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殇》 子夜_阳光卫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49:53
第二十二季 《大学之殇》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写道,“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京建立,近代中国大学的雏形由此产生,民国时代的黄金三十年,学人治学,大学兴盛,培养出了群星璀璨的学术明星。那是一个拥有“不可不弘毅”的教授,有“救亡中国,舍我其谁”的学生,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精神的时代。民国人才的井喷并非那么简单。“大师”与“名校”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而到了五十年后,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自问自答被媒体加上了问号,成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作为一种体制内的反思被媒体广为报道。人们开始反思大学的归途——建国后大学成为思想改造的工具,近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昙花一现,二十年来大学的失魂愈演愈烈……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敬请关注本季《子夜》——《大学之殇》。
《子夜》播出时间
2009年6月15日
子夜时分 阳光首播
《子 夜》——小日播  (时长24分钟)
首播:周一至周五    23:00--23:30
重播:周二至周六    04:30--05:00
09:42—10:12
12:07—12:37
16:00--16:30
周六    12:07--14:48(五期联播)
周日    00:12--03:00(五期联播)
子夜时分,万籁俱静,思绪却脱缰而走。为自由思想着的名师大家奉上清茶,一起畅聊,一起仰望星空,是享受。
听他们纵横古今,谈史论道;看他们枪来剑往,头脑风暴,清茶顿成玉液琼浆。
子夜过后,再看蓝色穹庐的尽头,黎明可以期待,明天会像新出生一样
当时代进入一种涡旋状态,我们总是急于判断是非对错,急于给某人某事打上标签,急于标榜什么再摧毁什么,急于证明自己——并不糊涂。我们轻率地拥护确立一种价值观,就像急于否定另一种价值观那样步履匆匆。好像唯有“定论”才能让我们安全平静。而人类其实并不如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聪明,我们总是在试错中演进,在高昂的代价中成长,在血与泪的涅磐中重生。这是人类的进化所需,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也是人类的必经之路。
在此之间,我们会发现,真正对时代发力的诤言都不会先标榜自己“独家正确”。于时代真正有益的思想者也不会高声喧哗博取注视。他们更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平和的地方,需要一个兼容并包的平台,在清冷的夜空之下, 我们有幸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在重朔文明的根基处,让思想重有用武之地。
“子夜时分,自由思想启示黎明,独立精神直面阳光。”
在栏目初期策划阶段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我们将在清冷透彻的夜空下,用最诚挚的热情换来思想的彼此交汇与群星闪烁。
是为《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