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旁观者们大胆的说“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56:02

“你们就这么冷漠吗?”

这应该是当今社会最掷地有声的良知的拷问.

广东 “最美乘务员”小娟,在公交车上因为提醒乘客防备扒手而被小偷们殴打。事后她在自己的QQ空间上写道:“要是大家都能同一条心多好。要是我自私一点多好,可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样做。我为自己担心又不想他人受损。我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又保护自己呢?”字里行间的些许犹豫并没有改变她的原则,同样的事情第二次发生了,在公交车上她毫不畏惧地保护一位乘客免遭扒手们的毒手,又遭到殴打,小娟在与扒手们厮打时曾向车厢内的乘客求助,可是车上的乘客无一上前相助。小娟大喊了一句:“你们就这么冷漠吗?”

同样冷漠的人随处可见,前不久某地一停车场内,一妇女孤身斗两偷车窃贼,周围三十多人围观,却无一人上前帮忙。最终两贼潇洒而来,从容而去。

此等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大到凶狠男子当街暴殴致死车亚婷,小到小鹃被当众殴打,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甚至这样的新闻,人们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你们就这么冷漠吗?” 这由内心深处发出的大声疾呼,究竟能唤醒多少人道德情感上的共鸣?

曾几何时,“事不关几、高高挂起”, “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等等破坏正确价值观的言论潜移默化的进入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很快的被这种颠倒是非的理论所同化。于是乎,面对小偷敢于仗义直言的人少了,面对血腥暴力敢于挺身而出的人退缩了。危急关头人们的姑息养奸,纵容了不法之徒众目睽睽之下肆无忌惮的犯罪,一次次弱者痛苦的呻吟,似乎都唤不醒大多数人已经麻木与冰冷的灵魂。

仔细推敲大多数人冰冷麻木的原因,主要是许多自身因素在作祟。。

“趋利避害”是任何人的天性。除非自身遭到伤害,面对邪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观望、退却。要驱散人们内心的恐惧,靠的是当政者用各种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是一朝一夕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迫在眉睫且日益重要的议程。

诚然,外在的因素影响也是人们冷漠的重要原因。

执法机关对罪犯惩罚不严,对英雄们保护不利,导致许多人怕被打击报复兴许是大多数人不敢勇敢站出来的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真人真事已经屡见不鲜了。05年重庆农民金有树勇救19名落水者,致使肺癌加重。四处求救半月多未果,临死前,英雄泣血呼唤:“我救了19人,可是谁来救救我?”

 

“我救了19人,可是谁来救救我?”

兴许这一声泣血的呐喊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于是,当面对邪恶之时,很多的人会先从自身考虑,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却反无人问津。有了这种心理,紧急关头,多数人的冷漠退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要解决人们的这种后顾之忧,首要的就是社会对英雄的尊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大批企业尖兵、技术标兵被冠以层层桂冠,获得种种荣耀,而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们,虽然也获得了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但与各行各样的标兵们所获得的待遇比,却又相形见拙。更有甚者,是一些英雄们义举之后不被政府和被救者认可,英雄哭诉无门,流血又流泪,人们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将由此形成。

普通民众的价值观也许和英雄的价值观无法达到同一高度,但我们至少应该象宏扬各种技术标兵先进事迹一样,对英雄的英勇事迹加大、加强宣传的力度。英雄的价值观应该是获得人们支持的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比以往更加厚待英雄,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请增加英雄的高度,让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在背后坚定的支持着他们。

仁之大者,侠也!这也许是“侠”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侠客们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面对大群的恶人,侠客可以单枪匹马、从容应付。现代人不象侠客们具有盖世武功,但我们应该学习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一人挺身而出也许势单力薄,但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齐声暴喝却足以让罪犯心惊胆寒。现代精神文明飞跃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应该比古人更加进步。“苟利百姓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不但是对当政者的要求,也应是每个普通百姓道德上的认同。但愿有一天,冰冷而冷漠的人们会逐渐苏醒,当邪恶再次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所有的人能齐齐怒吼:“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