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1:51:35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刚进四月,小区草坪中就有嫩绿的草芽儿从枯黄的经年旧草中探头探脑地拱出头来。风儿拂过面颊,暖暖的;天空中常常飘过夏日里才有的一朵一朵棉桃样的白云,残冬终于要隐去它灰灰的容颜了。柳枝软了,随风摇曳;冰面酥了,湖上再无人穿行。不经意间,又发现劳动湖解冻了!贯穿西大桥两旁的一池春水,象睡美人悠然开启了眼帘,用明亮的双眸注视着过往的行人和每天匆忙赶路上下班的我。算了算时间,才四月八、九号呀,湖水解冻的时间比往年足足提前了七八天!

天变暖了,心情变得愉悦而轻松。每天轻快地穿行在返青的行道绿化带旁,看榆树篱冒出的尖尖绿叶一点点展开;看湖边的垂柳慢慢笼上了翠烟;看银叶杨枝条上的叶苞一天鼓似一天,心中的喜悦就随着它们的变化而悄悄的滋长。终于有一天,当一团团的红云闯入眼底时,蓦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榆叶梅也提前十几天开花了!北方的春天真是来得早了!

气温异样地高。我换上了春装,儿子甚至急不可耐地换上了夏装。和放学的儿子伴行在归家的路上,走在本该是五月才有的暖阳中,尽情享受着桃红柳绿的明媚,我却突然意识到:别是气候异常作祟吧?如果真是气候异常,可能还会降温,那么早早被催发的榆叶梅会不会冻伤?春天里被冻伤了,她会不会死掉?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儿子淡然地笑说:你总是想一些没用的事!我却真的隐隐地担起心来。

寒流真的来了。二、三天内气温陡降十几度,最低气温在零下1—2度徘徊。晚上便做了一个梦:在一条甬路的尽头,地上落满了榆叶梅薄冰般冻得硬硬的花瓣,路边的树木枝叶稀疏---一夜醒来,我急切地扑到窗前,还好,红的仍红,绿的仍绿,没有冻僵的迹象。我不禁在心中暗暗称奇:没想到看似娇弱的榆叶梅竟然这么顽强地抗住了寒冷!心底更升起一股对榆叶梅的珍惜之情。

上班的路上,我开始仔细地打量起这些在寒风中依然绽放的榆叶梅们。不似以前的漫看一团红云,而是细细地注视每一丛、每一枝,甚至每一朵儿、每一瓣儿---

榆叶梅该是灌木,因为她成丛成簇的生长。许久以来,只看到浏园宾馆门前生长多年的榆叶梅成了一棵棵的“树”,但枝干仍是丛集而虬曲。榆叶梅总是先开花,后萌叶,可能是受气温影响,今年却有很多丛榆叶梅花叶并发,红绿参差。榆叶梅的花朵大多是粉色的、单层瓣儿,深粉色、重瓣儿的较少。近年新植的却有更多的桃红色、重瓣儿。这种花朵往往小于单瓣儿的,呈一种球状,花瓣儿质地要细密一些,枝条也似涂蜡般的光润,并且枝条往往是疏朗的,看起来很像梅花,别有一种气韵。榆叶梅的花期很长,盛开时节,龙沙公园里望江楼后密密层层、重重叠叠的花朵常常被我认作鲁迅文中“上野的樱花”。这一路行来,我便深深地沉浸在樱花、梅花的遐想中。

北方少名木,少名花。除了松柏,那些入诗入画的花木在北方很难见到。即便见到,也往往是盆栽精养的,早失去了自然环境下的气度。榆叶梅算是北方人心目中报春的名花了。她似梅而不是梅。梅花能“凌寒独自开”,能在“悬崖百丈冰”中傲放,自古便被人吟诵顶礼,却少有人赞颂平凡的榆叶梅。榆叶梅随缘随份地在春暖花儿“该开”的时节开放,安分地凋落、结实,一切都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如果不是经历这场暖春的催发、寒流的侵袭,我真不知榆叶梅也能凌寒傲放。远看一丛丛花冠如薄云轻烟,近看一枝浅粉、一枝桃红;一枝繁密、一枝疏朗;一枝正怒放、一枝方含苞----全然没有在意时而料峭寒风的吹袭时而轻飏雪片的击打,她依然枝叶舒展静静地绽放,从容地履行着自己做为花的使命。我顿时释然了,先前的担忧一扫而光。生命的历程中,任何生命形态都有可能遭遇到意外的挫折,但正是因为有挫折,生命的潜能才会被挫折所调动聚集,生命中沉睡的高贵品质才能被挫折所激发——淡定、从容、顽强、坚忍!不是一番寒彻骨的遭际,又有谁能领略平凡的榆叶梅高贵的彰显呢?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有自己面对大自然千变万化时的应对能力和生存本领,这不正是生命历程中的见识和历练吗?经历就是财富的意义大抵也就在于此吧。

一路看花,收尽眼底的是春寒中挺立傲放的榆叶梅;

一路看花,收在心里的是一曲从容坚忍的生命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