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险主体扩容加速 市场新军发展差异悬殊-保险频道-和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17:39

上海财险主体扩容加速 市场新军发展差异悬殊

2010年12月15日07:58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苏微佳 欢迎发表评论0 字号:

  2007年至2010年11月,有11家新财险公司进入上海市场,占上海全部财险公司的1/4。其中,成立时间在3年以上的有4家,1年以上的有3家,不足1年的有4家。

  这些财险新军中,既有背靠国有大型企业的“国字号”选手,也有觊觎中国市场的国际财险机构。不过,在激烈竞争的上海市场,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凭借股东业务、国际经验或者特色产品,这些财险新军生存状况如何?

推荐阅读 [保险周刊]
2010年十大保费城市监管背后:519张罚单
险资买地手法创新
  • 3年亏损46亿 天安保险临危换帅
  • 2011年银保费用涨幅或超1成
  • 险资买地 太平保险2亿入股电厂
  • 外资保险经纪抢滩中国市场
  • 和讯网银行频道诚聘编辑2名

  背靠股东 博弈车险

  2007年6月至8月,国寿财险、民安保险、中银保险相继设立上海分公司。这3家财险公司具有极其相似的股东背景,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都是赫赫有名的国字号金融机构,且都是拥有绝对控股权。而且,这3家公司都拥有车险电销牌照。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最新统计,截至10月底,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16亿元,市场份额3.5%,排名全市第6位;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47亿元,市场份额0.39%,排名第24位;民安保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36亿元,市场份额0.3%,市场排名第26位。

  保费收入之所以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源自对车险业务的不同策略。其中,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地区一直采取以车险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车险业务占总保费收入始终保持在75%以上的水平;中银保险和民安保险则向多元化转型,车险业务占比已从最高时期的70%下降至目前的40%左右。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车险业务已经走出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从去年开始实现整体盈利,费用率和赔付率都已得到有效控制。保险公司在这个时候选择降低车险占比,反映出管理层对市场运行缺乏预测。

  《上海保险年鉴》显示,2009年,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亏损1306万元,民安保险亏损455万元。同期,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已经扭亏,全年实现净利润734万元。

  外资财险 效益优先

  2008年3月,在整合上海分公司全部业务之后,太阳联合保险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到5亿元。 2008年9月,大陆地区第一家台资财险公司——国泰财险正式开业,注册资本金4亿元。

  据统计资料显示,外资财险在上海财险市场份额合计不到1%。在市场份额扩张阻力较大情况下,新成立的外资财险将利润指标放在首要位置。

  新加入市场的国泰财险,其相关经营指标也要好于同业。 《上海保险年鉴》显示,2009年,国泰财险全年赔付金额133万元,仅占保费收入的5.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264万元,占保费收入的比例约为11.5%。 2009年,太阳联合保险在上一年度亏损1.17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1634万元。

  国泰财险正将车险业务作为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今年1至10月,国泰财险上海地区车险保费收入680万元。上海车险市场整体盈利,但交强险业务亏损较大,商业车险挑起利润增长的大梁。也就是说,无法经营法定交强险业务的外资财险,单向发展商业车险获取的利润可能还要高于中资财险。

  一年新军 战略布点

  今年以来,已有紫金财险、信达财险、鼎和财险和中意财险4家公司在上海开业。其中,紫金财险和信达财险分别由江苏国信资产和信达资产发起设立,鼎和财险背靠中国南方电网,中意财险控股方为中石油。加上年末有望开业的长安责任保险,今年新增财险公司将达到5家。

  据上海保监局统计,截至10月31日,紫金财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6305万元,车险业务占比达到81%;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2886万元,车险占比接近90%;鼎和财险保费收入298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从实际经营角度看,紫金、鼎和在上海市场所得股东业务支持相当有限。与其他极力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的财险公司一样,进入上海市场的战略意义要远大于其带来的经营效益。

  信达财险布局上海则另有深意。日前,保监会同意信达资产旗下信达财险与幸福人寿开展交叉销售业务,这将为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提供一条新的渠道。

上海财险主体扩容加速 市场新军发展差异悬殊-保险频道-和讯网 新军不惧老牌 上海再现险企扎堆潮-保险频道-和讯网 中国健康保险2015年潜在市场近万亿-保险频道-和讯网 险企生存发展必备战略武器:信息科技-保险频道-和讯网 年底加码保费冲刺 上海保险巨头激战市场份额-保险频道-和讯网 战略定位“拾遗补缺” 外资产险另觅细分市场-保险频道-和讯网 群雄逐鹿电销市场 平安霸主地位难动摇-保险频道-和讯网 税延养老险细则“出水” 上海或增20亿保费-保险频道-和讯网 财险公司逐利 家财险成保险市场第二战场-保险频道-和讯网 市场-股票频道-和讯网 “十一”自驾游巧买车险-保险频道-和讯网 美国经济显现加速复苏迹象-外汇频道-和讯网 车险终于盈利挑起财险利润大梁 一险独大格局难改-保险频道-和讯网 2011年电销超300亿 财险公司新渠道“扰民”之困-保险频道-和讯网 投资万能险应纠正四大错误认识-保险频道-和讯网 上半年部分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表)-保险频道-和讯网 保险专家提醒:购买少儿保险有窍门-理财频道-和讯网 理财级别分九段 练好理财功先选好保险-保险频道-和讯网 谁在购买天价保险:富人避遗产税 商人分散风险-保险频道-和讯网 上海农业保险发展的 内地佛像艺术品拍卖市场-奢侈品频道-和讯网 产寿险资金特性迥异 监管标准理应有别-保险频道-和讯网 网销渐被接受 保险公司抢滩电子商务动真格-保险频道-和讯网 专家解密网络红贴《榨干保险公司最后一滴血》-保险频道-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