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业建设转变方式加快发展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14:19

  我省是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十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实干精神,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等重重困难,精心组织,截至2009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685.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003.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522万亩,封山育林16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一大批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为陇原大地加快生态环境改善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贫瘠、群众生活困难的地方,如何让退耕还林既突出生态效益、保证林木的成活,同时又追求长期的经济效益,保证农户的生活收入不受影响,是各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统筹兼顾,按照退耕还林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培育出了一批经济效益显著又兼顾生态效益的后续产业,为我省林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结构调整做后盾“绿色银行”已形成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共涉及农村人口728万人。这部分群众的退耕地大部分都处在环境恶劣、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贫困山区。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为了达到既“退得下”、又“稳得住”的目标,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即日起,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我省就把山川秀美的“绿被子”和百姓致富的“钱袋子”紧紧裹织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

  陇南市是我省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生活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当地紧紧抓住机遇,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开发。据了解,退耕还林实施十年,陇南市累计新增造林地面积322.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5个百分点。特别是120多万亩跑土、跑水、跑肥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根据有关部门测定,现在,该市每年比1999年前减少水土流失500万吨,蓄水1500万立方米以上。工程的规模实施,使陇南市部分区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局部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工程建设,截至2009年,陇南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核桃、花椒、油橄榄、苹果、茶叶、银杏产业基地已发展到683.76万亩。在武都、康县、成县等重点区域内,形成了一大批产业片带、专业村组、示范园(区)、规模种植和规模经营大户,为产业开发走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后续特色产业发展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0多万人口依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有近三分之二乡镇的林果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平凉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以经济林果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果树万亩乡镇36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279个,认证出口注册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60.4万亩、落实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示范基地5034亩,果品产地价连续5年位居全国之首。“有了山上那些‘绿色银行’,国家今后即使停止了粮食补助,谁也心里不发慌了!”临夏县南塬乡的农民对此更充满了自信。南塬乡是临夏县最贫困的一个乡,全乡人均山旱地不到两亩。近年来,该乡通过积极争取退耕还林任务,在8271.1亩的退耕还林中营造花椒林8200亩。去年,产量达到400吨,产值达1000万元,人均800多元,花椒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3%。目前,临夏县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产业结构,已有效促进了全县特色经济的发展。在临夏县的西南部,全县啤特果面积达到1.9万亩,年创产值127万元,种植农户户均收入244元。在临夏县北部的莲花、南塬、桥寺、坡头等乡镇,花椒总面积达到27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40.3%,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实惠。

  据省林业厅退耕还林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省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共新建经济林果基地400万亩、牧草基地330万亩、中药材基地40万亩,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退耕大念草木经 赶着牛羊奔小康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定西市,是全省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目前,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336.62万亩,涉及农户人均减少耕地1.5亩。耕地减少了,将来粮食不够吃,会不会再发生毁林开荒的事情?“这种事情原先我们担心过,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进行,善于创造的定西市群众把国家的好政策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积极走退耕路、念饲草经、发畜牧财的路子,使全市农村经济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定西市林业局局长杨永宁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退耕地大力推广乔灌草结合的模式,在抗旱树种混交之间加大饲草转化力度,大力发展舍饲养牛、养羊,推进草畜一体化,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几年来,在退耕地还林中,带幅之间共间作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59.34万亩,年产鲜草6.2亿公斤,使草产业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定西市优质牧草留床面积已达到188万亩,牛羊存栏数94.3万头(只),年出栏37.3万头(只),为广大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十分广阔的新路子。

  利用退耕还林工程转变生产方式的,不仅仅是定西市。庆阳市环县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好时机,在退耕区间作套种紫花苜蓿90多万亩,引繁绒山羊60多万只,新建和改造养羊棚圈1万多座,发展养羊,使全县开创了粮草养畜、畜粪肥苗、树木绿山、农民致富的新局面。而静宁县三合乡采取林草间作的模式,在退耕地种植优质牧草7280亩,也有力地拉动了全乡草畜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牛产值收入达到110万元,真正体现了“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能致富”的退耕还林惠农政策。

  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谢忙义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说:10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好时机,共建设优质牧草基地330万亩。据典型调查,一亩苜蓿可以养一只羊,一只羊净收入就是100元,也就是说,我省依托退耕还林发展起来的草畜产业年经济收入可达3个多亿,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本报记者 王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