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极寒"预言靠谱吗?_时政要闻_资讯频道_阳光网媒_阳光卫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56:54
阳光网媒 > 资讯频道 > 时政要闻 > 正文阳光论坛普陀禅思"千年极寒"预言靠谱吗?10/13/2010 9:39:10 AM 来源:北京日报 【大 中 小】 【打印】

    7日,有媒体刊发了“今冬北半球将迎‘千年极寒’的消息”,引发了市民高度关注。仅2天时间,百度新闻搜索关于“千年极寒”的相关报道达到240多篇。那么,“千年极寒”预言有多大可能性?到底会给北京带来多大影响?

    各界热议 今冬恐现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地区恐怕会出现超低温的极端天气,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

    波兰科学家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形态,是因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主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在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气象局5日表示,“拉尼娜”现象已经有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并且可能持续到2011年初。“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影响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现象指的是赤道东太平洋温度持续变冷,而海洋温度变化会带来气温的变化。

    气象部门 可能性不大,但要未“冷”绸缪

    市气象台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指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在中国,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会使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

    郭文利说,长期天气预测数据分析要更多更复杂,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在11月才做出冬季预报,现在下结论明显太早。同时,全球的大气环流是一个系统,“拉尼娜”必将引起整个大气环流的变化,它是一个信号,带来的是北半球冬季的寒冷。但“拉尼娜”究竟持续多长时间、强度发展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观测。另外,北京位于中纬度季风气候区,如北极环流等多种气候因素,都会影响到天气的变化。因此,这个冬天到底有多冷?是不是千年一遇?还要等到冬季临近时才能作出具体预测。

    中国海洋学家则认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与2008年南方雪灾的成因都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今年“拉尼娜”活动强烈,值得密切关注。市气象部门表示,应对“极寒的预言”,除了思想准备,更重要的还是未“冷”绸缪:要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抗灾和保障能力,要增强全社会减灾防灾意识,应急体系应提前演练,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北京历史上极寒啥样?

    “我们不知道北京的千年极寒究竟能冷成啥样?”气象专家张明英说,北京的温度记录是从1869年开始的,至今也不过141年。这141年,北京气候大致可以分成11个阶段,其中有6个偏暖期和5个偏冷期,目前我们正处在偏暖期。从这11个阶段明显看出,气候偏暖期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全部年份都偏暖。在1919年至1953年和1958年至1965年这两个偏暖期,也分别出现了寒冷年份 在过去几年,北京曾出现比较冷的时期,2008年12月4日、5日北京平原地区48小时降温10℃至12℃,是1971年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天气过程。2008年12月22日还出现了-13.5℃的低温,是1986年以来12月的最低温。

    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可以从中一窥几千年来北京最冷的时期,当时甚至出现冻死路人之灾。据史书记载,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正月十三,忽阴晦大风,郊坛灯烛俱灭,正在南郊郊坛举行祭祀的仪仗人员及乐官俱冻死,可见当时气候奇寒。又如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二月十八日,“骤寒如穷冬,至晚大风雪。京城城内九门,凡冻死者一百七十余人”。同年,崇文门下,“肩舆(小轿)中妇人并抱孩子俱僵死。并舆夫(轿夫)二人亦仆,俄亦僵踞不复活”(《万历野获编补遗》)。清代也发生过几次奇寒冻死人的灾害,同时在州县志中也有记载。

    专家分析说,明末清初时期的低温冻害,是我国5000年以来最为寒冷的第四寒冷气候期,从竺可桢先生绘制的我国近5000年温度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前后出现四次寒冷气候期。

    我国寒潮从四路而来

    冬半年是冷空气活跃期。每年入秋以后,来自极地及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如潮水滚滚而来,在沿途造成明显剧烈降温,常伴有大风或降水,这就是寒潮过程。

    市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北京地区寒潮出现的时间,最早始于9月下旬,最晚终于次年4月下旬。春季的4月和秋季的10月至11月及冬季的12月是寒潮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同时,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差异很大,最多的一个年度可出现6次,最少的全年无寒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寒潮出现次数较多,平均每年度3次;从70年代初至2000年,寒潮活动较少,平均每年度1次,其中1996年至2000年连续5年无寒潮出现,这是自1951年有寒潮记录以来最长的连续无寒潮年数。

    专家介绍,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可分为4条。

    西北路:冷高压来自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上经蒙古西部再东移影响我国,此路径的寒潮约占全部寒潮的60%。

    北路:即冷高压经过西伯利亚西部南下到蒙古西部后,再向东南移动影响我国,此路径寒潮约占总数的17%。

    西路:冷高压经过欧洲南部移到蒙古西部,再影响我国,此路径的寒潮约占寒潮总数的15%。

    东北路:少数寒潮经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南下,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及华北北部地区,此路径的寒潮约占寒潮总数的3%。

    春秋季寒潮活动所造成的农业灾害最为严重。寒潮造成的城市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带来的大风毁坏电力、通讯设施,带来的降温降雪影响交通和由于气温的突降引起人们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流行。北京平原地区平均初霜冻日期出现在10月24日,最早出现在10月8日,最晚出现在11月10日;平均终霜冻日期出现在4月8日,最早出现在3月12日,最晚出现在4月27日。