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走迷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37:43
      孔子说:“四十不惑”,那么我现在应该是二十而惑了,面对多条路,多个弯,仿佛走进一个迷宫,你会怎么办。可能先凭感觉走一通,发现还在原地打转,或是陷入迷茫,可能停下来思考方法,可能在走过的路做过标记,借助太阳、月亮、星星等外在资源判断方向,一切都为寻找出口。

   进入大学后,我们基本远离了传统的教育,不用再天天做题,从早到晚上课,多了思考的空间,我开始寻找出口,因为我追求不惑,追求独立,追求自我实现。走迷宫与越狱有区别,越狱的男主角温特·沃斯米勒可以在身上纹上所有的地图,大脑记忆着各种逃跑的方案,但迷宫是没有事先制好的地图,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意外。思想决定了行为,归根到底还是思维在走迷宫。

   从书上、电视上、网络上,我关注了一些我认为四十不惑的人。一场印尼海啸,海水淹到了他的喉咙,死里逃生的李连杰在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读懂了人生、生命、死亡。之后,结合参佛十余年的积累,创立了壹基金,用爱来回馈社会,帮助人们,感动人们。他曾说过,四十岁之前是为了功利、财富,四十岁之后才是真正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一次海外偶然发现了互联网,让马云回过后,放弃大学教师,创立阿里巴巴,起初做的小有成就,杀到北京,但遇到互联网泡沫,又折回杭州,他创业之初就坚定创立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的使命,永不放弃的他打败了财大气粗的电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龙头,世界电子商务B2C的龙头,因为坚定使命,所以不惑。大家都知道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很短,他们提高了身体新陈代谢,细胞复制后的质量比正常人差了十年距离,对他们而言,三十不惑比较合理。有个因公布自己的训练计划而震惊全联盟的NBA球员,以6+6+6计划的科比,没有麦迪的天赋,但后天的勤奋使他赶超了许多历史人物。年轻时,冲动、傲慢、单打独斗般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日渐成熟的他,明白了领袖的责任,个人人生的追求、价值。他不再频繁要球,掌握绝对开火权,开始关心队友,鼓励队友,建立团队感情,不再追求MVP、得分王等荣誉,只为自我实现。

   不要误解,我没有追星,只是欣赏,人都有缺点和优点,不会喜欢名人到疯狂的地步,人的成功不能复制,我也不会模仿,只是说欣赏他们身上的可歌可敬的特质,作为精神的鼓舞,可以借鉴他们的人生经验,作为学习的榜样。

   初入大学,对大学生活不了解,没有明确的计划,按照传统的观念,竞选职务,积极工作,提高各种能力,仿佛一切有理有据。不去对这些评论,自身的体会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能力提升是建立在做除本身工作职责之外的吃亏的事的基础上,仅做自己职责的事,只是尽责职守,算不上能力优秀。责任是社么,就是心系同学,心系客户,心系百姓,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不求任何回报,打心底觉得是理所应当做的。大一算是认识了大学校园生活,传统定义上的大学生活,积极投身工作,为荣誉,为职称,为能力,体验结束。

   暑假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正式打工,高中期间做过俱乐部的教练,尽管短暂,算不上正式打工,但记忆深刻,在那里我知道了要勤奋,要吃亏才能在公司生存下来。暑假让我深刻体会到农民工的艰辛,超长时间的加班熬夜,折磨着员工的细胞、神经,但他们想到能为孩子寄回几件衣服,为妻子买上喜欢吃的零食……他们挺住了,生存的本能战胜了这一切。我懂得了尊重每一个身份卑微的人,懂得了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懂得了脚踏实地的工作,我对自己说,有幸能出头,一定把自己的下属、员工当作亲人、朋友一般对待。另外,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度有了微小的了解,我感到一个公司的生命力跟公司的大小、资产、背景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公司的文化,员工的素质,制度的人性化程度,管理方式科学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公司的生命力,所以以后对选择公司有了一定的帮助,有幸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创立自己的公司,在管理公司、员工业有了方向感。

