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遐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3:06:13
 一两年前,老李淘牒得到了一部俄罗斯电影,名曰《西伯利亚理发师》。看完之后,他不仅被影片中苍凉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更为影片中如诗如画的西伯利亚大地感到极大震撼。

《西伯利亚理发师》电影海报

 

影片中,西伯利亚风光给老李最深的记忆,就是那里的森林。镜头里看到西伯利亚森林,多是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混交林带。季节稍冷,针叶林的深绿,阔叶林的金黄,就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精美别致的油画。以至老李不禁遐想,要是咱中国也有这样漂亮的地方,咱也能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该是多么惬意呀!

 

二、

今年国庆期间,老李有机会到中国东北林区游览了几天,突然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这东北林区的风景怎么似曾见过呢?仔细一想,原来咱看过《西伯利亚理发师》,把片中的西伯利亚森林和中国东北林区森林的景致给弄混了。

老李镜头下的东北林区

老李镜头下的东北林区

老李镜头下的东北林区

 

就在这一刻,老李顿时联想到,西伯利亚有块儿面积很大的土地,原来就属于中国,是沙俄给侵占了。如果把现在的东北地区称之为“东北”,那么,沙俄占领的那块地方则完全可以叫“外东北”。而内外东北本来就是连成一体的,自然景观相似或相同,一点也不稀罕。

清朝前期的中国地图

沙俄侵略图

 

三、

资料显示,“西伯利亚”(英文:Siberia)这个名称,来自“鲜卑利亚”,也就是源于鲜卑民族。西伯利亚地域异常辽阔,面积1276万平方公里,据说当前的人口也才4000多万。这个地方的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西伯利亚广袤的原野,是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所以,俄罗斯有个叫罗蒙诺索夫的科学家、作家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

但是,西伯利亚自古便是中国游牧民族的生活地带。老李在网上搜寻,查到了以下史料——

西伯利亚最早的民族国家形态似乎是匈奴。“苏武牧羊”在北海(即贝加尔湖),说明那时匈奴的控制范围已至少在西伯利亚南部。实际上,那时游牧民族没有明确的国家界线,整个西伯利亚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只要他们的马跑得动。  

汉朝打败匈奴,匈奴西逃。汉民族有了第一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时机。但那时糊涂的汉族老祖先们认为,匈奴之地不值得占领。以后汉朝势衰,西伯利亚重回无政府状态。鲜卑等民族虽在那里割据,但他们却整天想着怎么入主中原。

盛唐打败东突厥,占领了西域和西伯利亚南部大片地方,使汉民族有了第二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机会,因为北方的回鹘、党项等民族也臣服于唐朝。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式微,北方民族再次自立门户,中国的北方边界又向南退了不少。

宋朝之前,虽有北魏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他们都继承汉族传统,盘算着入主中原,对西伯利亚没有企图。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辽、金、蒙古,领土的中心在西伯利亚西南部或东南部,致使西伯利亚中心地带的归属不明朗,谁也没有认真地去统治,他们的最大理想都是南下或西进,夺取地理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蒙古帝国的建立,第一次在理论上完全占有了整个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首次成为一个国家的内地。当时派汉人郭守敬制订历法时的北海观测点,就在西伯利亚深处。元朝的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的北部,理论上已到了白海(北冰洋)边。

十七世纪,俄国从西方扩张,并吞了众多小国,扩张到西伯利亚东部;女真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拥有了西伯利亚南部,建立了清朝。俄国和清通过战争和《尼布楚条约》,划分了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俄国一直向东扩张到西伯利亚最东端,甚至一度拥有了阿拉斯加。后来日本虽想争夺西伯利亚,但未能得逞。二战时,西伯利亚实际上成为苏俄心理上的支柱和事实上的大后方。

现在,一些中国愤青总吆喝着要收回失地,但老李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事了。一来中国已经与俄罗斯签订了边界条约,咱要守信用。二来中俄双方力量并不悬殊,中国绝对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得人国土的实力。三来俄国是个核武强国,而且从来没有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谁打它的国土的主意,谁就得有承受核打击的思想准备。(要是老李当了俄总统,也不会承诺不首先动核——国土那么大,人口那么稀疏,不用核威慑,怎能守得住?)

 

四、

西伯利亚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富饶壮美,但又地旷人稀,现在中国地盘上根本找不出同类地区。老李觉得,这样的地方,好像只有解放初期的“北大荒”与其相似。

“北大荒”过去也曾是膏腴之地,遍布森林沼泽湿地,人们曾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词句,来描述那里的情景。这种情景,早年被称为“荒凉”,被打上“落后”的印记,时下却被尊为“原生态”,是饱尝大城市拥挤喧嚣之苦的人们心驰神往的宝地。

随着外来人口的进入,大规模的农垦开发,森林被砍掉,植被被放火“烧荒”,沼泽湿地被强制性排干,原来的“北大荒”早已面目全非。有网友曾这样来形容“北大荒”的变化:以前,北大荒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现在:北大荒除了有人,啥也没有了。

事实的确如此。老李这次在东北大地走了一遭,看到那里人烟相当稠密,水稻田、大豆高粱地成片,只有深山林区尚能保留着一些“原生态”特征。像西伯利亚还保持着原始生态状况的地方,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

 

五、

老李的思绪现在转回了“外东北”。他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块辽阔的土地还在中国人手中,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那里很可能就会像“北大荒”一样,大量的中国人将潮水般涌入,修路挖矿,毁林开荒,盖房造屋,种粮种菜,繁衍人口……。只用二三十年时间,你肯定就认不出此地以前的模样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老李极端困惑。

说它是好事,是因为它可以“稀释”中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让人均资源紧张的中国缓解一下眼前的困难,或许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快一些。

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它可能会进一步毁坏“地球之肺”——森林,进一步破坏“地球之肾”——沼泽湿地,给地球生态承载能力增加沉重的负担。

从后者的角度看,老毛子侵略者似乎也干了一点“好事”,帮助地球上的人类,守护了一块未被人开垦的处女地。(希望这个观点别被看作是“卖国言论”!)

 

六、

美丽又诱人的西伯利亚,老李有生之年真想去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