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大学生的死亡日记----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控诉(燕赵都市报09.2.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34:11
华商网2月26日报道 2月23日,天空中飘起雨雪。
威县固献乡刘河北寨村的刘尚云家,凌乱而冷清。全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愁容,而刘尚云的爱人因为哀伤过度已病倒在床上,不时发出撕心裂肺的呻吟。
原本这是个幸福的家庭,悲剧来自不久前女儿刘伟的自杀。在石家庄学院上大三的女儿刘伟今年即将面临毕业,这个春节她都没顾上回家和家人团聚,一直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和焦虑着……而家人再次见到她时竟然已是“阴阳两隔”了。
女儿走得太匆忙,甚至没有和家人打声招呼就绝然地走了。是什么让她如此厌倦这个世界?一本密密匝匝近10万字的日记,是刘伟留给世人唯一能搜寻答案的遗物,字里行间记录着一个当代大学生走上不归路的心路历程。
临终前的心灵挣扎
“感觉好累,好累……每天都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总是没有信心,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何,就这样消极地度日……再这样下去,不知道将是什么样的恶果。”这是刘伟生前最后一篇日记中记录的心灵感受。
“要毕业了,我却不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成不了自己的主人,而是奴隶,只在压力中度过,能不痛苦么?”
刘伟在日记中反复倾诉着自己的烦恼,“每天都在做一些心不甘情不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总想着逃避,却又不敢逃避,硬着头皮去做,总是很痛苦,无助,都大三了,眼看就步入社会却变成了这样,实在是可悲啊!花着钱浪费着青春……可悲啊!”
在这同一篇日记里,刘伟反复好几遍用到“可悲”和“无助”。
“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老是看着周围人的生活方式,是何等的痛苦和无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有时真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它不再让我眷恋,可是,唯有含辛茹苦的父母让我放心不下,我不能对不起他们,自己再痛苦也要撑着,虽然很累,很累……”
这是2008年10月9日的日记,刘伟第一次恍惚地提到“轻生”的矛盾念头。
“心总是静不下来,想学却力不从心,大三了,按理说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应当尽快从学校向社会转变,或者备战接本考试……结果呢?却是如此地无奈、痛苦……每天压抑着自己,想要出去疯,出去喊,可又不知道该向哪,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人非得崩溃不可,真的撑不下去了,我必须改变,否则,只能自己毁了自己,没有人这么傻,自己折磨自己,何苦呢?”
“逃避现实,是最无奈、最懦弱、最愚蠢的表现,而现在的我却一味地逃避。想着辍学,可又一想,亲人、邻里会怎么看,堂堂正正一个大学生竟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面子又往哪放……总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出来了,总想一直睡着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就要面对现实。我该怎么办?自己已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
接连几篇日记,刘伟都处在心灵挣扎之中,压抑地令人窒息。
一个女大学生的死亡日记----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控诉(燕赵都市报09.2.26) 一个女大学生的流产日记 朱四倍:公务员带薪下海是对权力的习惯性赎买(燕赵都市报 2008-6-7) 燕赵都市报:别让城市成为农村的"教育收割机" 超越“华南虎”真伪争论的意义/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职务犯罪严控缓刑的司法深意 俗语的魅力!--可做扯皮用哦 - 保定论坛 - 燕赵都市网论坛 燕赵都市网|燕赵都市报 一个高校教师对强暴的控诉 一个高校教师对强暴的控诉 [9.27私家菜]小鸡炖蘑菇的做法 - 美食休闲 - 燕阵·石家庄 燕赵都市网|燕赵都市报 7——燕赵都市报:更重要的是保障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教育制度的变革 美国的教育制度 一周财评:纠错的成本(燕赵都市报 2005-11-21) 朱四倍:如何消除要死就死在韩国的非理性情绪(燕赵都市报 2008-1-16) 毛建国: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燕赵都市报 2008-2-16) 隐之:两干部裸死车内别作为调侃的笑料(燕赵都市报 2008-6-7) 傅达林:周正龙上诉给了司法一个纠错的机会(燕赵都市报 2008-10-10) 赵志疆:买文凭的局长为何不屑考试又参加考试(燕赵都市报 2008-12-23) 曹林:靠放射性人民币反腐的嘲讽与悲哀(燕赵都市报 2009-2-12) 8——[燕赵都市报]时评:舆论监督权力等级的潜规则之忧 王毅: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燕赵都市报 2009-5-22) 燕赵都市报:当官的要敢于面对民间顺口溜-新闻频道-和讯网 “神医”张悟本的13年成名路【转载于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