文字重組成iPod+broadcasting=Podcasting,即將聲音檔透過網路可在行動錄放裝置或個人電腦上聆聽,可視為on-demand radio,目前美國多所大學教授已用此方式讓學生補聽課程或複習用;商務旅遊人士則利用空檔學習、或單純經驗分享傳承用。

利用Podcast辦理教育訓練網站
v Vodcast/VoDs:衍伸自podcasting但多了影片的功能,指將影片檔透過網路可在行動錄放裝置或個人電腦上觀賞,使用者可從電視或電腦螢幕選擇想看的影片,可視為on-demand TV/Video。不過目前行動裝置螢幕較小對於教材呈現而言是一限制。

iPod Video訓練 from Tech 2000
(2) 行動式(Mobile)
v M-Learning/Performance Support:透過像PDA、數位隨身聽、數位相機、錄音筆、掃描筆…等之行動裝置來傳遞訓練,這樣的訓練通常是 “just in time, just for me” 之小段課程或資訊。在應用面我們’需思考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做行動學習?什麼樣的對象適合行動學習?
(3) 沉浸式(Immersive)
v Immersive Learning Simulations:著重在體驗式學習和實做練習,像是飛行訓練或軍事訓練。
v Games:形式如角色扮演、大型遊戲機台(Arcade)、即時策略遊戲(Real-time Strategy)、大型多人線上遊戲(MMOG)。
v Simulations:呈現擬真的模型和決策,學習者透過不同的回應選擇體驗不同的經驗,通常有多種不同行為路徑可達致成功。
(4) 合作式(Collaborative)
v Blog:中文譯為「部落格」或「網誌」,顧名思義就是個人在網路上發表分享的心情和資訊。
v Videoblog:以影片呈現為主的「部落格」,例如YouTube(每天有一億段影片上載)。
v Wiki:wiki源自夏威夷語,意思是「快」或「我所知道的是…」,描述合作共創集體智慧的過程,例如網路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是一部任何人都可編輯免費的百科全書,目前已累計40多種語言版。
v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一種已整理過且條列式的新聞資訊,可依照個人興趣來訂閱,如此不必打開網頁瀏覽器搜尋,只要透過RSS閱讀軟體,便可看到即時更新的內容。
v Social Network:由一般個人或公司等節點(nodes)所組成的社交網絡,例如知名的myspce和facebook等都是在經營人際網的網站。
(5) 非正式(Non-Formal)
v Informal Learning:一種正式課程以外諸如與同儕、網路、社群互動對話的非正式學習。
v Non-formal Learning:此為筆者第一次聽到的新名詞(應該是Lance Dublin自創的),根據講師的解釋它是正式系統以外,為達既定之學習目標所設計的教育活動,例如閱讀、教練、指導。
學習2.0之五大領域:快速(rapid)、行動(mobile)、沉浸(immersive)、合作(collaborative)與非正式(non-formal) i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 破解非正式学习的迷局之(一)认识学习 韩国中央日报:沉浸在围棋和麻将中的中国人(图)fh 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和e 所有的non-virgin来看,到你忏悔的时候了(觉得有道理你就顶一下) Windows Mobile移动开发简明目录(2005.05) Windows Mobile移动开发简明目录(2005.05) 路透公司(Reuters)结合非正式学习培训新进员工 路透公司(Reuters)结合非正式学习培训新进员工 Windows Mobile for SmartPhone 中的特权问题(附:解锁/上锁原理) 利用注册表修改spb mobile shell 3.0_多普达 T2222(viva)_玩... ROM相关常识(转) - Windows Mobile ROM专区::91手机论坛... 浅谈中国移动MM(Mobile Market)“三围”_网络子站_评论_IT专家网 Garmin Mobile 高明2010最新版地图更新及安装方法+(转载)- 诺基亚672... Garmin Mobile 高明2010最新版地新及安装方法(转载) - 诺基亚672... 快速口算窍门() 国际货币合作条约(学者建议案) 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全文)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协议(范本)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协议(范本) [台]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全文) 我的PPT:Web2.0与我们的学习(2006.10) Web2.0 非正式学习 技术 学...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