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眼看教育—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12:04

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和云峰博士/文    过程与结果这一对词,很多人都不陌生,而我们很多人都在过程与结果中苦苦追寻——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近来做了几万人的家长和学生的讲座,我越发的想谈谈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中的“过程与结果”。

      在谈这个问题前,我先分享我的一个感受。2010年5月,一次北京十渡的游玩,让我有了很大感慨。十渡风景秀丽,通过十渡东湖巷的吊桥,开始了这次的登山之旅,沿途经过了三叠瀑布、鸳鸯潭、回音壁、华北第一梯、海螺宫等等。登山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找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拍照,另外,越是接近顶峰,沿途就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问,还有多久才可以登到峰顶。

       爬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爬山?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这里,拍很多照片留念吗?仅仅是为了登到山顶征服这座山吗?沿途中很多人似乎都在关注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似乎你不知道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累的如此快?

       我反思了自己来的目的,每一次游玩,是放松心情,是来享受大自然的魅力,我几乎不太关注山顶在哪里,仅仅是关注在了脚下的路是什么,眼前的景色如何吸引人,眼前的自然奇迹。我似乎很少去想我还有多久才可以登上山顶,我清楚的知道这是登山的路,没有走错,这就够了,接下来就是放松自己的心神去感受这里的一切。当爬到山顶时,我似乎感觉不到累,而且,我爬的还很快。

       从登山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想到了现在孩子的学习。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什么?我听过太多的父母说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能够考上好大学,过上好日子。父母的期望真的很好,方向也真的没有错,不想自己的孩子过更好生活的父母真的不存在。但是,在方向没有错误的情况下,我们反过来看看多数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我们很期盼孩子成功,这与我们登山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期望孩子快快的成功,这与我们想早点登上山顶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在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也越来越急切,这与我们登山临近峰顶的道理一样。然而,你失去了什么?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孩子越大你们的沟通越来越少?为什么孩子越大你们越来越难以沟通?为什么孩子越大你越觉得无法管理孩子?是谁导致了这一切?

       山怎么起来的,江河怎么形成的,都是一点点的累积汇聚而成的,一蹴而就很少,盖楼也是讲究地基,讲究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一层层的盖上去,空中楼阁在现有正常重力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培养孩子也是一样,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不是跟孩子的沟通少了,是你能耐下心来无所图谋的与孩子谈心沟通的时间少了。越来越难沟通,是因为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不能按照你的设想来,他们不理解你的想法了,实际上是谁不理解谁的想法呢?我们似乎越来越在意那个结果,而忽略了成长的过程。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

年轻人说:“没意思,赚了钱还得花没。”

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

年轻人说:“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

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

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

智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

年轻人说:“我不想死。”

智者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年轻人翻然醒悟。

人生下来是左括号,死亡是右括号,这中间就是你填写的一生。如果只要一个结果,似乎人的一生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家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原本幼儿园的快乐逐渐的消失了,甚至从小学开始,当孩子从学校回来之后,我们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学到了什么?”、“这次考试考了第几名?”、“怎么这次又考差了!” ……原本应该关心鼓励的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希望他能考好成绩,越来越希望他能像你希望的,可是结果却越相反。即使你培养出了按照你设想发展的孩子,你是否了解他的内心?当他进入大学,走向工作后你又能替他做多少管多少?

当今很多家庭过度的关注了家庭教育的结果,过度注重孩子成功的结果,反而忘记了任何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行动出来的。当家长们过度关注你心目中的结果时,孩子的压力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快乐。当五万多名学生在讲座中告诉我他们学习不快乐,与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沟通时,我心中越发的为我们的本末倒置感到悲哀。

中国文化的一个瑕疵就是“功利主义”、“投机取巧”,我们总是期望能有一个好方法,一个万能钥匙打开所有的锁,帮孩子一蹴而就,其实没有的。就家庭教育而言,我个人建议“三成”——成长,成人,成才。孩子一开始注重给他树立正确的方向,享受生活,享受童年,快乐成长;再就是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这也恰恰是教育的根本;当人做好了,习惯养成了,所有的渠道都铺垫好了,那么孩子成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自己就会尽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我们过度的关注,督促,给予压力。

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关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学会生活,快乐成长,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而这样的过程自然就得到了成才的结果。

回过头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太多的孩子通过QQ、短信、邮件问我,和博士你能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学好数学、英语、物理或者化学吗?似乎我一定有办法帮他解决所有的问题,让他一下子学习好。每当孩子这么问的时候我心中不禁心痛,孩子多么信任我,但是我知道我没有一下子的万能药,我能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他去一步步的实践,只要方向对了,他只需要关注每天每时每刻自己正在填补的漏洞,只要坚持下去,不需要考虑其他事情,我想结果不会差的。然而,我们太多的孩子是急于求成,希望一下子提升成绩,这种急切的心情,归根是哪里来的?我想除了自己的更多的是父母、老师的期望、压力吧。每当考试,尤其大考,譬如中考,譬如高考,我们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大多是被结果所累,抛开这些包袱吧,你要做的就是看着眼前脚下的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其实,我不想比较出一个什么结论来,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在目标正确的情况下,关注当下,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关注在当下,不去追寻结果是什么,因为你当下做的就是通向结果的渠道,铺好了水就可以过去。从这个角度看,过程就是一种结果,是通向你所谓的“结果”的结果。过程孕育了结果,结果来自过程,如此而已。

家庭教育是过程的教育——先成长,再成人,最后成才;孩子学习也是过程——培养自己的习惯,深入生活实践;学习知识时,关注的不是考试,而是每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联系,寻找学习中的乐趣,最后学会如何驾驭学习,驾驭生活,最终更有意义地生存。 更多文章见和云峰博士博客:http://blog.sina.com.cn/pkuh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