   其实刚进大学时,就偶然读到了俞敏洪的一篇文章,读大学,怎么读,读什么,他讲了三点,追求知识,追求友谊,追求爱情,最经在他的另外一本书上看到增加了一点,为工作准备。所以大一就开始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省吃俭用,但想到是投资在脖子以上而不是腰部左右就觉得值了,不过确实,书带我体验了许多人丰富、特别的人生历程,充实了大脑,开拓了视野。给自己定了计划,大学最少读完二百本书,不是完成任务,只是不给自己留下懒惰的机会。但是所学的专业的知识,我真无法追求,什么电路,什么复变……..不去评论有没有用,不感兴趣,学营养,学健身还好。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足矣。看来我很幸运了,有几个交心的朋友,他们的关心,仁义的帮助,总是让我感动。很佩服马云创业初期的十八个组成的团队,面对同行的打压,互联网的泡沫,其他公司高薪的诱惑,他们始终不离不弃,团结一致,惟有真挚的友谊才能做到。我睁大眼睛,用心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寻找日后可以组成团队的朋友。看了很多书和电视节目,都相信人的一生会遇到贵人。一天,我在书城看书,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大约三十多岁站在我的对面,因为书,我们聊了起来,女士说书城不太合适谈话。建议出去找个地方聊,记得我们坐在长条椅上聊了大概五个小时,谈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做人做事、人生价值观、兴趣爱好,她也对我做了星座测试,来了解我的性格,测试完后,她说还不错,就带我去她的办公室,我路上兴奋了,难道这就是所说的贵人、伯乐吗,进入他们的写字楼,到处围成小圈谈论的人,她带我进一个小房间,听所谓的老师讲公司的制度、奖金模式,我的心顿然凉了,首先不知道是不是传销,马上想到怎么逃生,还好在三楼,跳下去最多骨折,不至于被洗脑去干傻事,一会发现是直销公司而已,既来之,则安之。就随便听听吧。讲完后,他们让我们坐成一圈,做个自我介绍,我发现大多是大学生,还有很多事重点高校的,心里的感觉很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然后,她又让我看一位公司领导的录像带,我实在是累了,以看不懂为由回学校了。整整八个小时,谈了五个小时,听了三个小时,真累,是因为失望,是因为从高处跌到谷底。可能时机还没到,可能我太敏感了,可能我还没准备充分…….

   最近、我母亲老是给我开玩笑说,让我找个女朋友,毕竟还没有谈过朋友,我回了短信,说女人只在我人生价值观排第三位,前面的两个没有实现,绝不考虑第三个。嘴上总说不出人头地,不谈这事,其实在电视上看到黄蓉不惜得罪他老爹帮郭靖,为让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而做好吃的讨好他……看到杨过和小龙女不顾众人的反对走到一起,杨过等小龙女十六年…….看到李连杰为利智赎身而与嘉禾签下“卖身契”,坚守与利智十年之约,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还是蛮羡慕的,但前提是他们都遇到了一个懂他们、爱他们、值得他们去奋斗、去牺牲的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太贪婪了,既想日后有所成就,又想遇到像黄蓉、小龙女、利智一般的知己,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不去想这个取舍的问题,太纠结。

   如果说给大学每一年的计划,要提前为下一学期、下一年作好安排,大二上学期的计划算是完成了,下学期的计划已作好,希望在预期的轨道上。有时在想,这样自己计划的大学,生产出来的产品(我),符合市场(公司)的要求吗,这正是“惑”。前面说了走迷宫,可能会凭感觉走,再返回,可能做上标记,总结、整理一下线路,可能借助外在资源。我现在是该总结、整理一下计划了,前不久,去了几家公司,了解了一下情况,把自己放到他们的员工要求框架中比较,发现其实自己的基本功还不扎实,还得钻的深一点,因为时间有限,了解的不够,可能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发现,还有一点是要借助外在资源,我借助了书籍、培训学校,要是还能发现其他资源就好了。

   有人说我太急切了,我是觉得找好的工作太难了,我也想每天睡到自然醒,想玩游戏就玩游戏,想出去逛逛就出去,想看书就看书,如果这样,不用等到毕业,临近毕业,你就头疼了,要是你是富二代、管二代,那就不说了。我想我尽管暂时没有找到迷宫的出口,尽管我走过很多冤枉路,原路返回过,但我至少在走下去,阿甘的母亲跟被人欺负的阿甘说“跑!往前跑!拼命往前跑!”只有走下去,往前跑,才能走出迷宫,跑出困境。从另一种思维想,我很享受这种过程,因为迷宫充满了挑战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