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直播“南京式问政”很给力: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33:09

述职直播“南京式问政”很给力: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

2010年12月23日17:20   来源:《新华日报》 述职直播“南京式问政”很给力: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昨晚,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一场各方看评议的特别节目,为南京政治生活中的年度大事——部门述职评议直播画上了句号。

  从11月22日起,南京800万市民直击了一场10集“岁末大片”,这就是由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联合组织的“向服务对象述职、接受群众评议”多媒体直播。南京市工商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等10个政府部门经历大考,520余万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电视、报纸等平台给政府“打分”。

  “述职直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中央和省市数十家媒体聚焦南京,央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新闻24小时”多波次报道评议直播。全省12个省辖市纠风办现场观摩,国务院纠风办、省政府纠风办先后充分肯定南京这一做法。

  10场公开述职评议活动共搜集问题、建议768条,短短一个月已办结686条。述职直播的效应远不止于此,这场震荡波对干部与部门执政理念、对科学评官制度,影响深远。

  最大程度让最多的人参与——

  数百万市民都“握上了麦克风”


  评议,年年搞。今年,南京把10家部门的评议搬上电视、网络、电台直播,摆在众目睽睽下,“评”出了大动静。仅南京电视台就有400多万人次收看评议直播,每场评议网络点击量过万。扬州纠风办科长杜彪现场观摩后说,这是一场声、光、网、电“四位一体”的公开述职,很有勇气。

  多年担任南京市行风评议员的胡乐涛,亲身感受了部门评议在南京的嬗变。最早的部门评议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已经成为政府监督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制度都有衰减效应,很大原因就在于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不够。”述职直播的主要设计者、南京市纪委书记龙翔说,让评议走进演播室,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

  述职直播,电视收视率达到2.8%,创造了收视低谷时间的最高纪录,每期有40万市民收看。

  从过去几十位行评员关门评议,到现在数百万市民通过现场和网络参与,仿佛都握上了麦克风。评议的大门一旦敞开,民意汹涌而来。90分钟的评议,局长发言只有6分钟,大部分时间让给百姓。

  给部门直接评议打分的是80位市民代表,站在这80位代表身后的是无数关注的市民,他们时刻警惕自己是否被代表、被满意。“问题不麻辣都不敢提,怕被怪罪浪费机会。”评议代表马金这样说。

  最大限度倾听群众声音——

  “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


  如果要把南京的这场部门评议比喻成一场大考,那么参评部门迎考要做的最基本功课,就是俯身倾听百姓需求;如果说评议带来了一场冲击波,那么最大的那一波,就是部门履职理念的转变。

  第一次,百姓诉求成为各个部门头等关心的大事,成为局长们最急着要捕捉的第一信号。在走上述职台之前,交通、物价等多个部门对数年来甚至十几年来百姓的意见、建议进行集中梳理、归纳,他们要把这些声音装在心里,带上评议台。

  眼光向下转向群众,在评议现场处处可见端倪。在回答提问时,他们搓手、冒汗,紧张中是内心的敬畏。甚至在不经意的说话间,也体现着这种转变。最初的几场评议中,局长说的第一句话是“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在“向人民汇报”的述职评议中,“领导”还是被摆在了第一位。而到了后面几场,局长说的第一句话变成了“市民朋友们,大家好”,语言悄然转变。

  “从来没见过局长们姿态这么低。”一位网友留言。“感谢这位市民的提问,马上我就去了解你提的这个问题。”“一周内给你答复。”“明天就办。”诸如此类,明确的表态答复在评议现场比比皆是。局长们没有食言,10家参评部门无不在评议结束后的当天下午就召开数小时的会议,专门交流所受到的震撼以及研究如何解决百姓提出的具体问题。

  “履职理念必须要转变!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一位局长发出这样的感慨。

  最符合百姓感受的分数——

  建立“科学评官”的长效机制


  每场评议当场亮分。记者向十部门负责人提过同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个分数客观吗?无论得分高低,每位负责人都表示服气。南京市环保局以76.25%的满意率名列倒数第二,局长韦昌明对记者说,这个分客观,就南京的环境现状,过高的满意率反倒失真了。

  如何科学评官?各地都在摸索。龙翔说,南京市在13年行风评议的制度探索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评议效果衰减、分数失真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只有客观、准确地评出一个部门真正的业绩,制度探索才是成功的。这次听到市民普遍认可分数真实,他感言:欣慰!

  真实的分数如何产生?打分人——现场评议代表的选择至关重要。评议代表分三个部分:媒体观察员10名、行风监督员代表20名、服务对象代表50人。10场直播,还捧红了一名媒体观察员——南京电视台记者徐凡。徐凡因每次提问尖锐不留情面,不仅让局长们冒汗,更让观众牢牢记住了他。

  测评完了怎么办?公众和媒体都在追问。

  龙翔认为,对满意率要客观看待。他举例,工商局述职时,现场投票满意率不足80%,网络投票却接近90%,谁更客观呢?“我们更重评议的过程。过程透明就是压力,满意率第一时间向800万市民公布,就是测评结果的运用。”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纪委已经明确,将把部门述职直播作为制度坚持下去。当下,已经在思考如何更加完善,更加客观、科学和准确。

  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说,用开放的民意、广泛的参与来监督政府,南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完善的是,民意的民主评价评估体系如何更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记者 王晓映 顾巍钟 颜芳)
述职直播“南京式问政”很给力:百姓的投诉就是领导的批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南京十家局领导直播述职?被观众、网友问得直冒汗--时政--人民网 品读周恩来的“做官就是做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新媒体时代,信息是堵不住的--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房产、地产、民生的期盼--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源潮: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来到基层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批示的奥秘 “领导批示”的奥秘? 改革我们的学习--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的未了“情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小康目标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瞿秋白就义的前前后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关于人性的断想--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的学习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吴仁宝的“独门秘笈”--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学习的辩证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123 “在我心目中百姓的事最大”--常熟蒋巷村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论语》中的治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贺国强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全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制度的思想脉络--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人民时评:切断“期权腐败”的“变现”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论十七大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